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尾气余热供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73595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1022433.1

    申请日:2018-0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客车尾气余热供暖装置,包括:热交换器,其包括:换热管,用于容纳导热液体;换热腔,其套设在所述换热管外侧,所述换热腔一端连接客车排气管;散热器,其连通所述换热管,水箱供暖系统,其连通所述散热器,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其连通所述散热器,发动机冷却液能够在散热器和发动机之间循环供暖;风机,其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一侧,用于将热空气吹拂到客车内供暖;控制器,其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并连通所述水箱供暖系统、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还提供了一种客车尾气余热供暖装置的控制方法。

    一种换热消音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25929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627479.X

    申请日:2018-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消音器,包括:外壳体,其沿高温气体流动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第一冷却管,其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在所述第一冷却管在靠近尾端处设置有多个通孔;第二冷却管,其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所述第二冷却管与第一冷却管相互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冷却管对应于所述第一冷却管的多个通孔的位置设置多个通孔;所述第二冷却管的长度与第一冷却管的长度差值为进入所述换热消音器的高温气体产生的声波半波长的奇数倍;其中,所述第一冷却管及所述第二冷却管在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中的管段内部设有蛇形隔板;所述外壳体与所述第一冷却管及第二冷却管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本发明提供的换热消音器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及较强的消音效果。

    一种客车尾气余热供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7359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1811022433.1

    申请日:2018-0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客车尾气余热供暖装置,包括:热交换器,其包括:换热管,用于容纳导热液体;换热腔,其套设在所述换热管外侧,所述换热腔一端连接客车排气管;散热器,其连通所述换热管,水箱供暖系统,其连通所述散热器,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其连通所述散热器,发动机冷却液能够在散热器和发动机之间循环供暖;风机,其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一侧,用于将热空气吹拂到客车内供暖;控制器,其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并连通所述水箱供暖系统、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还提供了一种客车尾气余热供暖装置的控制方法。

    一种换热消音器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364207U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20939479.9

    申请日:2018-06-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消音器,包括:外壳体,其沿高温气体流动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第一冷却管,其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在所述第一冷却管在靠近尾端处设置有多个通孔;第二冷却管,其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所述第二冷却管与第一冷却管相互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冷却管对应于所述第一冷却管的多个通孔的位置设置多个通孔;所述第二冷却管的长度与第一冷却管的长度差值为进入所述换热消音器的高温气体产生的声波半波长的奇数倍;其中,所述第一冷却管及所述第二冷却管在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中的管段内部设有蛇形隔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消音器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及较强的消音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客车尾气余热供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664890U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21436575.8

    申请日:2018-09-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客车尾气余热供暖装置,包括:热交换器,其包括:换热管,用于容纳导热液体;换热腔,其套设在所述换热管外侧,所述换热腔一端连接客车排气管;消音器,其连接所述换热腔另一端;散热器,其连通所述换热管,所述导热液体能够在所述换热管和所述散热器之间流动;风机,其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一侧,用于将热空气吹拂到客车内供暖,本装置利用回收热量后的尾气加热导热液体,在车内进行循环,并使其流经暖风机芯,再通过鼓风机将空气吹过暖风机芯,将热空气吹入车厢内,使车内供暖速度加快、节省燃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道路路口的混合交通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11285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810522188.4

    申请日:2018-05-28

    Inventor: 段敏 刘振朋 石晶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道路路口的混合交通模拟方法,包括:步骤一、设置不同的驾驶员类型,同时对驾驶员特性进行判断;步骤二、运行过程中,在车道中行驶时,根据驾驶员特性,对正常行驶、换道、停车三种驾驶行为进行判断。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车牌字符分割识别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00752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810899477.6

    申请日:2018-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车牌字符分割识别算法,包括:步骤一、利用电子设备采集包含车牌的汽车图像样本;步骤二、对采集到的车牌图像样本依次进行像素点压缩、彩色图像灰度化、灰度拉伸、滤波和二值化得到预处理的包含车牌的汽车图像;步骤三、对所述预处理的包含车牌的汽车图像进行边缘化处理,定位出目标汽车图像的车牌区域,得到车牌图像;步骤四、对所述车牌图像进行字符分割;步骤五、针对车牌字符分割后的单个字符二值化图像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遍历标准的车牌字符模板库,计算分割后的单个字符图像与标准字符的欧氏距离,并最终识别出车牌号,本发明识别准确,可靠性高。

    一种可调整支架和模拟驾驶实验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8458881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534998.1

    申请日:2018-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调整支架,包括:旋转盘,其径向相对两侧设置有第一凸起;翻转板,其设置在所述旋转盘上方,且与所述旋转盘相对面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凸起;其中,所述第二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起内侧;通孔,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起上,所述通孔内部周向固定安装有齿圈;翻转轴,其穿过所述第二凸起且与所述第二凸起固定连接,所述翻转轴一端可旋转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起上,另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其中,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齿圈啮合,用于驱动所述翻转板绕所述翻转轴旋转;第一动力机构,其输出轴与所述翻转轴另一端偏心设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模拟驾驶实验平台,采用上述的可调整支架,能够测试不同车型,通用性较强,且测试精度更高。

    一种电机定子与机座的定位结构及其故障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57036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806956.X

    申请日:2016-09-07

    Inventor: 段敏 魏建楠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5/00 G01R31/343 H02K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定子与机座的定位结构,包括:转子;定子冲片,其外周圆上设置有定位凸起,能够定位;机座,其内部设置有定位凹槽,能够与所述定位凸起相互配合,实现与定子周向定位;其中,所述定位凸起和所述定位凹槽的形状包括:半圆形、梯形、矩形中的一种。在定子冲片外周圆上设置凸起结构,将定子冲片叠压而形成带有定位凸起的定子,并将定子与机座内壁的定位凹槽相互配合,实现定子的周向定位,采用EMD分解法对降噪信号进行分解,并采用CMF方法对相邻信号进行组合,能够得到更加平滑、稳定和完整的振动信号,并通过小波包分解和BP神经网络方法进行电机的故障诊断,能够准确及时检测出电机故障,防止电机故障带来的损失。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