碲锌镉辐射敏感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15786B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810538191.5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碲锌镉辐射敏感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在碲锌镉衬底上形成辐射敏感场效应晶体管,该器件的栅极绝缘层为高阻碲锌镉薄膜,加强了探测器对于高能射线的捕获能力和灵敏度。低阻碲锌镉衬底作为沟道层,与绝缘层晶格常数匹配,增加了器件的稳定性。对于低阻碲锌镉衬底进行离子注入工艺,引入高浓度的杂质陷阱,可以有效调节器件的阈值电压,减小源漏接触电阻,增加器件灵敏度。该RadFET结构探测器工艺简单,对于碲锌镉晶体要求较低,适用于辐射剂量的探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CuInS2单晶体的制备方法和CuInS2单晶体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993355B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410193673.3

    申请日:2014-05-0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uInS2单晶体的制备方法,把高纯原料粉末Cu、In、S均匀混合,真空封装入反应器,并用单一温区摇摆炉混晶的方法制备了CuInS2多晶锭,作后续籽晶和单晶生长的原料,然后用布里奇曼法制备小的CuInS2单晶块作籽晶,最后用磁场和籽晶辅助的移动加热法生长大的CuInS2单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CuInS2单晶体制备装置,由反应容器、垂直炉和外加磁场系统组成。本发明改善了常规移动加热法制备CuInS2晶体时,生长速度较慢的问题,同时提高了晶体的生长速度和晶体的利用率,有效解决大直径单晶CuInS2的制备工艺问题,并为制备性能优越的CuInS2薄膜太阳电池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碲溶剂溶液法生长碲锌镉晶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30213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110150914.2

    申请日:2011-06-0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碲溶剂溶液法生长碲锌镉晶体的装置和方法,属特殊晶体生长技术领域。其特点包括:将化学计量配比满足Cd1-xZnxTe(x=0.04~0.5)的纯度为7N的高纯Cd、Zn、Te原料装入石英坩埚内,再向其中加入质量百分数为30%~80%的过量Te,抽真空熔封并在摇摆炉中合成;将合成结束的石英坩埚放入晶体生长装置中,由于过量Te的加入,晶体的生长温度可以从1092℃~1295℃下降到700~900℃;晶体生长过程开始之前,使石英坩埚处于高温区,使其内部的碲锌镉多晶和溶剂Te均处于液相,然后以0.04~2mm/h的速度上升炉体,温度梯度区的温度梯度在15-25℃/cm,随着温度的降低,溶液中碲锌镉的饱和度下降,则坩埚底部不断饱和析出碲锌镉晶体,同时采用不同的施主掺杂(In、Cl-1、Al等)来提高碲锌镉晶体的电阻率,从而制备出探测器级碲锌镉晶体。采用本发明生长碲锌镉晶体显著降低了晶体的生长温度、晶体中杂质浓度及晶体中的缺陷密度。

    一种提高碲锌镉晶体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20644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110151562.2

    申请日:2011-06-0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提高碲锌镉晶体性能的方法和装置,属特殊晶体热处理工艺技术领域。其特点包括:利用生长后的晶体内存在的Te沉淀/夹杂相来吸附晶体中的有害杂质,然后利用热迁移机制(处在液态下Te沉淀在温度梯度温场中会向着高温方向移动)将晶锭置于一定的温度梯度温场中进行长时间退火,使晶体内的Te沉淀/夹杂相携带着杂质移动到晶体的尾端,最后切除尾部,得到提纯的碲锌镉晶体。采用本发明对完成生长的碲锌镉晶锭进行退火改性,能够显著的减少碲锌镉晶体中的杂质和缺陷的含量。

    一种Au/Cr-CZT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59207B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910044852.X

    申请日:2009-01-0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Au/Cr-CZT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属于CdZnTe(CZT)半导体材料探测器欧姆电极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利用传统常用的现有真空蒸发装置,在CZT表面先蒸发沉积一层厚度为3~15nm的Cr层,然后再蒸发沉积一层厚度为50~150nm的Au电极层,然后在100~200℃温度下恒温10~60分钟,以促进电极层的合金化过程,真空蒸发的真空度在10-5~10-7Pa,然后待晶片自然冷却0.5~2小时,最终制得Au/Cr-CZT复合接触电极。本发明方法所得的Au/Cr-CZT复合电极与以往的Au-CZT电极相比,复合电极的接触附着力更强、I-V特性曲线显示其欧姆线性更佳,器件的能谱响应也得到了提高和改善。

    一种碲锌镉晶体的气相退火方法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8593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632614.1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碲锌镉晶体的气相退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检测碲锌镉晶片内部的点缺陷种类及缺陷浓度;S2:根据点缺陷检测结果确定退火调控的对应气相源;S3:通过物理气相沉积在石英片上制备气相源薄膜;S4:确认退火的气相源气压;S5:将碲锌镉晶片和沉积有气相源薄膜的石英片分别封装在退火石英管的两端,随后置于退火炉中,分别对退火石英管的两端进行加热,最终得到经气相退火改性的CdZnTe晶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对气相源的种类和含量进行调控,最终得到内部缺陷显著减少、晶体电学性能显著提高的碲锌镉晶体。

    一种分辨碲锌镉晶体(111)A面与(111)B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2466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697764.4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辨碲锌镉晶体(111)A面与(111)B面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将碲锌镉(CdZnTe或CZT)晶圆定向切割成晶片,研磨后备用;S2:使用抛光液对S1中打磨后的CZT晶片进行机械抛光,随后清洗、干燥;S3:使用蓝膜覆盖CZT晶片表面,在上表面裁剪出两条用于形成条形电极的暴露区域,随后在暴露区域滴加氯化金溶液形成条形电极;随后在下表面按同样操作形成两条条形电极;S4:分别测量S3中上表面两电极之间和下表面两电极之间的漏电流,根据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漏电流性能确定CZT晶体的(111)A面与(111)B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非破坏性的电学测试进行CZT晶片表面的漏电流测试,不会对CZT晶片表面产生破坏,且更安全环保。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