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5880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265778.5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F18/241 , G06N3/044 , G06N3/084 , G06N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换电站数据接入管理系统及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换电站内不同设备以及传感器的目标换电站运行数据,并将目标换电站运行数据实时存储,目标换电站运行数据至少包括不同设备以及传感器的电气参数、设备状态以及环境信息;对实时目标换电站运行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并将降噪处理后的实时目标换电站运行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将格式转换后的数据输入目标换电站应用系统,完成智能化换电站数据接入管理。通过本发明的应用,可以实现换电站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控、智能分析和精准预测,为换电站的高效运营和维护提供了重要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914310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027278.8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碳复合材料的高效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硬碳制备方法高温处理能耗高、效率低、需惰性气体保护的问题,获得了高的比容量和高的首次库伦效率,制备的产品导电性好、活性高,所获得材料主要有以下特点:①比容量高,145~195mAh/g;③首次库伦效率>80%。
-
公开(公告)号:CN11909360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26957.3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50/05 , H02J50/70 , H02M7/5387 , H02M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双边LC和双边LCLC混合补偿网络的ECPT系统,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包括电能发射端和电能接收端,其两套相互之间交叉耦合电容可以忽略不计的耦合机构分别使用双边LC和双边LCLC拓扑进行补偿,再将两者进行串联输入串联输出组合与逆变和负载连接。双边LC和双边LCLC补偿拓扑均采用恒流模式配谐,本发明系统能够实现与负载无关的恒流输出特性,且由于使用的两种补偿拓扑输出特性与耦合互容CM呈互补关系,因此本发明系统能够基本实现耦合互容CM变化下的恒功率输出,表现为良好的抗耦合机构偏移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03033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206253.4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模块并联S‑S型MC‑WPT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使用模块投切策略来提升较远工况时的系统传输效率,即当系统的开环输入输出功率增大,副边移相的占空比降低到某一值时,通过切出原边或副边的若干个全桥模块,来等效降低系统的开环输入输出功率,使MC‑WPT系统在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副边有源桥的移相角,即提升副边有源桥的占空比,以减小开关管的开关损耗,实现系统总体效率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902996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919884.4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2 , H02J7/00 , H02J3/00 , H02J3/01 , H02J13/00 , B60L55/00 , B60L58/10 , B60L58/12 , B60L53/00 , G01R31/382 , G01R31/392 , G06N3/0442 , G06N3/049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反向供能应用的可逆电能流动方法及系统,涉及电池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包括,通过精密传感器网络收集电池和电网数据,并运用卡尔曼滤波预处理,确保数据准确可靠,结合库仑计数与Peukert模型,精确评估电池状态,同步监测电网,利用LSTM算法预测电网负荷,动态调整充放电策略,功率调节机制依据电池状态、电网预测及健康阈值,优化充放电决策,通过先进的逆变器控制技术实现电能的高效双向转换,包括实时功率匹配与谐波抑制,以及模式间的无缝切换,该系统提升了电能利用效率,增强了电网互动能力,助力可再生能源整合,实现能源管理的智能化与绿色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87232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111036998.7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港供电局
IPC: H02J13/00 , H02J3/38 , H02J3/28 , G06N3/0464 , G06N3/084 , G06F18/24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微电网云边协同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在边缘端控制器采集运行状态数据生成特性图像,接收云端服务器的模型参数及判定阈值后识别特性图像所属标签类别并直接调用或微调云端服务器下发的源荷储调控策略作为微电网调控策略,将运行状态数据和特性图像上传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根据边缘端控制器上传的运行状态数据生成各源荷储调控策略并下发边缘端控制器,构建神经网络模型根据边缘端控制器上传的特性图像得到模型参数及判定阈值并下发至边缘端控制器。通过边缘端控制器和云端服务器联动计算,实现微电网调控策略计算简单化、精准化,提高计算效率、防止陷入局部最优解,以满足当前日益复杂的微电网运行实时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94403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793269.3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光储直柔系统规划评估方法,涉及光储直柔系统规划技术领域,包括:建立光储直柔系统拓扑模型;在拓扑模型基础上,构建目标函数;根据目标函数,构建基于拓扑变量的显式可靠性评估;依据可靠性评估,进行潮流约束;基于潮流约束结果,进行节点电压和线路电流约束;依据约束条件,进行径流性约束;对模型进行优化,形成系统规划方案。本发明提供的多模态学习自动化投诉内容分析与分类方法提高了计算效率和求解准确性。优化电流和电压约束,使系统规划达到最优效果。在光储直柔系统中实现了双目标优化,为包含大量直流组件的系统提供了多种决策支持,有效地平衡了成本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2884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20629.2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吸定位的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包括充电输送单元,包括仓板、位于仓板的两侧且与仓板滑动连接的仓门,以及设置在仓门上方内部的电量发送端;位于充电输送单元内部的充电接收单元,充电接收单元包括无人机体与设置在无人机体上的电量接收端;其中,充电输送单元还包括与电量发送端电性连接的原边传输电路;充电接收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无人机体上的副边传输电路,副边传输电路与的原边传输电路电性连接。本发明实现了无人机体的全自动起飞、降落、充电和收纳,无人机体降落在仓板上后,通过第一吸附磁铁和第二吸附磁铁引导,接收极板与输出极板自动贴合,确保充电过程高效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92128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34254.4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4L41/0893 , H04L41/14 , H04L41/16 , G06N3/0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5G网络切片的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控制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待传输数据;预设网络切片部署的隔离等级计算逻辑,根据不同类型网络切片服务需求构建网络切片部署优化模型;基于粒子群算法计算网络切片部署优化模型,获取网络切片虚拟节点的最佳部署方案;根据网络切片虚拟节点的最佳部署方案建立网络切片分组传输网络,通过网络切片分组传输网络控制获取到的数据在电动汽车与电网间传输。设置5G网络切片架构,用于区分和隔离不同数据传输需求;根据待传输数据的安全等级和实时性要求,建立数据分类标准;基于数据分类标准建立网络切片服务需求模型,确保各类数据在5G网络切片中的安全传输和高效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92072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11249.1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位置检测功能的无线充电系统及其位置调整方法,用于解决复用耦合机构的线圈作为检测线圈都存在只能检测单个方向或精度不高的问题。系统包括能量传输组件和信号传输组件,能量传输组件包括功率发射线圈LP、功率接收线圈LS和磁集成谐振线圈Lf1,信号传输组件包括信号发射线圈LDP和信号接收线圈LDS;功率发射线圈LP、磁集成谐振线圈Lf1和信号发射线圈LDP依次层叠设置,功率接收线圈LS和信号接收线圈LDS层叠设置,位置检测时,磁集成谐振线圈Lf1和信号接收线圈LDS作为检测线圈分别检测X轴和Y轴的位置偏移。本申请同时实现了两个方向位置的检测,通过线圈的复用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提高了线圈的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