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感知和自修复功能的仿生保护外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28026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86002.3

    申请日:2023-02-28

    申请人: 武汉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感知和自修复功能的仿生保护外壳,包括仿生保护外壳由保卫层和气孔调节层。保卫层由无数个模拟细胞单元组成,模拟细胞单元中分别装有溶液A和溶液B,且每个模拟细胞单元只和装有另一种溶液的模拟细胞单元相邻。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通过仿生皮肤,利用模拟细胞单元中溶液A和溶液B的反应实现修复受损的模拟细胞壁,具有自修复的功能。2.可通过测量仿生保护外壳上的电压变化或者电流变化,有效获知仿生保护外壳的受外力情况以及自身损伤和修复情况。3.本发明中气孔调节层内壁凸起的褶皱通过张开或闭合,以调节仿生保护外壳内部与外界的热交换。

    一种油箱进出油口结构
    4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198345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111524541.0

    申请日:2021-12-14

    发明人: 祝朋 吴涛 周勇

    IPC分类号: F15B1/26 F16L41/08 B62D25/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箱进出油口结构,保留出油管、强化块和防漏机构;所述强化块设置在箱体部底部位置,强化块中设置有供出油管路贯通的连接通槽,所述防漏机构设置在出油管与强化块之间的位置,所述出油管与连接通槽螺纹配合,所述连接通槽中靠近箱体部的位置处设置有阻挡块;本发明中通过在箱体部的出油部设置有强化块,增加出油部的强度,同时将出油管通过与强化块中的连接通槽通过螺纹连接,可以的对出油管的进口端进行初步密封;保证连接的密闭性,同时通过阻挡块可以对出油管的进口端位置进行限位,保证出油管的进口端不超过箱体部的底面位置,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液压油不能完全流出的情况发生。

    一种装甲车车身骨架以及装甲车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2230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083948.7

    申请日:2023-01-14

    IPC分类号: F41H7/00 B62D25/00 B62D25/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装甲车车身骨架以及装甲车,其包括第一支撑框、第二支撑框和若干立柱,第二支撑框与第一支撑框相对设置。立柱一端连接第一支撑框,其另一端连接第二支撑框,若干立柱与第一支撑框和第二支撑框拼接出若干单元格,且若干单元格沿周向合围,且若干单元格之间具有收容空间。利用若干单元格顺次拼接形成了稳固的“笼”式结构,当在装甲车车身骨架外加装沉重的钢板后,利用“笼”式结构可以将负荷通过若干立柱、第一支撑框和第二支撑框相互传递,避免装甲车车身骨架的某一处承受过大的负荷。当外部钢板受到剧烈冲击时,依靠装甲车车身骨架分摊负荷的结构设计,可以避免装甲车车身骨架发生大幅度的形变。

    车辆下部本体
    44.
    发明公开
    车辆下部本体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21566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259500.8

    申请日:2022-10-14

    IPC分类号: B62D25/00 B62D21/15

    摘要: 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下部本体包括:前下本体和后下本体,前下本体和后下本体沿纵向方向彼此间隔开,每个前下本体和后下本体包括多个管并且具有安装至其上的车轮和悬架;一对下本体主构件,每个下本体主构件均为管状并且沿横向方向彼此间隔开,该对下本体主构件连接前下本体和后下本体的上端侧并且沿纵向方向延伸以限定前下本体和后下本体的上侧部构件;以及一对下本体底板构件,每个下本体底板构件均为管状并且沿横向方向彼此间隔开,该对下本体底板构件连接前下本体和后下本体的下端侧。

    车辆的车身结构
    4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216802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1910907554.2

    申请日:2019-09-24

    发明人: 朴眩昱 郑丞玟

    IPC分类号: B62D25/02 B62D25/04 B62D25/00

    摘要: 一种车辆的车身结构,可包括:前侧构件,沿车辆的纵向方向延伸并设置在车身结构的相对侧;子框架,包括:彼此间隔开的前横向构件和后横向构件,以及前侧结构,从子框架的相对侧向前延伸,其中子框架在相对侧耦接到前侧构件;防护板构件,将前侧结构连接到车身结构的A柱;负载分配构件,耦接到防护板构件以将负载传递到防护板构件并传递到前侧构件;以及横杆,沿横向方向延伸,同时与子框架的前横向构件的上侧间隔开,并且具有耦接到前侧构件的相对端。

    车辆中央框架模块
    4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01385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0661832.2

    申请日:2022-06-13

    发明人: 姜铨雄 闵宪植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中央框架模块。所述车辆中央框架模块包括一对侧边梁和多个横向构件,每个侧边梁包括具有封闭的截面的侧边梁内部件和具有封闭的截面的侧边梁外部件,其中,侧边梁外部件的内向侧面和侧边梁内部件的外向侧面接合;多个横向构件在车辆的横向方向上连接一对侧边梁,所述横向构件包括第一横向构件和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布置在第一横向构件后方的第二横向构件。

    一种提高非承载式客车被动安全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01375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0561287.X

    申请日:2022-05-23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非承载式客车被动安全性的方法,包括采用两级压溃式车架,前强中弱可压溃车身骨架设置和五点式座椅固定。本发明首创两级压溃式客车车架,在车架前端设置吸能区,车架中段设置折叠缓冲区,有效降低客车碰撞时的车身减速度,能降低后排车内乘员所受伤害;首次采用可压溃式客车车身骨架,使车身变形区后移到驾驶室后部,有效保护驾驶员生存空间不被侵入,保护驾驶员安全;首次采用地板及侧围组合五点式座椅固定方式,确保座椅固定牢靠不松脱,配合安全带使用,将车内乘员约束在座椅上,避免乘员甩出造成人员伤亡;本发明基于现有工艺及技术水平,通过车架及车身的强度设计即可实现,大大提高客车的被动安全性能。

    电动车辆的结构增强
    4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937682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011405585.7

    申请日:2020-12-03

    摘要: 一种电动车辆,包括车身结构、前副架和电池组。车身结构包括第一和第二侧轨。前副架包括第一和第二侧支撑件,每个侧支撑件具有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并在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之间纵向延伸。第一和第二侧支撑位于第一和第二侧轨的前方,并且基本平行于第一和第二侧轨。电池组包括设置在第一和第二侧轨之间的车身结构下方并与其接合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具有彼此横向隔开且平行于相对的第一和第二侧轨设置的多个纵向部件。第一和第二侧支撑件的后端部分靠近所述多个纵向部件中相应的第一和第二纵向部件。

    车身支撑架总成、车身结构总成及交通工具

    公开(公告)号:CN11592393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718277.9

    申请日:2022-12-29

    IPC分类号: B62D25/00 B60F5/02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身支撑架总成、车身结构总成及交通工具。车身支撑架总成包括第一支撑架以及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适于连接于左侧围与右侧围之间,以在第一方向上支撑车身,第二支撑架与第一支撑架间隔设置,并适于连接于左侧围、右侧围中的至少一者与顶盖之间,以在第二方向上支撑车身,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上述车身支撑架总成中的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能够在不同方向上支撑车身,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车身的扭转刚度和抗弯刚度,在满足车身功能和性能需求的同时,车身支撑架总成结构形式简单,实现轻量化设计,满足生产工艺节拍,降低制造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