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50009B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010598243.1
申请日:2007-09-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77 , B60K1/04 , B60K2001/005 , B60K2001/0416 , B60L1/003 , B60L11/1874 , B60L11/1877 , B60L11/1879 , B60L2210/12 , B60L2210/40 , B60L2240/525 , B60L2270/147 , H01M6/5038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43 , H01M10/6563 , H01M10/6566 , H05K7/20909 , Y02T10/7005 , Y02T10/705 , Y02T10/7233 , Y02T10/7241 , Y10S903/903
Abstract: 在设在座位(16)后方的底板下方的电源单元(19)中,将电池模块(37)设置在下部,并且在其上部在车宽方向并列设置DC/DC转换器(41)及电动机驱动用变流器,因此,可以使从车身前方流向后方的冷却空气分为上下两股,对下侧的电池模块(37)和上侧的DC/DC转换器(41)及电动机驱动用变流器平行地进行冷却,在所述电池的下方设置导风板,并使该导风板以其后方侧接近所述电池的下表面的方式倾斜。由此,不仅可以简化冷却空气的通道使电源单元(19)整体实现小型化,从而提高其在车身上的装配性能,还可以使热交换前的低温冷却空气作用于电池模块(37)、DC/DC转换器(41)及电动机驱动用变流器的全部,从而提高冷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216122A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0980146269.8
申请日:2009-12-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07 , B60K13/04 , B60K2001/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配线结构。所述车辆的配线结构具备:两端经由设在底板上的电源侧贯通口及电负载侧贯通口而插入所述车辆内的管(20)、穿过管(20)内而将电源与电负载连接的电缆(40a、40b、41),在该车辆的配线结构中,从电源侧贯通口(60)插入的管(20)的端部引出的电缆由设置在车辆内部的第一线缆引导件(70)限制而配线至与电源连接的连接部,并且,从电源侧贯通口(60)插入的管(20)的端部到达至第一线缆引导件(70)的设置部位,管(20)由贯通口密封构件(61)支承,该贯通口密封构件(61)具有供管(20)贯通的管贯通口(62)并堵塞电源侧贯通口(60)。
-
公开(公告)号:CN101138963A
公开(公告)日:2008-03-12
申请号:CN200710149746.9
申请日:2007-09-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874 , B60L11/1877 , B60L2210/10 , B60L2210/40 , B60L2240/525 , B60L2240/545 , H05K7/20909 , Y02T10/7005 , Y02T10/705 , Y02T10/7216 , Y02T10/7241
Abstract: 在设在座位(16)后方的底板下方的电源单元(19)中,将电池模块(37)设置在下部,并且在其上部在车宽方向并列设置DC/DC转换器(41)及电动机驱动用变流器,因此,可以使从车身前方流向后方的冷却空气分为上下两股,对下侧的电池模块(37)和上侧的DC/DC转换器(41)及电动机驱动用变流器平行地进行冷却。由此,不仅可以简化冷却空气的通道使电源单元(19)整体实现小型化,从而提高其在车身上的装配性能,还可以使热交换前的低温冷却空气作用于电池模块(37)、DC/DC转换器(41)及电动机驱动用变流器的全部,从而提高冷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515149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076324.8
申请日:2018-09-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车辆(10)具有第1配电分路单元(38),该第1配电分路单元(38)被配置在蓄电装置(26)与功率转换装置(28)之间,使来自蓄电装置(26)的电流向功率转换装置(28)和电气辅助设备(36、110、112)分路。牵引电机(22)和功率转换装置(28)被支承于副车架(310)。蓄电装置(26)被支承于主车架(312)。第1配电分路单元(38)固定于车身中的、不同于副车架(310)和主车架(312)的部位(例如仪表板(350))。据此,来自牵引电机的振动难以传递到第1配电分路单元。在不断产生振动的车辆中,易于良好地保持配电分路单元中的电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7799487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0675312.6
申请日:2017-08-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L23/367 , H01L23/473 ,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对于与各结构部相关的尺寸等的偏差吸收量充分,且振动吸收性能高,能够防止疲劳破坏。电力转换装置包括:制冷剂流路体,供冷却电子设备的制冷剂流通;以及扁平状的制冷剂管部,与功率模块交替地层叠配置,且供用于冷却功率模块的制冷剂流通,并且具有可接触至功率模块的主面以进行热交换的接触面部,且电力转换装置包括:入口管部,设于制冷剂管部的一端侧,使制冷剂朝向制冷剂管部流入;出口管部,设于制冷剂管部的另一端侧,使制冷剂从制冷剂管部流出;入口连接部,将入口管部连接于制冷剂流路体,且由管状的弹性构件所形成;以及出口连接部,将出口管部连接于制冷剂流路体,且由管状的弹性构件所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2245438B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0980150561.7
申请日:2009-12-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07 , B60K13/04 , B62D2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配线结构,其通过电缆将在车辆内部沿该车辆的前后方向隔开间隔配置的电源和电负载之间连接,该车辆的配线结构在车辆的地板下表面(61)具备:金属制管(20),其配置在电源的设置部位的下方位置与电负载的设置部位的下方位置之间,且该金属制管的两端插入所述车辆内;以及电缆,其在所述金属制管(20)内穿过,且对所述电源和所述电负载进行连接,其中,金属制管(20)被设置成从两端朝向铅直方向的最下部(21)倾斜,利用CAT(51)的散热对最下部(21)进行加热。
-
公开(公告)号:CN102245438A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0980150561.7
申请日:2009-12-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07 , B60K13/04 , B62D2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配线结构,其通过电缆将在车辆内部沿该车辆的前后方向隔开间隔配置的电源和电负载之间连接,该车辆的配线结构在车辆的地板下表面(61)具备:金属制管(20),其配置在电源的设置部位的下方位置与电负载的设置部位的下方位置之间,且该金属制管的两端插入所述车辆内;以及电缆,其在所述金属制管(20)内穿过,且对所述电源和所述电负载进行连接,其中,金属制管(20)被设置成从两端朝向铅直方向的最下部(21)倾斜,利用CAT(21)的散热对最下部(21)进行加热。
-
公开(公告)号:CN1893805B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610100072.9
申请日:2006-06-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428 , B60H1/244 , B60H1/248 , B60H2001/003 , B60H2001/00614 , B60L1/003 , B60L3/003 , B60L7/14 , B60L11/14 , B60L11/1864 , B60L11/1868 , B60L11/1877 , B60L2210/10 , B60L2210/40 , B60L2240/36 , B60L2240/547 , B60L2240/549 , H05K7/20918 , Y02T10/70 , Y02T10/7005 , Y02T10/7061 , Y02T10/7066 , Y02T10/7077 , Y02T10/7216 , Y02T10/7241 , Y02T10/88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电气单元的冷却装置,具有:第一散热板,其安装于所述车辆驱动用电动机的逆变器,在背面设有多个散热片;第二散热板,其安装于所述车辆控制电源用的DC-DC变流器,在背面设有多个的散热片,与所述第一散热板相对配置;第三散热板,其安装于所述辅机驱动用的电力变换器,在背面设有多个散热片,与所述第一散热板相对,并且以所述冷却空气的流动方向观看,配置于所述第二散热板的下游侧;连结构件,其分别连结所述第一散热板与所述第二散热板,所述第一散热板与所述第三散热板,通过所述第一散热板、所述第二散热板、所述第三散热板、和多个所述连结构件,而形成所述各散热片包围的、流通所述冷却空气的空气通路。
-
公开(公告)号:CN112563673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011021104.2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503 , H01R13/02 , H01R13/62 , H01R13/629 , H01R13/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装置和分支连接器装置。其目的在于,对设备顺利地连接分支连接器装置。电源装置具备汽车用的蓄电池组以及将蓄电池组与多个电气设备连接的电力接口部(30)。电力接口部(30)具备蓄电池侧连接器(32)与分支连接器装置(40)。分支连接器装置(40)具备连接线(12)的合流部(42)、熔断器(46)、壳体(50)及连接器(48)。将被引导部(54)设置于壳体(50)的外侧面。蓄电池组具备能够供分支连接器装置(40)插拔的槽部(34)。蓄电池侧连接器(32)设置于槽部(34)。在槽部的内侧面设置有沿着插拔方向延伸的引导部(62)。被引导部(54)被引导部沿着引导部延伸的方向引导。
-
公开(公告)号:CN109515347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075104.3
申请日:2018-09-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分路单元和车辆。在车辆(10)等所使用的配电分路单元(38)的箱体(160)内,分路配线(162)的一端连接于主包层电缆(150p、150n)的露出部位(204)(没有绝缘套(202)而芯线(200)露出的部位)。分路耦合器(164a~164c)连接于分路配线(162)的另一端,并且被固定于箱体(160)且向外部露出。至少1个保持器(166)配置于形成于箱体(160)的孔部(220)内,对主包层电缆(150p、150n)进行固定。据此,能够提高布局的自由度且使配电分路单元小型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