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蛤味拌饭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66415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712067.8

    申请日:2014-12-02

    IPC分类号: A23L1/22 A23L1/228 A23L1/231

    CPC分类号: A23L27/22 A23L27/00 A23L27/26

    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蛤味营养调味拌饭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主要是为了增加调味品的营养成分及特色口味,让调味品成为食品中的一个营养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体做法是:选用新鲜的文蛤、花蛤、四角蛤蜊中的一种或几种,将新鲜的蛤蜊做吐沙、清理等前处理,开壳扒肉,煮熟,取少量文蛤肉冻干,然后将剩余部分打成蛤蜊浆。取少量浆液冷冻干燥,再将剩余蛤蜊浆进行生物酶解,静置沉淀固液分离,酶解上清液进行浓缩冻干;沉淀部分进行美拉德反应,离心得上清,上清液进行浓缩冻干,两者成为制作蛤蜊调味拌饭料的主要基底料。由于采用生物酶解和美拉德结合的方法,既能使蛤蜊中含有的营养成分被保留下来,又能提升产品的风味。要制备成蛤味拌饭料,还要加入一定量的谷氨酸钠、食盐、干贝素、I+G、蛤蜊肉末、蛤蜊肉块,混合成蛤味拌饭料。

    一种从虾蟹副产物制备活性肽粉和甲壳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55834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36020.4

    申请日:2014-01-26

    IPC分类号: C08B37/08 C12P21/06

    摘要: 一种从虾蟹副产物制备活性肽粉和甲壳素的方法,属于生物资源高效加工技术领域。先将新鲜的虾蟹壳挤压破碎,再以水浸没虾蟹壳,在超声波中提取处理后再加入蛋白酶进行两次酶解处理,酶解结束后,沥出第二次酶解液;在沥出第二次酶解液的虾蟹壳洗涤至中性后,再加入酸进行脱钙处理,再经清洗、干燥后取得甲壳素;将挤压破碎时挤出的膏状蛋白和脂肪组织与第一次酶解液混合,酶解结束后,取溶液真空浓缩,再经喷雾干燥制得活性肽粉。本发明能够最大限度提高蛋白酶的利用效率,提高酶解液中的蛋白肽的浓度。

    一株产角蛋白酶的短小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42735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10671065.4

    申请日:2013-12-12

    申请人: 江南大学

    IPC分类号: C12N1/20 C12N9/54 C12R1/0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株短小芽孢杆菌在产角蛋白酶方面的应用及其粗酶性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经鉴定,该菌株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pumilus),命名为K9,现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8046。该菌株经优化产角蛋白酶的方法为:羊毛1-3%,麦芽糖1-2%,酵母粉1-2%,磷酸氢二钾0.04%,氯化钠0.05%,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为8.5,接种量8%,培养温度35℃,转速220r/min,装液量25ml/250ml,发酵周期48h,产角蛋白酶活力达到214.5U/ml。该角蛋白酶为中温碱性角蛋白酶,最适作用温度为55-65℃,最适pH为9.0,本菌株生长快速,具有较强的产角蛋白酶能力,所产角蛋白酶在碱性(pH8.0-11.0)环境中酶活稳定。

    一株高效转化黄姜中皂苷生产薯蓣皂苷元的菌株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703329B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210167132.4

    申请日:2012-05-28

    申请人: 江南大学

    IPC分类号: C12N1/14 C12P33/20 C12R1/77

    摘要: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产薯蓣皂苷元菌株的筛选及其在黄姜皂苷转化中的应用。本发明筛选到了一株高产薯蓣皂苷元的层出镰孢(FusariumProliferatum)WX12,该菌株已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CGMCCNo.5901,具有生长快,转化效率高的特点,应用于工业生产薯蓣皂苷元,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生产成本低,环境友好等特点,且产品后处理过程方便快捷,无需使用大量酸或碱。

    重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产ADD的发酵策略

    公开(公告)号:CN103266161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196282.2

    申请日:2013-05-24

    申请人: 江南大学

    IPC分类号: C12P33/02 C12R1/125

    摘要: 重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产ADD的高产发酵策略。通过单因子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重组菌Bacillus subtilis168/pMA5-ksdD的发酵培养基组分、培养条件及全细胞转化工艺。确定最优培养基中麦芽糖、大豆蛋白胨∶酵母膏(2∶1)、氯化铵、氯化钾、玉米浆、助溶剂甲基-β-环糊精和底物AD的浓度及pH;确定最佳接种量及培养条件。优化后ADD产量达1.80g/L,较优化前的0.65g/L大幅度提高177%。本发明通过对该重组菌发酵策略的研究,使其全细胞转化AD产ADD的能力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为工业微生物一步发酵法高产ADD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发酵策略。

    一种制备肝素修饰的金纳米粒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91835B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0910024843.4

    申请日:2009-02-27

    申请人: 江南大学

    IPC分类号: B22F9/24 C08B37/10

    摘要: 本发明属于纳米诊断领域,具体为一种制备肝素修饰的金纳米粒子的方法。本发明的制备肝素修饰的金纳米粒子的方法,是在还原剂还原的金纳米粒子溶液中加入低分子量肝素,得到低分子量肝素修饰的金纳米粒子;所述低分子量肝素为带巯基的低分子量肝素,还原剂为硼氢化钠或柠檬酸钠。本发明的方法采用带巯基的低分子量肝素为修饰物,来稳定硼氢化钠或柠檬酸钠为还原剂制备的金纳米粒子,通过控制带巯基的低分子量肝素和硼氢化钠或柠檬酸钠的比例,得到粒径小,分布均一的金纳米粒子。并可应用于蛋白质或病毒的检测,与免疫学法、PCR多聚酶链反应等其他病毒检测检测方法比较,有方便快捷的优点。本发明为快速检测病毒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