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02108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310276037.2
申请日:2013-07-02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IPC: B21B37/58
Abstract: 一种六辊平整机组轧制力优化设定方法,属于带钢平整生产工艺和控制技术。经过大量的生产试验与理论研究,充分考虑到六辊平整机平整轧制过程的设备与工艺特点,根据该方法,为每个钢种每个规格确定一组平整机最优轧制力设定值,保证在第一次生产新规格产品时,系统可以给定合理的轧制力设定值。本计算在保证打滑因子在临界点以内、计算平整机轧制力冲击响应幅值不超负荷,最终结合实际生产情况,确定出平整机轧制力设定值,减少因为设定不准造成的生产不稳定、轧断等不良现象出现。可以提高平整机板形控制稳定性,提高成材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905239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1010232151.1
申请日:2010-07-15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IPC: B21B1/16
Abstract: 一种40Cr线棒材力学性能预报系统,属于钢材轧制技术领域。根据测量的40Cr力学性能数据,采集测量的40Cr力学性能数据,利用MATALAB软件中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力学性能预报模型;通过VC界面调用MATALAB计算函数;用VC语言编写线棒材力学性能控制程序,进行性能预报,实现对线棒材单批预报、批量预报、对预测结果进行自动修约,同时自动生成面向用户的报表;可进行单批次性能预报和批量性能预报,根据国标GB8170/2008对预测结果进行自动修约并生成面向客户的报表。优点在于,可用来取代实际取样检验,实现线材离线即可交付用户,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524720A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910080650.0
申请日:2009-03-23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IPC: B21B4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133
Abstract: 一种热轧层流冷却工艺过程中水冷设备能够达到的冷速范围的判定方法,属于热轧技术领域。该判定方法主要是根据热轧钢板轧制加速冷却过程中的换热特性和钢板的厚度以及冷却过程中的冷却水流量、冷却水温、终轧温度和终冷温度等因素来进行判定。并据此建立了该热轧钢板的厚度以及冷却过程中的冷却水流量、冷却水温、终轧温度和终冷温度与冷速的函数关系。适用于中厚板热轧过程中快速判定出该工艺情况下水冷设备能够达到的冷速范围,进而依据品种生产所要求的目标冷速进行判定在该水冷设备生产情况下能否实现该品种的生产,避免了品种开发过程中的盲目进行试验生产所造成的巨大成本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01806541B
公开(公告)日:2011-11-02
申请号:CN201010144781.3
申请日:2010-04-09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IPC: F27B9/40
Abstract: 一种优化控制大型步进梁式加热炉板坯加热制度的模型,属于工业加热技术领域。采用钢坯加热制度优化模型,优化不同钢种钢坯入炉顺序;优化钢坯加热时间、加热炉各段温度;预知钢坯加热过程温度变化。该模型由单一钢种钢坯温度控制模块和多钢种钢坯加热优化控制模块两部分组成:一个模块是针对单独一块钢坯的加热过程模拟,另一个模块是针对10块不同钢坯情况钢坯入炉即混装入炉情况下的加热过程模拟。利用该模型优化钢坯加热制度,可以避免钢坯加热温度过高,减少钢坯氧化烧损;采用合理的加热时间以减少不必要的燃料浪费,降低燃料消耗;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调节加热炉操作参数,满足钢坯加热质量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1596581A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910088139.5
申请日:2009-07-03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IPC: B22D11/18
Abstract: 一种中间包控流效果的数模评判方法,是采用数值技术模拟跟踪示踪剂停留时间分布RTD曲线的特征值来判断中间包包型及控流装置优劣。建立了RTD曲线优劣的评价标准:RTD曲线峰值处无量纲浓度大于1,峰值对应的无量纲时间大于0.75的中间包控流效果较佳。该项技术适用于中间包包型及控流装置优劣的判断,可快速有效地评判中间包冶金效果,对现场中间包包型及控流装置的优化改造起到指导作用。该技术也同样适用于水模实验结果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979106A
公开(公告)日:2007-06-13
申请号:CN200510127842.4
申请日:2005-12-07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铸板坯结晶器漏钢预报系统用热电偶检测方法,主要适用于板坯结晶器漏钢预报系统中的测温元件-热电偶的检测。利用该方法分别对标准热电偶、漏钢预报系统中的目标热电偶以及系统所要用的待测热电偶进行标定检测;通过标定检测多套标准热电偶和目标热电偶的温度变化范围,建立一个相应的数据库,并通过对该数据库的数据归纳分析得到一个具有可通用的达标变化范围,以该范围作为检测标准,然后通过比较标准热电偶与待测热电偶的温度变化是否落在检测标准内来进行判定检测待测热电偶是否达到合格。该检测方法建立了用于判断漏钢预报用热电偶是否合格的检测标准,为钢铁企业提供了检验漏钢预报用热电偶的检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302108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76037.2
申请日:2013-07-02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IPC: B21B37/58
Abstract: 一种六辊平整机组轧制力优化设定方法,属于带钢平整生产工艺和控制技术。经过大量的生产试验与理论研究,充分考虑到六辊平整机平整轧制过程的设备与工艺特点,根据该方法,为每个钢种每个规格确定一组平整机最优轧制力设定值,保证在第一次生产新规格产品时,系统可以给定合理的轧制力设定值。本计算在保证打滑因子在临界点以内、计算平整机轧制力冲击响应幅值不超负荷,最终结合实际生产情况,确定出平整机轧制力设定值,减少因为设定不准造成的生产不稳定、轧断等不良现象出现。可以提高平整机板形控制稳定性,提高成材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266869A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1110214580.0
申请日:2011-07-28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IPC: B21B37/30
Abstract: 一种平整机组以板形与表面质量控制的辊系参数设定方法,属于板形平整生产技术领域。通过辊系参数的综合优化,考虑到CVC-6型平整机组的设备与工艺特点,以充分发挥出机组所有辊系参数控制手段的潜力为前提,建立一套适合于六辊CVC机型的平整机组辊系模型参数综合优化设定模型。优点在于,充分考虑到六辊平整机组轧制过程的设备与工艺特点,采用比较法,寻找一组平整机最优工作辊弯辊力、中间辊弯辊力以及中间辊窜动量设定值,使得带材轧制过程中轧制压力、辊间压力以及前张力横向分布值都比较均匀,从而实现兼顾板形与带钢表面质量,减少带钢表面色差缺陷的发生概率,给机组带来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1806541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1010144781.3
申请日:2010-04-09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IPC: F27B9/40
Abstract: 一种优化控制大型步进梁式加热炉板坯加热制度的模型,属于工业加热技术领域。采用钢坯加热制度优化模型,优化不同钢种钢坯入炉顺序;优化钢坯加热时间、加热炉各段温度;预知钢坯加热过程温度变化。该模型由单一钢种钢坯温度控制模块和多钢种钢坯加热优化控制模块两部分组成:一个模块是针对单独一块钢坯的加热过程模拟,另一个模块是针对10块不同钢坯情况钢坯入炉即混装入炉情况下的加热过程模拟。利用该模型优化钢坯加热制度,可以避免钢坯加热温度过高,减少钢坯氧化烧损;采用合理的加热时间以减少不必要的燃料浪费,降低燃料消耗;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调节加热炉操作参数,满足钢坯加热质量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650038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87915.6
申请日:2016-12-01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钢圈材料的匹配方法及装置,包括:建立车轮钢圈3D模型;建立车轮钢圈的材料机械性能参数库;结合车轮钢圈3D模型及参数库生成有限元应力应变计算模型;利用有限元应力应变计算模型分析对应材料在车轮钢圈3D模型上的应力应变云图分布;利用Miner‑Brown疲劳寿命模型分析得到车轮钢圈3D模型的疲劳寿命云图分布;选择车轮钢圈3D模型中疲劳寿命最长时对应的材料为汽车钢圈材料。装置包括:3D建模单元、参数库单元、应力应变建模单元、应力应变分析单元、疲劳寿命分析单元及材料选择单元。本发明提供的汽车钢圈材料的匹配方法及装置,能够准确的匹配出钢圈轮辐及轮辋的最佳材料,进而提高了车轮钢圈的疲劳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