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26435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010966967.0
申请日:2020-09-15
申请人: 青岛大学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国海洋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三元层状陶瓷钛硅碳及其固溶体与铁素体不锈钢直接扩散连接方法,步骤为:将三元层状陶瓷与铁素体不锈钢的待连接表面用金相砂纸逐级磨光,再用金刚石研磨膏抛光;将Ti3SiC2陶瓷与SUS430不锈钢的大表面相接触排列,并在样品侧面焊接测温铂丝,将焊接后的样品进行扩散连接;连接实验完成后,降温撤压,得到扩散连接接头。采用本发明所提供方法获得的接头界面结合好,连接温度低,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力学性能,界面生成连续的反应层,没有明显的裂纹、气孔等焊接缺陷,能解决合金连接体Cr挥发问题,减少陶瓷连接体制备和加工费用,扩大了三元层状陶瓷Ti3SiC2及其固溶体材料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4180983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010968610.6
申请日:2020-09-15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青岛大学 , 中国海洋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基于Zn箔中间层的三元层状陶瓷钛硅碳及其固溶体与铁素体不锈钢的扩散连接方法,步骤为:将三元层状陶瓷与铁素体不锈钢的待连接表面用金相砂纸逐级磨光,再用金刚石研磨膏抛光;Zn箔清洗清除掉表面油污等杂质;按照三元层状陶瓷/Zn箔/铁素体不锈钢的顺序排列,并在样品侧面焊接测温铂丝,将焊接后的样品进行扩散连接;连接实验完成后,降温撤压,得到扩散连接接头。采用本发明所提供方法获得的接头界面结合好,连接温度低,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力学性能,界面生成连续的反应层,没有裂纹、气孔等焊接缺陷,能解决合金连接体Cr挥发问题,减少陶瓷连接体制备和加工费用,扩大了三元层状陶瓷Ti3SiC2及其固溶体材料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4180982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010966980.6
申请日:2020-09-15
申请人: 青岛大学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国海洋大学
IPC分类号: C04B37/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基于Al箔中间层的三元层状陶瓷钛硅碳及其固溶体与铁素体不锈钢的扩散连接方法,步骤为:将三元层状陶瓷与铁素体不锈钢的待连接表面用金相砂纸逐级磨光,再用金刚石研磨膏抛光;Al箔清除掉表面氧化膜;按照三元层状陶瓷/Al箔/铁素体不锈钢的顺序排列,并在样品侧面焊接测温铂丝,将焊接后的样品进行扩散连接;连接实验完成后,降温撤压,得到扩散连接接头。采用本发明所提供方法获得的接头界面结合好,连接温度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界面生成连续的反应层,没有裂纹、气孔等焊接缺陷,能解决合金连接体Cr挥发问题,减少陶瓷连接体制备和加工费用,扩大了三元层状陶瓷Ti3SiC2及其固溶体材料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2209729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0966969.X
申请日:2020-09-15
申请人: 中国海洋大学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青岛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基于Ni箔中间层的三元层状陶瓷钛硅碳及其固溶体与铁素体不锈钢的扩散连接方法,步骤为:将三元层状陶瓷与铁素体不锈钢的待连接表面用金相砂纸逐级磨光,再用金刚石研磨膏抛光;Ni箔清洗清除掉表面油污等杂质;按照三元层状陶瓷/Ni箔/铁素体不锈钢的顺序排列,并在样品侧面焊接测温铂丝,将焊接后的样品进行扩散连接;连接实验完成后,降温撤压,得到扩散连接接头。采用本发明所提供方法获得的接头界面结合好,连接温度低,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力学性能,界面生成连续的反应层,没有裂纹、气孔等焊接缺陷,能解决合金连接体Cr挥发问题,减少陶瓷连接体制备和加工费用,扩大了三元层状陶瓷Ti3SiC2及其固溶体材料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4180983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010968610.6
申请日:2020-09-15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青岛大学 , 中国海洋大学
IPC分类号: C04B37/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基于Zn箔中间层的三元层状陶瓷钛硅碳及其固溶体与铁素体不锈钢的扩散连接方法,步骤为:将三元层状陶瓷与铁素体不锈钢的待连接表面用金相砂纸逐级磨光,再用金刚石研磨膏抛光;Zn箔清洗清除掉表面油污等杂质;按照三元层状陶瓷/Zn箔/铁素体不锈钢的顺序排列,并在样品侧面焊接测温铂丝,将焊接后的样品进行扩散连接;连接实验完成后,降温撤压,得到扩散连接接头。采用本发明所提供方法获得的接头界面结合好,连接温度低,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力学性能,界面生成连续的反应层,没有裂纹、气孔等焊接缺陷,能解决合金连接体Cr挥发问题,减少陶瓷连接体制备和加工费用,扩大了三元层状陶瓷Ti3SiC2及其固溶体材料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4180982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010966980.6
申请日:2020-09-15
申请人: 青岛大学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国海洋大学
IPC分类号: C04B37/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基于Al箔中间层的三元层状陶瓷钛硅碳及其固溶体与铁素体不锈钢的扩散连接方法,步骤为:将三元层状陶瓷与铁素体不锈钢的待连接表面用金相砂纸逐级磨光,再用金刚石研磨膏抛光;Al箔清除掉表面氧化膜;按照三元层状陶瓷/Al箔/铁素体不锈钢的顺序排列,并在样品侧面焊接测温铂丝,将焊接后的样品进行扩散连接;连接实验完成后,降温撤压,得到扩散连接接头。采用本发明所提供方法获得的接头界面结合好,连接温度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界面生成连续的反应层,没有裂纹、气孔等焊接缺陷,能解决合金连接体Cr挥发问题,减少陶瓷连接体制备和加工费用,扩大了三元层状陶瓷Ti3SiC2及其固溶体材料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2209729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010966969.X
申请日:2020-09-15
申请人: 中国海洋大学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青岛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基于Ni箔中间层的三元层状陶瓷钛硅碳及其固溶体与铁素体不锈钢的扩散连接方法,步骤为:将三元层状陶瓷与铁素体不锈钢的待连接表面用金相砂纸逐级磨光,再用金刚石研磨膏抛光;Ni箔清洗清除掉表面油污等杂质;按照三元层状陶瓷/Ni箔/铁素体不锈钢的顺序排列,并在样品侧面焊接测温铂丝,将焊接后的样品进行扩散连接;连接实验完成后,降温撤压,得到扩散连接接头。采用本发明所提供方法获得的接头界面结合好,连接温度低,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力学性能,界面生成连续的反应层,没有裂纹、气孔等焊接缺陷,能解决合金连接体Cr挥发问题,减少陶瓷连接体制备和加工费用,扩大了三元层状陶瓷Ti3SiC2及其固溶体材料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4426435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0966967.0
申请日:2020-09-15
申请人: 青岛大学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国海洋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三元层状陶瓷钛硅碳及其固溶体与铁素体不锈钢直接扩散连接方法,步骤为:将三元层状陶瓷与铁素体不锈钢的待连接表面用金相砂纸逐级磨光,再用金刚石研磨膏抛光;将Ti3SiC2陶瓷与SUS430不锈钢的大表面相接触排列,并在样品侧面焊接测温铂丝,将焊接后的样品进行扩散连接;连接实验完成后,降温撤压,得到扩散连接接头。采用本发明所提供方法获得的接头界面结合好,连接温度低,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力学性能,界面生成连续的反应层,没有明显的裂纹、气孔等焊接缺陷,能解决合金连接体Cr挥发问题,减少陶瓷连接体制备和加工费用,扩大了三元层状陶瓷Ti3SiC2及其固溶体材料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8198696B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711452620.9
申请日:2017-12-28
申请人: 青岛大学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纤维素纤维在5wt%‑40wt%的氯化锌溶液中浸泡30‑60min,使纤维素纤维的表面部分溶解;(2)在去离子水中固化片刻之后,放入干燥装置中进行干燥;(3)采用氩气作为保护气氛进行碳化。本发明首次提出采用一种简单可行的全新工艺方法即选择性表面溶解法,对纤维素纤维进行预处理后再高温碳化,通过对各项工艺参数对孔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到最优工艺参数,制备得到大比表面积、丰富孔结构的多孔活性碳材料,其作为独立电极材料(不需要填加导电剂及粘结剂)制备成超级电容器,比电容可达到488F/g,远远超过现有的同类超级电容器,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7681223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809905.7
申请日:2017-09-08
申请人: 青岛大学
IPC分类号: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3 , H01M10/653 , H01M10/6552 , H01M10/6563
CPC分类号: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3 , H01M10/653 , H01M10/6552 , H01M10/656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两相流动力型分离式热管的锂电池预热及散热系统,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包括锂电池单元、热管工质循环管路、中央控制器和自循环热管电磁阀,还包括热转换单元和动力单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锂电池使用的安全性和散热效果,解决了锂电池在低温运行中性能低的问题,进而延长了锂电池的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