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63032C
公开(公告)日:2009-11-25
申请号:CN200410103700.X
申请日:2004-12-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L29/812 , H01L29/41 , H01L21/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66871 , H01L21/28 , H01L29/2003 , H01L29/42316 , H01L29/66462 , H01L29/7787 , H01L29/8128
Abstract: 在使用III~V族氮化物半导体的半导体装置中,可以确实抑制由III~V族氮化物半导体的上表面的空穴引起的频率分散。在衬底11上顺次形成了由氮化铝(AlN)形成的缓冲层12,由不掺杂的氮化镓(GaN)形成的沟道层13及由氮化镓铝(AlGaN)形成的载流子供给层14,在载流子供给层14的上部设置了断面V字形状的凹陷部分14b。在载流子供给层14上,设置填充凹陷部分14b形式的栅极电极15的同时,在栅极电极15的侧方以一定的间隔设置源极电极16及漏极电极17。
-
公开(公告)号:CN101523614A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780038121.3
申请日:2007-11-2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L29/80 , H01L21/337 , H01L21/338 , H01L29/778 , H01L29/808 , H01L29/8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787 , H01L27/0605 , H01L29/0619 , H01L29/1066 , H01L29/2003 , H01L29/432 , H01L29/739 , H01L29/8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装置及其驱动方法。该半导体装置包括:形成在衬底(11)上、具有沟道区域的半导体层叠层体(13),在半导体层叠层体(13)上相互有间隔地形成的第一电极(16A)和第二电极(16B),形成在第一电极(16A)和第二电极(16B)之间的第一栅电极(18A),以及形成在第一栅电极(18A)和第二电极(16B)之间的第二栅电极(18B)。在半导体层叠层体(13)和第一栅电极(18A)之间形成有具有p型导电性的第一控制层(19A)。
-
公开(公告)号:CN101185158A
公开(公告)日:2008-05-21
申请号:CN200680018786.3
申请日:2006-06-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L21/338 , H01L29/778 , H01L29/8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39 , H01L29/1066 , H01L29/2003 , H01L29/4175 , H01L29/7786
Abstract: 在蓝宝石衬底(101)上,按顺序形成了氮化铝缓冲层(102),不掺杂氮化钙层(103),不掺杂氮化钙铝层(104),p型控制层(105),p型接线柱层(106)。还有,晶体管包括:与p型接线柱层(106)欧姆连接的栅电极(110),设置在不掺杂氮化钙铝(AlGaN)层(104)的源电极(108)及漏电极(109)。通过向p型控制层(105)施加正电压,沟道内注入空穴,能够增加流过沟道的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187829C
公开(公告)日:2005-02-02
申请号:CN98124908.6
申请日:1998-11-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L2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1502 , H01L21/76895 , H01L27/11507
Abstract: 半导体器件含有:一硅基底;其上的一MOS半导体器件,该器件最外层表面上有一硅化物区;一覆盖该器件的第一绝缘膜;一在第一绝缘膜上的电容器元件,该元件包含一下电极、一上电极和一设置在下电极和上电极间的电容膜,该膜包含铁电材料;一覆盖了第一绝缘膜和电容器元件的第二绝缘膜;一在第一绝缘膜和第二绝缘膜中的接触孔;一第二绝缘膜上的互连层,该层使MOS器件与电容器元件电连接,互连层的底部包含除了钛以外的一种导电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82718C
公开(公告)日:2002-04-10
申请号:CN96107136.2
申请日:1996-06-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L2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8/60 , H01L21/31691 , H01L28/55 , H01L29/92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内装以大介电常数电介质或强电介质为电容绝缘膜的电容元件的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中,包括将电容绝缘膜(6)的烧结工序的烧结温度保持在650℃,利用以5℃/分或10℃/分为到达烧结温度的升温率进行烧结,形成结晶粒(7)的平均粒径为12.8nm、粒径离散的标准偏差几乎为2.2nm的结晶大小的厚度约185nm的Ba0.7Sr0.3TiO3组成的电容绝缘膜(6)。提供了可靠性好的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822982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080065680.5
申请日:2010-12-1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L29/80 , H01L21/338 , H01L21/822 , H01L27/04 , H01L29/8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787 , H01L27/0605 , H01L29/1066 , H01L29/20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向开关元件及使用该双向开关元件的双向开关电路。双向开关元件具备:由氮化物半导体构成的半导体层叠层体(203)、形成在半导体层叠层体(203)之上的第一欧姆电极(211)以及第二欧姆电极(212)、第一栅电极(217)以及第二栅电极(218)。第一栅电极(217)被电位与第一欧姆电极(211)实质相等的第一屏蔽电极(221)覆盖。第二栅电极(218)被电位与第二欧姆电极(212)实质相等的第二屏蔽电极(222)覆盖。第一屏蔽电极(221)的端部位于比第一栅电极(217)更靠近第二栅电极(218)侧的位置,第二屏蔽电极(222)的端部位于比第二栅电极(218)更靠近第一栅电极(217)侧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523614B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780038121.3
申请日:2007-11-2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L29/80 , H01L21/337 , H01L21/338 , H01L29/778 , H01L29/808 , H01L29/8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787 , H01L27/0605 , H01L29/0619 , H01L29/1066 , H01L29/2003 , H01L29/432 , H01L29/739 , H01L29/8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装置及其驱动方法。该半导体装置包括:形成在衬底(11)上、具有沟道区域的半导体层叠层体(13),在半导体层叠层体(13)上相互有间隔地形成的第一电极(16A)和第二电极(16B),形成在第一电极(16A)和第二电极(16B)之间的第一栅电极(18A),以及形成在第一栅电极(18A)和第二电极(16B)之间的第二栅电极(18B)。在半导体层叠层体(13)和第一栅电极(18A)之间形成有具有p型导电性的第一控制层(19A)。
-
公开(公告)号:CN101976684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1010273937.8
申请日:2007-11-2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L29/778 , H01L27/06 , H01L29/4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787 , H01L27/0605 , H01L29/0619 , H01L29/1066 , H01L29/2003 , H01L29/432 , H01L29/739 , H01L29/8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装置及其驱动方法。该半导体装置包括:形成在衬底(11)上、具有沟道区域的半导体层叠层体(13),在半导体层叠层体(13)上相互有间隔地形成的第一电极(16A)和第二电极(16B),形成在第一电极(16A)和第二电极(16B)之间的第一栅电极(18A),以及形成在第一栅电极(18A)和第二电极(16B)之间的第二栅电极(18B)。在半导体层叠层体(13)和第一栅电极(18A)之间形成有具有p型导电性的第一控制层(19A)。
-
公开(公告)号:CN1271720C
公开(公告)日:2006-08-23
申请号:CN00131700.8
申请日:2000-08-3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812 , H01L21/76286 , H01L29/0615 , H01L29/063 , H01L29/7394 , H01L29/7436 , H01L29/78 , H01L29/7824 , H01L29/7835 , H01L29/78606 , H01L29/78624 , H01L29/78654 , H01L29/8611
Abstract: 一种SOI型半导体器件,夹置绝缘层地层积半导体衬底和作为有源层的第一半导体层,同时在第一半导体层的表面上,形成第二半导体层和有与该第二半导体层不同导电型的第三半导体层,在所述第一半导体层和所述绝缘层的界面上形成有与第一半导体层不同导电型的第四半导体层。该第四半导体层被这样设定,平均单位面积的杂质量大于3×1012/cm2,以便即使在第二和第三半导体层之间施加反向偏置电压,也不会完全耗尽。
-
公开(公告)号:CN1551373A
公开(公告)日:2004-12-01
申请号:CN200410044704.5
申请日:2004-05-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L29/812 , H01L21/338 , H01L33/00 , H01S5/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787 , H01L21/02425 , H01L21/02458 , H01L21/0254 , H01L29/2003 , H01L29/4175 , H01L29/41766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装置,由III-V族氮化物半导体构成并具有通孔结构,包括:在导电性基板(11)上形成的由高阻抗AlxGa1-xN构成的缓冲层(12);在该缓冲层(12)上形成的具有沟道层的由非掺杂GaN和N型AlyGa1-yN构成的元件形成层(14);在元件形成(14)上选择形成的源电极(16)、漏电极(17)和栅电极(15)。源电极(16)通过填充于在缓冲层(12)和元件形成层(14)上设置的贯通孔(12a)而与导电性基板(11)电连接。这样,通过在防止基板和半导体层之间产生漏泄电流的同时使通孔的形成变得容易而获得高频特性、高输出特性和大功率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