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LCC船舶的BOG加热循环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5311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62678.8

    申请日:2023-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VLCC船舶的BOG加热循环控制系统及其方法,包括BOG预加热器、常温BOG压缩机、控制阀和BOG冷却器;BOG预加热器的一流道输出端分别与控制阀以及常温BOG压缩机连通,且控制阀与双燃料锅炉连通,常温BOG压缩机经BOG冷却器的一流道与低压缓冲罐连通;高温乙二醇水循环系统与BOG预加热器的另一流道连通形成循环回路,并通过高温乙二醇水与BOG预加热器的一流道进行热交换;低温乙二醇水循环系统分别与BOG预加热器的另一流道以及BOG冷却器的另一流道连通形成循环回路,并通过低温乙二醇水分别与BOG预加热器的一流道以及BOG冷却器的一流道进行热交换。本发明达到节约成本和能源的目的。

    一种独立C型LNG燃料罐压力模拟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0244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86858.2

    申请日:2023-0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独立C型LNG燃料罐压力模拟的计算方法,涉及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压力模拟计算数据预处理,包括LNG燃料特性数据插值计算、BOG消耗统计和LNG管路数据处理;S2、LNG燃料罐和管路漏热计算,包括漏热系数的计算、漏热面积的选取和漏热计算;S3、建立LNG燃料罐液气两相交互计算模型,基于假设条件对LNG燃料罐内液相气相状态进行动态分析;S4、设置时间步长,重复步骤S2~S3,计算LNG消耗情况下LNG燃料罐的温度与压力变化。其结合船舶营运过程中实际LNG消耗,提出了一种LNG燃料罐液气两相交互计算模型,达到了能可靠、快速计算压力变化的效果。

    一种大型船舶复合式脱硫装置及脱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16721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245127.1

    申请日:2020-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船舶复合式脱硫装置及脱硫方法,由闭式脱硫循环回路和开式脱硫循环回路构成;其中,海水通过海水供给泵一路通往循环水舱,另一路经循环水冷却器排至舷外;碱液舱与循环水舱连通,且循环水舱的清洗液,一路经循环水冷却器分别进入脱硫塔的高温喷淋区和低温喷淋区,另一路通往水处理单元;脱硫塔的清洗液经排液口通往循环水舱;水处理单元的清洗液一路通往污水舱,另一路通往零排放舱,可再利用清洗液返回至循环水舱,形成闭式脱硫循环回路;海水通过海水供给泵分别进入脱硫塔的高温喷淋区和低温喷淋区,再经排液口排至舷外,形成开式脱硫循环回路。本发明利用船舶空间及结构,减少成本,简化工艺,提高了安全系数。

    一种船用废气洗涤水放泄管线的通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4190057U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22415998.5

    申请日:2020-10-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用废气洗涤水放泄管线的通舷装置,涉及船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洗涤水放泄管线的通舷装置,其酸性洗涤水仍可能与钢管接触并发生反应,使得通舷装置发生腐蚀,从而导致通舷装置泄漏,海水进入机舱,安全风险较大的问题。包括和船体外板连接的外管,所述外管内设有与废气清洗系统洗涤水接触的内管,内管与外管之间设有封闭的间隔空间,所述外管上连接有与该间隔空间相连通的泄漏检测管,所述泄漏检测管另一端连通于容纳箱,所述容纳箱内设有用于检测箱内液位的检测件。通过设置泄漏监测装置可以监测废气清洗系统通舷装置海水泄漏情况,如果发现泄漏,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达到了降低海水进入机舱带来损害的效果。

    一种双燃料动力多用途船舶

    公开(公告)号:CN210822713U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21419907.6

    申请日:2019-08-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燃料动力多用途船舶,包括LNG加注站、LNG燃料罐处所、燃气处理设备间、机舱,所述加注站设置在尾甲板的左右舷上,所述LNG燃料罐处所设置在船体尾部甲板上,所述燃气设备间设置在尾甲板上,与LNG燃料罐相邻,所述控制总阀处所集中设置在LNG燃料管罐顶部,属于开敞处所,所述透气塔设置在LNG燃料罐的顶部,主要连接燃气透气管、双层管外管的透气管。本实用新型完全满足国际海事组织的规范要求,且很好地解决了双燃料动力多用途船舶在船舶上的布置问题,实现了在多用途船舶上的应用,对船舶动力系统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降低船舶排放污染,改善大气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一种主机气缸油泄漏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027727U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821844290.8

    申请日:2018-11-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主机气缸油泄漏检测装置,包括多个气缸油储存舱、气缸油移送泵和气缸油测量柜,多个气缸油储存舱通过第一管线连接气缸油移送泵,气缸油移送泵通过第二管线连接气缸油测量柜,气缸油测量柜通过第三管线连接主机,本实用新型与以往常规的气缸油系统相比,增设了气缸油测量柜和气缸油移送泵,通过判断泵的运转状态实现对气缸油系统给主机供油的监控,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能够防止气缸油系统发生泄漏时不能被及时发现;防止气缸油泄漏引发火灾对船员造成伤害;防止气缸油泄漏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船舶航行的安全性,避免了气缸油泄漏而造成经济损失。(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带有围板的吸口井
    4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884698U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22682036.X

    申请日:2023-10-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围板的吸口井,涉及船舶结构技术领域,解决了在船舶大倾角晃动时为保持吸口处液面高度,必须保证液舱内有足够多的液体,也即意味着有相当多的液体留存在液舱内不能使用,给船舶运营造成极大的浪费的问题。包括位于液舱底部的吸口井,吸口井用于容纳泵吸口,吸口井的井口位置设有一圈围板,围板上端高于吸口井顶部,且尺寸供泵吸口伸入吸口井中,所述吸口井垂直于液舱舱底设置,围板与吸口井的井壁之间有间隙,且围板与吸口井的井壁之间的间隙不小于15mm;而围板高度保证其上缘距离泵吸口的距离不小于泵正常运转要求的液面高度距离。达到了在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前提下,尽量减少舱内需要留存液体量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