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34369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011255190.3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结构载荷感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S1:建立目标结构有限元仿真模型;S2:在有限元仿真模型上确定传感器测点位置;S3:通过有限元仿真模型生成机器学习训练数据集;S4:将步骤S3中得到的训练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测试集和验证集,训练外载荷预测模型;S5:采用验证集评估最终外载荷机器学习模型的载荷识别精度。本发明的方法用于解决弹箭体典型结构在截面载荷、集中力载荷、随机分布载荷等不同载荷下的载荷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3401372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692853.6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王帅 , 李辰 , 曲展龙 , 吴锦涛 , 陈楷 , 唐科 , 赫志亮 , 胡振兴 , 陈岱松 , 李岩 , 冯丽娜 , 孙璟 , 苏晗 , 于兵 , 张志峰 , 潘忠文 , 黄蔚 , 王筱宇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于火工作动装置的降冲击分离结构,包括:第一转接块、第二转接块、垫板、锥套、导电螺钉和火工作动装置;其中,所述垫板通过所述导电螺钉与所述第一转接块的外端面相连接;所述第一转接块的内端面与所述第二转接块的内端面相贴合;所述锥套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转接块开设的内部通孔,所述锥套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转接块开设的内部通孔;所述火工作动装置穿设于所述垫板开设的内部通孔、所述第一转接块开设的内部通孔、锥套和所述第二转接块开设的内部通孔。本发明具有冲击响应低、承载能力高、导电、安装便捷的优点,能够为航天器仪器设备提供良好的冲击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2193402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010976169.6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章凌 , 张希 , 杨帆 , 蒋亮亮 , 王斌 , 吴浩 , 朱振涛 , 高艺航 , 杨柳 , 林川 , 佟文敏 , 孟德浩 , 曹昱 , 乐晨 , 芮兴 , 黄蔚 , 王桂娇 , 金含玉 , 徐卫秀 , 李林生 , 袁彪
IPC: B64C1/40
Abstract: 一种可长期贮存的恒温热屏蔽结构,包括:承力结构、高温隔热层和支撑环。高温隔热层和承力结构作为气体流道固定安装有多个支撑环;承力结构上设置有排气通道,承力结构中贮存凝胶状态的水汽化吸热,排气通道用于使包括水蒸气、水滴和气凝胶残渣的气态液态固态三相流物质从所述排气通道中排出。多个支撑环沿圆筒结构的轴向方向上阵列,作用是将小孔中排出的气态液态固态三相流物质减速,减少水滴和气凝胶残渣随水蒸气的飞出,将水滴和气凝胶残渣贮存、提高水的相变比率,同时减缓防热层界面受到的气流冲击。本发明解决了目前防热系统结构效率较低、系统复杂、可靠性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434369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255190.3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结构载荷感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S1:建立目标结构有限元仿真模型;S2:在有限元仿真模型上确定传感器测点位置;S3:通过有限元仿真模型生成机器学习训练数据集;S4:将步骤S3中得到的训练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测试集和验证集,训练外载荷预测模型;S5:采用验证集评估最终外载荷机器学习模型的载荷识别精度。本发明的方法用于解决弹箭体典型结构在截面载荷、集中力载荷、随机分布载荷等不同载荷下的载荷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219340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0976169.6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章凌 , 张希 , 杨帆 , 蒋亮亮 , 王斌 , 吴浩 , 朱振涛 , 高艺航 , 杨柳 , 林川 , 佟文敏 , 孟德浩 , 曹昱 , 乐晨 , 芮兴 , 黄蔚 , 王桂娇 , 金含玉 , 徐卫秀 , 李林生 , 袁彪
IPC: B64C1/40
Abstract: 一种可长期贮存的恒温热屏蔽结构,包括:承力结构、高温隔热层和支撑环。高温隔热层和承力结构作为气体流道固定安装有多个支撑环;承力结构上设置有排气通道,承力结构中贮存凝胶状态的水汽化吸热,排气通道用于使包括水蒸气、水滴和气凝胶残渣的气态液态固态三相流物质从所述排气通道中排出。多个支撑环沿圆筒结构的轴向方向上阵列,作用是将小孔中排出的气态液态固态三相流物质减速,减少水滴和气凝胶残渣随水蒸气的飞出,将水滴和气凝胶残渣贮存、提高水的相变比率,同时减缓防热层界面受到的气流冲击。本发明解决了目前防热系统结构效率较低、系统复杂、可靠性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979740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121295.7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双曲面斜筋无蒙皮复合材料网格结构及其成型工装,包括上下端框、双向斜筋和上环筋、中环筋、下环筋,结构材料为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所述上下端框、双向斜筋、环筋为一体成型结构;上下端框均为“L”形;结构外轮廓面为回转单叶双曲面;双向斜筋外轮廓面中心线为回转单叶双曲面上的直线;双向斜筋相互对称,调整双向斜筋对称面位置,使中环筋位于整体结构中间;环筋外轮廓面中心线为单叶双曲面上的圆,上、下环筋沿上下端框方向均匀分布。本发明设计合理、高强度低重量;同时与工艺成型相结合,对相应的成形装置进行设计,使成形装置易于加工;使结构成型工艺简单,实现结构低成本、轻质化,并适合自动化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54048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311579.9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重复使用火箭的级间非火工分离设计方法,包括:根据任务顶层需求,形成分离方案评判准则;确定重复使用火箭的级间非火工分离输入条件和设计约束,作为设计依据;根据评判准则和设计依据,确定分离方式、连接解锁方式、分离导向需求和分离能源形式;建立初步分离仿真模型,确定分离总体设计指标;确定分离装置技术指标;在分离装置技术指标的设计参数下,通过多体动力学仿真和分离原理样机试验进行设计指标校核和分离仿真模型修正;迭代完成分离装置技术指标和分离总体设计指标的闭环性设计。本发明解决了级间非火工分离在协调分离速度、分离偏差、结构承载能力、分离弹性问题及偏差干扰下,分离过程均不发生结构干涉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43627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52239.6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64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多种载荷同时抛撒的自解锁推力抛撒装置,包括:支撑导向架体、固定解锁装置、推力抛撒装置;固定解锁装置和推力抛撒装置均固定到支撑导向架体上;支撑导向架体为多个纵向隔板和横向梁组组成的层架结构;固定解锁装置为多个销组连在同一解锁动力源的四组同轴杆系结构,用于对被抛撒物进行固定或解除锁定;推力抛撒装置为高压燃气驱动的X连杆组结构,用于抛撒固定解锁装置上的被抛撒物。本发明适应性广,可以适用于重量和外形尺寸相差较大的多种载荷,适用于外壳轻质较软的载荷。
-
公开(公告)号:CN110222355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289122.X
申请日:2019-04-1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贮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考虑热力耦合的低温推进剂贮箱防晃板分析方法,所述分析方法包括三大步骤:贮箱结构低温加注过程热传导变形量分析、贮箱结构充压过程变形量分析和贮箱防晃结构布置及环向补偿有限元分析,三大步骤依次按顺序进行。通过本分析方法可以有效预测在经过低温液体加注过程、地面充压过程和液面晃动载荷下的防晃板强度,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可适用于大直径低温贮箱环形防晃板扇形防晃板,识别贮箱箱壁在低温收缩或增压膨胀时对防晃板的拉扯变形,提前预示防晃板面扭曲和箱壁焊点脱焊和折痕的风险、考虑热传导下结构的变形和识别传热过程中发生的不协调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4043784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111274763.1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B32B3/12 , B32B15/20 , B32B3/24 , B32B7/12 , B32B15/04 , B32B33/00 ,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3/26
Abstract: 一种力热一体化轻质运载火箭底隔板结构,包括“三夹二”蜂窝夹心轻质结构和低密度防热层;所述“三夹二”蜂窝夹心轻质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上面板、上层蜂窝芯子、中面板、下层蜂窝芯子和下面板;上面板、上层蜂窝芯子、中面板、下层蜂窝芯子和下面板依次固化粘接,上层蜂窝芯子和下层蜂窝芯子高度相同,中面板厚度不超过2mm,所述低密度防热层采用喷涂工艺涂覆在力热一体化“三夹二”蜂窝夹心轻质结构的下面板之下。本发明不需要铆接或螺接工艺,连接件较少,结构工艺流程简单,结构效率高。结构整体具有高抗弯刚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