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吊机起重机底盘及其所应用的起重机

    公开(公告)号:CN110950256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911307473.5

    申请日:2019-1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吊机起重机底盘及其所应用的起重机,所述底盘包括车架、固定在车架前端的前支腿和固定在车架后端的后支腿,所述车架上设置有两个吊机底圈;其中前支腿设置为左右双级伸缩支腿,后支腿采用左右单级伸缩支腿结构;所述双吊机起重机底盘所应用的起重机设置为五桥结构,所述前支腿和前吊机底圈设置在一二桥之间,所述后吊机底圈设置在五桥上,所述后支腿设置在五桥之后;本发明所述双吊机起重机底盘承载能力强,单个吊机的最大起重力可达100吨,最大起重力矩可达3200KN.m,大大增加了吊装长度较大梁的整体协调性、安全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吊机在吊装长度梁时存在的吊装不稳定、安装精度低的现象。

    一种多轴分布式电驱动车辆参考转角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41458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882219.1

    申请日:2019-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轴分布式电驱动车辆参考转角控制方法,首先根据驾驶员输入转角δ11、参考质心侧偏角βref和实际质心侧偏角βact,通过一个模糊控制器计算得到当前状态下机械-差动转向桥的纵向参考间距D’,然后根据车辆转向桥几何关系由纵向参考间距D’和驾驶员输入转角δ11解析得到差动转向桥的参考转角δijref,本发明充分利用使用转向梯形机构的多轴转向车辆自身特点,引入D’的优点是:当前后桥参考转角差较大时,D’仅在[0,|Ls8|)范围内即可映射得到D的绝对值在[0,+∞)的变化,便于表示和处理。确定了更为合理的后桥差动转向转角关系,实现了多轴分布式车辆前桥机械与后桥差动联合转向的操纵稳定性。

    一种特种车用备胎收放装置及其收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20427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910025259.4

    申请日:2019-01-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种车用备胎收放装置及其收放方法,包括支架、翻转架和连接架,所述的翻转架的下端与支架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铰接在一起,该翻转架的上端与连接架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铰接在一起,在所述的连接架上安装有备胎固定机构,所述的支架上依次安装有翻转架驱动机构和限位固定梁,该限位固定梁接近所述的翻转架,且垂直安装在支架上,对翻转架进行限位。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的特种车用备胎收放装置,具有液压助力,单人操作即可将备用轮胎以竖直状态放置在地面上,极大的降低了车辆的设计和使用成本。

    大型轮胎拆装机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914530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11380214.6

    申请日:2017-12-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25/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轮胎拆装机,包括液压站、底座、轮辋定位胎具和液压马达,在所述底座的中部安装有轮辋定位胎具,该轮辋定位胎具通过液压马达驱动在底座上转动,所述液压马达与底座侧部的液压站连通,还包括横梁、左立臂、右立臂和拆装机构,所述的横梁与底座平行设置且形成间距。本发明的优点是:使轮胎绕自身轴线旋转,轮胎拆装机构可沿轮胎轴线移动,并完成勾拉,挤压等动作,完成轮胎与轮辋的分离与装合。在满足真空胎拆装的前提下,解决大尺寸带内胎垫带轮胎粘连难拆分问题,实现快速拆装轮胎。

    一种分层控制的车辆防侧翻方法及多轴分布式驱动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0606079B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910884468.4

    申请日:2019-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层控制的车辆防侧翻方法及多轴分布式驱动车辆。采用分层控制结构,上层控制器基于滑模变结构法进行主动侧倾力矩和差动制动的联合控制,选取侧倾角作为防侧翻控制的主要参考指标,以理想侧倾角和实际侧倾角的偏差以及理想横摆角速度和实际横摆角速度的偏差作为输入,输出主动侧倾力矩和差动制动转矩值;中层控制器基于有效集法实现主动侧倾力矩在各个悬架执行机构间的合理分配;最后下层控制器针对因中层控制而可能导致的车轮打滑情况,进行驱动防滑控制,消除垂向力变化对车轮纵向受力的消极影响。本发明采用的分层的控制结构,能够充分发挥两种防侧翻方法的优点,同时结合车辆防滑转控制,进一步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