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94778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711125083.7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相平面分析的飞行器大幅调姿控制方法,步骤如下:(1)确定飞行器参数:包括初始角速度ω0,最大角加速度绝对值预设角速度ωswitch,原始目标姿态角θcxt,0,角度单位均采用弧度;(2)根据上述初始角速度ω0,最大角加速度绝对值以及原始目标姿态角θcxt,0,计算目标姿态角θcxt;(3)在每个控制周期,执行如下步骤:(3.1)实时获取飞行器的实际角速度ω与实际姿态角θ;(3.2)计算切换姿态角θswitch以及实际姿态角与目标姿态角间的偏差θe=θ‑θcxt;(3.3)设置精控区,在精控区内外采用不同的控制律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727096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1037063.3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显微镜对焦方法、装置及显微镜设备,包括:控制载物装置携带待测物体在预先确定的图像清晰经验范围内沿y轴方向移动所述待测物体,获取每个焦平面上所述待测物体的图像;所述y轴为垂直于显微镜焦平面的方向;根据所述待测物体的图像确定所要从所述待测物体的图像中截取的所述待测物体的经验区域图像;根据所述待测物体的经验区域图像计算反差值;根据反差值最大的位置将显微镜焦点置于该位置焦点上。采用本申请中的方案,只需要很少的“拉风箱”操作即可完成对焦,极大提高了对焦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677942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818918.X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德路通(石家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PWM调光装置,荧光显微光学系统和荧光染色细胞扫描及分析系统。PWM调光装置包括:电压源;PWM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电压源的通断以输出脉冲电压;LED光源装置,所述脉冲电压加载于所述LED光源装置。荧光显微光学系统,包括上述PWM调光装置。荧光染色细胞扫描及分析系统包括上述PWM调光装置。荧光染色细胞扫描及分析系统包括荧光显微光学系统。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荧光染色细胞扫描及分析系统的传统调光装置的调整频率和调整精度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632750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818922.6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德路通(石家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荧光显微光学系统和荧光染色细胞扫描及分析系统。荧光显微光学系统包括PWM调光装置,滤光装置,物镜和视觉背景装置;调光装置包括电压源,PWM控制器和LED光源装置;控制器用于控制电压源的通断以输出脉冲电压;光源装置包括凸透镜和LED光源模组;凸透镜的前弧面为球面,光源模组的灯珠的中心朝向凸透镜前弧面的球心;视觉背景装置的其中一侧提供荧光作为被观测物的背景光,具有非反射区域,非反射区域对激发光进行穿过或吸收。荧光染色细胞扫描及分析系统包括荧光显微光学系统。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视觉背景装置对激发光反射,光源装置的光亮度低,对激发光源的调整的调整频率和调整精度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976296B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711116305.9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回溯自适应算法的飞行器气动特性在线辨识方法,包括步骤:(1)、将飞行器角速度动力学方程中转动惯量矩阵的逆与力矩向量的乘积项等效变换成φT(k)θ*形式,并将其进行离散化处理,得到飞行器角速度的差分方程;其中,φT(k)为信号向量,θ*为参数真值向量,所述真值参数向量为包含待辨识气动特性参数的列向量;(2)、建立角速度估计虚拟系统的数学模型,使得角速度估计误差与参数估计误差为φT(k)[θ(k)‑θ*],其中,θ(k)为参数真值向量的估计值;(3)、建立角速度估计误差的回溯性能公式,结合回溯更新律,实时获取φ(k),采用回溯自适应方法解算θ(k),使角速度估计误差趋近于0,根据θ(k)的值解算待辨识气动特性参数。该方法计算量更小,对计算机要求更低,具有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894778A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11125083.7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1/0808 , G05D1/101
Abstract: 一种基于相平面分析的飞行器大幅调姿控制方法,步骤如下:(1)确定飞行器参数:包括初始角速度ω0,最大角加速度绝对值 预设角速度ωswitch,原始目标姿态角θcxt,0,角度单位均采用弧度;(2)根据上述初始角速度ω0,最大角加速度绝对值 以及原始目标姿态角θcxt,0,计算目标姿态角θcxt;(3)在每个控制周期,执行如下步骤:(3.1)实时获取飞行器的实际角速度ω与实际姿态角θ;(3.2)计算切换姿态角θswitch以及实际姿态角与目标姿态角间的偏差θe=θ-θcxt;(3.3)设置精控区,在精控区内外采用不同的控制律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497273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210429818.X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刘箭言 , 潘明健 , 王亨 , 张伯炜 , 李少伟 , 郭心怡 , 潘宇 , 兰敬辉 , 王琳 , 张志龙 , 武春飞 , 吴晓蕊 , 薛志超 , 赵良 , 孙精华 , 李元超 , 李萌萌
IPC: G08C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装订描述方法和基于装订参数链表的无线指令控制方法,属于测控通信技术领域,装订描述方法包括定义节点、编写节点描述符、生成描述符列表;定义节点为T型节点,每个节点包括时序指针和端口指针;根据每个指令需要的输出码流关系编写每个节点描述符;根据时序动作关系配置每个节点的时序指针和端口指针,生成描述符列表。无线指令控制方法包括:将指令关系分解为多个指令码流的组合;将所有指令码内容依次排列到成指令数据区;将码流时序关系逐个转换成描述符,最后将所有描述符生成列表;配置时序指针;配置端口指针;进行参数装订;解析并恢复链表关系。解决了现有无线测发控系统通用性差、指令实时性不高、保密性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9425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069494.4
申请日:2023-08-23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孙石杰 , 李萌萌 , 姜欢 , 郑宇 , 许昱 , 田世超 , 马祎蕾 , 郭昊 , 何湘远 , 李泓洋 , 黄程 , 王璐瑶 , 郭辰昉 , 刘逸章 , 孙京阳 , 谢飞强 , 王宜轩 , 孙嵩膨 , 饶成龙
IPC: G06F30/28 , B64G99/00 , G06F17/11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基于气动力辅助的地火循环轨道设计方法,包括:确定循环周期T、地球到火星的转移时间TEM、地球初始相位角φE0、火星初始相位角φM0、火星到地球的转移时间TME,且满足如下关系:TEM+TME=T;根据兰伯特方程,计算出从地球出发的速度VEout、接近火星的速度VMin、从火星出发的速度VMout、返回地球的速度VEin;确定飞行器相对火星的接近速度和离开速度,以及飞行器相对地球的接近速度和离开速度,验证满足气动转弯条件后,确定地火循环轨道。
-
公开(公告)号:CN11631065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21583.7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公开的基于强化学习的小样本图像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通过将目标样本的基础类别和小样本目标类别进行特征匹配关联,得到特征匹配度得分;根据特征匹配度得分检测目标样本的基础类别中的小样本目标类别,得到小样本目标类别样本;提取小样本目标类别样本的视觉特征和语义特征,在小样本目标类别样本的视觉特征空间施加语义特征,得到小样本目标类别样样本的多模态信息;将小样本目标类别样样本的多模态信息入到小样本强化学习模型中,对小样本目标类别样样本的多模态信息进行总体环境估计得到小样本目标类别样样本,能够在强化学习的新范式下,结合小样本的可见类别到未见类别的知识迁移特征,实现在样本数目稀少的条件下准确预测样本标签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488076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24532.2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随着对临近空间飞行器性能需求的提升,结构系统轻质化逐渐成为关键技术。为了实现飞行器结构系统轻质化,薄壁舱体结构被广泛应用,在满足强度需求的前提下,实现结构轻质化设计。然而薄壁舱段结构在大弯矩载荷工况及横法向振动条件下,蒙皮容易发生大变形,形成负刚度形式的全新几何包络。薄壁结构的负刚度变形导致舱体稳定特性发生大幅改变,传统基于线性化的稳定性计算方法不再适用。本发明一种薄壁复合材料舱体负刚度稳定性分析方法,建立基于几何非线性假设的有限元修正模型,采用弧长法对产生负刚度变形的薄壁结构进行稳定性预示,避免薄壁结构发生失稳带来的气动外形变化及强度破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