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机扇形段结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015244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266152.6

    申请日:2017-12-05

    Inventor: 周立宏 陈友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钢铁冶炼设备技术领域的连铸机扇形段结构,所述的连铸机扇形段结构的扇形段框架(1)包括框架入口端和框架出口端,扇形段框架(1)的框架入口端一侧设置连接座Ⅰ(2),扇形段框架(1)的框架入口端另一侧设置连接座Ⅱ(3),每相邻两道驱动辊(4)之间设置间隙部(5),每道驱动辊(4)一端与安装座Ⅰ(2)通过一个弹簧轴承(6)连接,每道驱动辊(4)另一端与安装座Ⅱ(3)通过另一个弹簧轴承(6)连接,本发明所述的连铸机扇形段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有效解决格栅耐磨板给刚才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消除耐磨板表面集渣问题,减少连铸设备造成产品划伤。

    一种CSP流程生产低碳低硅高磁感无取向电工钢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92419B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010209288.5

    申请日:2010-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低硅无铝高磁感无取向电工钢板,其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010%;Si0.30~0.70%;Mn0.15~0.55%;P≤0.15%;S≤0.010%;A1s≤0.008%,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生产方法包括铁水预处理、120吨转炉冶炼,经过钢包吹氩和RH真空处理,进入薄板坯连铸,通过隧道炉均热后,进入7机架连轧机组轧制。终轧温度800~950℃;卷取温度650~780℃,轧后采用后段层流冷却工艺,本发明首次采用无铝钢水进行CSP连续批量浇注,充分发挥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电工钢“一火成材”对原料组织的有利影响和轧制温度灵活控制的技术优势,为薄板坯连铸连轧线生产高档板带产品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产品生产范围。

    一种屈服强度450MPa级高强耐候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24581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10180589.X

    申请日:2010-05-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转炉-CSP短流程生产工艺,在低碳锰钢基础上,采用优化成分设计的单一Nb微合金化+控轧控冷工艺生产屈服强度450MPa级高强度高耐候性的钢板,其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040%~0.080%,Si0.15%~0.35%,Mn1.20%~1.40%,P≤0.025%,S≤0.008%,Nb0.01 5%~0.035%,Cu0.25%~0.40%,Ni0.1 2%~0.35%,Cr0.45%~0.75%,Als0.020%~0.04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生产方法包括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LF炉精炼、CSP连铸连轧等,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性能稳定、综合力学性能优良,成本相对较低。

    一种连铸机扇形段结构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015244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1711266152.6

    申请日:2017-12-05

    Inventor: 周立宏 陈友根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钢铁冶炼设备技术领域的连铸机扇形段结构,所述的连铸机扇形段结构的扇形段框架(1)包括框架入口端和框架出口端,扇形段框架(1)的框架入口端一侧设置连接座Ⅰ(2),扇形段框架(1)的框架入口端另一侧设置连接座Ⅱ(3),每相邻两道驱动辊(4)之间设置间隙部(5),每道驱动辊(4)一端与安装座Ⅰ(2)通过一个弹簧轴承(6)连接,每道驱动辊(4)另一端与安装座Ⅱ(3)通过另一个弹簧轴承(6)连接,本发明所述的连铸机扇形段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有效解决格栅耐磨板给刚才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消除耐磨板表面集渣问题,减少连铸设备造成产品划伤。

    一种CSP流程生产低碳低硅高磁感无取向电工钢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92419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10209288.5

    申请日:2010-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低硅无铝高磁感无取向电工钢板,其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010%;Si0.30~0.70%;Mn0.15~0.55%;P≤0.15%;S≤0.010%;A1s≤0.008%,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生产方法包括铁水预处理、120吨转炉冶炼,经过钢包吹氩和RH真空处理,进入薄板坯连铸,通过隧道炉均热后,进入7机架连轧机组轧制。终轧温度800~950℃;卷取温度650~780℃,轧后采用后段层流冷却工艺,本发明首次采用无铝钢水进行CSP连续批量浇注,充分发挥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电工钢“一火成材”对原料组织的有利影响和轧制温度灵活控制的技术优势,为薄板坯连铸连轧线生产高档板带产品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产品生产范围。

    一种硅钢宽度方向厚度均匀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06296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075314.9

    申请日:2012-03-21

    Inventor: 陈友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钢宽度方向厚度均匀性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控制面板、测量装置、测量架和轨道,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测量装置、测量架相连,所述测量装置安装在所述测量架上,所述测量架连接轨道,所述测量架运行方向与硅钢宽度方向一致,所述测量架为C形测量架。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代替人工对钢带厚度同板差进行实时一一测量;测量厚度精度高于人工测量厚度精度;数据查询方便快捷,对同板差不符合要求的钢卷,有自动报警功能;大大减少了繁琐的人工劳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