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90557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680088463.5
申请日:2016-08-15
申请人: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CIBT美国公司
CPC分类号: C12P13/08 , C07K14/195 , C12N1/20 , C12N9/88 , C12N15/52 , C12N15/70 , C12N15/74 , C12N2510/02 , C12P13/001 , C12R1/15 , C12R1/19 , C12Y401/01018
摘要: 本发明提供遗传修饰成过表达生物膜分散多肽以提高微生物的赖氨酸和赖氨酸衍生物产生的微生物,产生这类微生物的方法,以及用遗传修饰的微生物产生赖氨酸和赖氨酸衍生物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795912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710312837.3
申请日:2017-05-05
申请人: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凯赛生物产业有限公司
CPC分类号: C12N9/88 , C12N15/70 , C12N15/74 , C12P13/001 , C12P13/08 , C12Y401/01018
摘要: 本发明涉及赖氨酸脱羧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对赖氨酸脱羧酶进行改造,以使其适宜用于微生物发酵生产L‑赖氨酸并偶联催化L‑赖氨酸脱羧反应生成1,5‑戊二胺,以利用葡萄糖一步法生产1,5‑戊二胺。本发明利用随机突变和高通量筛选获得了活性降低的赖氨酸脱羧酶突变体,利用含有所述突变体的重组L‑赖氨酸生产菌株进行一步法生产1,5‑戊二胺时,可减少发酵前期体系中的1,5‑戊二胺对菌体利用葡萄糖发酵时对菌体生长的毒性作用,维持产L‑赖氨酸和产1,5‑戊二胺之间的平衡,最终可以提高L‑赖氨酸生产菌株一步法生产1,5‑戊二胺的产量,同时剩余的L‑赖氨酸可达到少于2.2g/L。
-
-
公开(公告)号:CN104619835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380036539.6
申请日:2013-05-10
申请人: 布特马斯先进生物燃料有限责任公司
IPC分类号: C12N9/04
CPC分类号: C12N9/0006 , C12P7/16 , C12P7/42 , C12P7/44 , C12P13/02 , C12P13/06 , C12P13/08 , C12Y101/01086 , Y02E50/10 , Y02P20/52
摘要: 本文提供了具有酮醇酸还原异构酶活性的多肽以及包含此类多肽的微生物宿主细胞。本文所提供的多肽可用于生物合成途径中,包括但不限于异丁醇生物合成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7916246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11145042.4
申请日:2017-11-17
申请人: 江南大学
CPC分类号: C12N9/001 , C12P13/08 , C12Y103/01026
摘要: 本发明为遗传改造谷氨酸棒杆菌中DHDPR(二氢吡啶二羧酸还原酶)提高L-赖氨酸产量的方法属于基因工程和酶工程领域。本发明应用基因工程方法,定点突变谷氨酸棒杆菌JL-6中DHDPR编码基因dapB,改变DHDPR蛋白结构,从而调节其对不同氧化还原辅因子的亲和力,解除L-赖氨酸合成过程中对NADP(H/+)需求不足的缺点,提高菌株积累L-赖氨酸能力。重组菌经摇瓶发酵,L-赖氨酸积累量达17.6g/L。此发明成功改变了谷氨酸棒杆菌中DHDPR的氧化还原辅因子亲和力,缓解了L-赖氨酸合成过程中NADP(H/+)需求不足,为选育L-赖氨酸高产菌株提供崭新的思路。
-
-
公开(公告)号:CN107267541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598637.9
申请日:2017-07-21
申请人: 徐州工程学院
CPC分类号: C12N15/70 , C12N9/1217 , C12N9/1241 , C12N9/88 , C12P13/08 , C12Y207/02004 , C12Y207/07012 , C12Y402/0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galT基因缺失菌株通过发酵生产L-氨基酸的方法,通过在培养基中培养属于肠杆菌科,并具有L-氨基酸生产能力的细菌,该细菌于培养前进行修饰,使得galT基因缺失,并从细菌的培养基或细胞收集L-氨基酸,来生产L-氨基酸。本发明通过一些列的试验验证,galT基因的缺失,其功能或者其相关序列的缺失,对于L-氨基酸发酵有利,有助于氨基酸产量和转化率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7250342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680010598.X
申请日:2016-02-17
申请人: 味之素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工业大学
CPC分类号: C12P13/14 , B01J23/02 , B01J23/04 , B01J23/462 , B01J23/58 , B01J35/0006 , B01J37/0221 , C01C1/04 , C01C1/0411 , C01C1/0417 , C12M23/58 , C12M43/00 , C12N1/14 , C12N1/20 , C12P13/08 , C12P21/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利用微生物发酵的有机化合物的制造或微生物的制造时伴随液体氨的运送(或可以抑制在最小限)的新型的制造系统。一种有机化合物或微生物的制造系统,其包含:在担载有钌的催化剂的存在下,使含有氢和氮的原料气体反应而合成含氨气体的氨合成装置;使用源自氨合成装置中得到的含氨气体的氨将具有有机化合物的生产能力的微生物进行培养的培养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4736707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480002367.5
申请日:2014-10-21
申请人: 味之素株式会社
摘要: 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L‑氨基酸的方法。通过在培养基中培养属于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并具有L‑氨基酸生产能力的细菌,该细菌已经进行了修饰,使得acpP‑fabF操纵子减弱,并从细菌的培养基或细胞收集L‑氨基酸,来生产L‑氨基酸。
-
公开(公告)号:CN107075454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580026868.1
申请日:2015-04-14
申请人: CJ第一制糖株式会社
CPC分类号: C12N1/20 , C07K14/245 , C12P13/04 , C12P13/08 , C12P13/227
摘要: 本发明涉及具有提高的细胞内能量水平的重组微生物和使用所述微生物生产L‑氨基酸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