-
公开(公告)号:CN11858034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46437.6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C07K16/08 , C12N15/13 , C12N5/20 , A61K39/12 , A61K39/395 , A61P31/20 , G01N33/577 , G01N33/569 , C07K1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抗非洲猪瘟病毒DP96R蛋白单克隆抗体、抗原表位肽与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抗非洲猪瘟病毒DP96R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利用原核表达系统成功制备ASFV DP96R蛋白单克隆抗体,经Western blot和IFA鉴定,证明了DP96R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和特异性。制备高质量和高效价的鼠抗ASFV DP96R单克隆抗体为研究DP96R蛋白功能提供了良好的工具。原核表达蛋白可用于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建立。
-
公开(公告)号:CN11499415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60621.7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416 , G01N33/53 , G01N33/543 , G01N33/5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领域,涉及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检测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1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复合材料制备:通过Zn/Ni‑ZIF‑8–800、石墨烯、壳聚糖之间的粘结,得到能够放大传感器信号的复合材料;2)传感器表面功能的修饰:在电极表面滴涂复合材料后恒电位沉积金纳米颗粒,加入AFB1抗体,得到修饰后增强信号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本发明通过复合材料提高传感器灵敏度,将AFB1作为抗原,引入AFB1抗体识别抗原方法使传感器具有高效选择性;同时,复合材料与传感器结合提高AFB1抗体吸附量,改善抗原的吸附过程,增加检测效率,检测限为0.18ng/mL。
-
公开(公告)号:CN114535593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1421189.8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gNPs@SASP基底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以环己烷为有机相以乙醇为诱导剂,利用有机/水界面的界面张力进行自组装,使纳米颗粒单层排列。通过添加低介电溶剂作为诱导剂来降低纳米颗粒上的电荷密度结果,范德华力结合库仑斥力的减少致使纳米颗粒在有机/水界面上有重新组装的趋势,形成一个新的平衡,形成一个二维AgNPs阵列的SERS平台。对不同食源性致病菌芽孢进行SERS检测和峰位归属分析,通过多元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实现芽孢菌的快速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427624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210085962.6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C07C67/56 , C07C67/48 , C07C69/7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与食品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花生红衣绿原酸的提取及纯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向红衣粉末中加入石油醚进行抽提脱脂处理,获得脱脂后的花生红衣粉末;步骤2,向所述脱脂后的花生红衣粉末中加入提取溶剂,并通过胶体磨处理混合均匀,随后经超声微波协同提取处理,获得花生红衣绿原酸粗提取液;步骤3,将所述花生红衣绿原酸粗提取液进行固液分离处理,并将分离后的提取液经浓缩处理后,于色谱柱进行柱层析,收集柱层析后的产物经冷冻干燥,即获得纯化后的花生红衣绿原酸。本发明花生红衣绿原酸纯化方法简单方便,易于操作,适合工厂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3068748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485021.7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A23C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生植物蛋白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技术领域,花生植物蛋白饮料由重量份数为55~70份花生乳,12~16份枸杞汁,10~13份红枣汁,2~10份党参汁,4~15份黄芪汁,重量浓度为0.05~0.08%蔗糖酯、0.06~0.1%单甘酯、0.05~0.09%增稠剂、5.0~8.0%蔗糖组成;通过备料、混合调配、脱气、均质、装罐和杀菌后得到花生植物蛋白饮料。本发明制得的花生植物蛋白饮料蛋白质含量为0.9‑1.9%,可溶性固形物为4.0~6.8%;该蛋白饮料的感官评分较高,可达到90.4以上;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适合工厂化生产,并能较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1718597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227305.5
申请日:2009-12-04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G01K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扩散型时间-温度指示剂及指示卡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时间-温度指示剂是由水杨酸甲酯、γ-己内酯和着色剂组成,其中水杨酸甲酯和γ-己内酯的体积比为40∶(1~5)。本发明的时间-温度指示卡采用水杨酸甲酯和γ-己内酯的混合物作为扩散物质,再添加着色剂充分混合制成指示剂,然后在超低温处理使其形成凝固态,再将凝固后的指示剂与扩散介质接触制成指示卡。本发明的时间-温度指示卡,可以改变水杨酸甲酯和γ-己内酯之间的配比,实现调控指示剂的临界温度,以适应不同冷冻食品的需要,使用的范围较广。
-
公开(公告)号:CN101058570A
公开(公告)日:2007-10-24
申请号:CN200610160009.4
申请日:2006-12-29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C07D311/58 , C07D311/22 , C07H17/06 , A61K36/73 , B01D15/26 , A23L1/30 , A61K131/00
Abstract: 一种树脂和凝胶多极串联集成连续分离纯化苹果多酚的新工艺,包括将苹果多酚粗液用树脂吸附洗脱,再用凝胶吸附洗脱,真空浓缩,得到苹果多酚的浓缩液制品。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分离纯化天然产物所单独使用的树脂和凝胶技术串联集成使用,结合两者优点,达到连续生产高纯苹果多酚的目的,工艺简单,操作简便,有利于苹果多酚的工业化连续生产,有利于苹果多酚活性的保持;另外,分离纯化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可以节省能源;洗脱剂可以回收使用,没有污染,属环境友好型技术。本发明不仅可以延长苹果产业链条,生产出高附加值苹果多酚产品,还可优化食品工业结构,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持续快速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经济及社会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89058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80672.1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G01N33/569 , G01N33/543 , G01N33/577 , G01N33/531
Abstract: 本申请属动物疫病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洲猪瘟检测用双探针及相应的ELSIA检测方法。本申请中,发明人构建了两种探针,其中MNPs‑p30探针是通过使用EDC和NHC活化MNPs上的羧基以形成活化酯溶液,进而与p30蛋白上的氨基反应后偶联复合形成为一个整体;McAb‑HRP探针则是将抗p30的单克隆抗体与HRP偶联复合为一个整体。基于这两种探针,发明人构建了一种适于ASFV检测的双探针竞争性ELISA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申请所提供的ELISA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可重复性好等优点,尤其是可大幅简化相关操作步骤,且可大幅缩短检测时间,可为ASF的防控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535593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1421189.8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gNPs@SASP基底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以环己烷为有机相以乙醇为诱导剂,利用有机/水界面的界面张力进行自组装,使纳米颗粒单层排列。通过添加低介电溶剂作为诱导剂来降低纳米颗粒上的电荷密度结果,范德华力结合库仑斥力的减少致使纳米颗粒在有机/水界面上有重新组装的趋势,形成一个新的平衡,形成一个二维AgNPs阵列的SERS平台。对不同食源性致病菌芽孢进行SERS检测和峰位归属分析,通过多元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实现芽孢菌的快速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4186840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495163.8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程控制物流食品监测系统,系统包括环境分析模块、品质监测模块、运输调整模块、传感器模块、数据存储模块、预警模块、中心控制模块,中心控制模块是系统的控制中心,环境分析模块主要是对物流食品所处的外界环境的影响的分析,并得到每一个子阶段的环境分析结果,并将环境分析结果发送至品质监测模块,品质监测模块利用生物数学中的动力学模型对微生物种群的繁殖过程进行分析,并结合环境分析模块对环境参数的环境分析结果,通过对复杂环境对理论上微生物繁殖的临界点对运输环境进行调节,从而达到品质监测模块对食品进行品质监测,提高了运输过程中食品安全的监督和食品质量的监测,可以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