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91671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1699647.9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60L1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座式永磁磁浮列车,涉及跨座式单轨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包括单轨梁;永磁轨道,永磁轨道设置在单轨梁的上表面;构架,构架设置在永磁轨道上方;列车车体,列车车体设置在构架的上方;悬浮永磁体,悬浮永磁体与构架相连;以及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固定端和移动端,固定端设置在单轨梁的两侧壁上,移动端与构架相连。本申请通过悬浮永磁体与永磁轨道之间的配合实现列车车体的悬浮功能,代替了传统的跨座式单轨列车的橡胶轮胎进行承重,在运行过程中避免了传统的跨座式单轨列车的橡胶轮胎的磨损,解决了传统的跨座式单轨列车的走行轮和轨道梁之间由于摩擦系数较大,能源消耗较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9167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699647.9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60L1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座式永磁磁浮列车,涉及跨座式单轨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包括单轨梁;永磁轨道,永磁轨道设置在单轨梁的上表面;构架,构架设置在永磁轨道上方;列车车体,列车车体设置在构架的上方;悬浮永磁体,悬浮永磁体与构架相连;以及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固定端和移动端,固定端设置在单轨梁的两侧壁上,移动端与构架相连。本申请通过悬浮永磁体与永磁轨道之间的配合实现列车车体的悬浮功能,代替了传统的跨座式单轨列车的橡胶轮胎进行承重,在运行过程中避免了传统的跨座式单轨列车的橡胶轮胎的磨损,解决了传统的跨座式单轨列车的走行轮和轨道梁之间由于摩擦系数较大,能源消耗较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01857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271653.3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向磁通电动悬浮装置、静悬浮方法及试验平台,涉及磁悬浮技术领域,包括:定子部件、悬浮部件和控制系统;悬浮部件设置在定子部件上方,悬浮部件包括初级铁心和电枢绕组,电枢绕组固定设置在初级铁心上靠近定子部件的端面上,电枢绕组包括内层绕组和外层绕组,内层绕组和外层绕组沿初级铁心的中心同轴设置,内层绕组和外层绕组的相序相反;控制系统与电枢绕组电连接。本发明通过采用两组相序相反的电枢绕组,悬浮装置无自旋转矩或切向力输出,对外仅输出悬浮力,以实现电动斥力悬浮;通过将电能直接转换为悬浮所需的势能,无需先将电能转换为动能,再由动能转换为悬浮所需的势能,为电动悬浮静止或低速悬浮提供了参考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34866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757104.7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列车车间配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速列车全包式多功能外风挡,其包括全包气囊,全包气囊呈与列车车厢形状相适配的矩形框形,全包气囊内形成有环状的气囊空间,在全包气囊内还设置有若干隔离片,若干所述隔离片将该气囊空间分隔出若干腔体,若干腔体沿全包气囊的周向依次排列,在隔离片上开设有阻尼孔,阻尼孔的两端分别与其所在的隔离片的两侧的腔体连通;该多功能外风挡采用全包气囊形式,具备隔音减阻,抵挡雨雪的功能,并设置有阻尼孔,气囊内充满压缩气体后,其具备刚度和阻尼特性,能够缓和车辆之间的冲击,减少车间减振器的应用,并且利用控制阀可以实现直线高气压和曲线低气压的智能控制,获得列车更优的动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76054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615216.4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道车辆便携式振动噪声测试仪及测试方法,属于铁道车辆运行质量检测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铁道车辆便携式振动噪声测试仪置于铁道车辆内部的任意车厢内,通过车辆数据采集器实时采集车辆数据;通过显示终端对车辆数据进行时频域分析、指标分析与相位分析,计算车辆数据的时频谱、平稳性指标、简化法舒适度指标、噪声水平指标以及晃车下车体的振型,并进行进行车体异常振动现象分析、评价车体乘坐舒适度、对线路异常进行诊断以及评估车体在晃车下的运动姿态;通过显示终端生成测试报告,完成对车辆运行质量的检查。本发明传统数采设备对车体振动测试准备时间过长、数采设备不方便携带以及数据后处理过程繁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4175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68045.2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61F5/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迫导向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可半主动控制的液压迫导向机构,包括车体和转向架,转向架的底部设置有前轮对和后轮对,前轮对与后轮对之间通过迫导向连杆机构连接在一起,转向架顶部的两侧均固定有转向座,两个转向座上均设置有液压机构,液压机构包括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一端铰接在车体的底部,另一端铰接在转向座,第二液压缸的一端铰接在迫导向连杆机构上,另一端铰接在转向座上,第一液压缸通过电磁换向机构连接第二液压缸。通过控制电磁换向阀来控制迫导向机构的起效和失效,在满足曲线通过性能的基础上解决了车体和轮对之间振动传递的问题,极大提高了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25716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210287705.0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集成学习算法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损伤定位方法,包括(1)选取CFRP实验受测区域并构建应变传感器测试网络;(2)用不同重量的质量块依次施加在CFRP上模拟损伤,并获取应变特征信号;(3)构建集成学习算法模型,并训练所述集成学习算法模型;(4)利用得到的最优集成学习模型实现损伤定位。本发明集成学习组合多个弱学习器形成强学习器,有效提升学习器的预测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878124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796948.7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M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动试验系统,其包括:垂直振动台侧工装,所述垂直振动台侧工装包含垂直振动台侧支架,所述垂直振动台侧支架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垂直振动台台面上而上端安装有运行状态第一模拟装置;水平振动台侧工装,所述水平振动台侧工装包含水平振动台侧支架,所述水平振动台侧支架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水平振动台台面上而上端安装有运行状态第二模拟装置;其中,所述运行状态第一模拟装置和所述运行状态第二模拟装置中一者用于根据被测机构的真实运动状态对被测机构进行动支撑而另一者用于根据被测机构的真实运动状态通过柔性连接方式对被测机构进行驱动。
-
公开(公告)号:CN11470726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49066.6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转向架振动疲劳的钢轨波磨维护限值定义方法,包括采集轴箱振动加速度、钢轨波磨幅值,根据welch方法,计算转向架轴箱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同理,根据钢轨波磨幅值得到钢轨波磨幅值功率谱密度;以钢轨波磨幅值功率谱密度为输入,轴箱振动加速度功率谱密度为输出,得到轨道、车轮、轴箱组成的轮轨系统的系统传递函数;根据设定的轴箱加速度功率谱密度,通过系统传递函数得到钢轨波磨幅值的功率谱密度;根据钢轨波磨幅值的功率谱密度,得到波磨幅值,所述的波磨幅值为钢轨波磨的打磨限值。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所得到限值,考虑了不同波长的影响,更加具有针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606105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910897100.1
申请日:2019-09-2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驾驶地铁车辆走行部的安全监测系统,包括列车级主机、与所述列车级主机连接的车辆级主机子系统以及分别与所述车辆级主机子系统连接的障碍物监测子系统、前端转向架子系统和后端转向架子系统,其中,所述障碍物监测子系统分别与所述前端转向架子系统以及后端转向架子系统连接。本发明从车辆系统整体监测角度出发,在尽可能少地布置传感装置的情况下,实现对地铁转向架系统的多方位的状态监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