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39678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011381982.5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运载火箭低温动力系统自动发射控制方法,根据发射日不同时段流程的特点对整个发射流程进行阶段规划。每个阶段按工作内容的独立程度划分为若干项工作,每项工作由独立的自动控制程序控制执行。由于判读数据多,算法复杂,故障检测定位难度大且处置要求高,所以在执行自动发射控制的同时,构建故障诊断的数据处理知识库,对流程中的重要数据进行判读,实现故障快速定位,并自动执行故障处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548192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010377599.6
申请日:2020-05-07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C04B41/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氧化锆纤维辐射率的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使得更多热量反射出去而不是被氧化锆纤维吸收,属于氧化锆纤维高温热防护材料技术领域。目的是为了提高氧化锆纤维的高温辐射率,在室温下在氧化锆纤维表面涂覆一层涂层,然后,涂层在高温环境下反应生成高温反射涂层。未处理的氧化锆纤维,在1600℃下的辐射率为0.63,而高温处理处理的氧化锆纤维1600℃下的辐射率为0.83。
-
公开(公告)号:CN11411821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284811.5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长期加电设备健康状态实时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长期加电设备采集到的加电设备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观测数据,将观测数据进行转换或增强处理,得到有效测量数据;步骤二:对步骤一中的有效测量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得到降维处理后的数据,对降维处理后的数据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和相关性分析选取重要变量;步骤三:根据步骤二筛选得到的重要变量通过时域特征提取以及频域特征提取得到寿命特征;对寿命特征进行平滑处理得到加电设备寿命特征;步骤四:根据步骤三中的加电设备寿命特征,采用基于多变量聚类与主成分分析的故障趋势预测算法得到故障因子;步骤五:根据步骤三计算得到的加电设备寿命特征,建立故障预测模型。本发明提高了预测准确性和模型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39119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378761.2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李东 , 刘秉 , 何巍 , 杨虎军 , 娄路亮 , 张兵 , 黄兵 , 黄辉 , 王建明 , 牟宇 , 李平岐 , 于子文 , 董余红 , 刘洋 , 李茂 , 宋敬群 , 马小龙 , 徐洋 , 胡元威
IPC: F02K9/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变门限的推进剂利用系统调节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贮箱内的连续液位传感器采集液位信息,并将液位信息传递给数字液位处理器;S2、数字液位处理器接收液位信息,并提取液位信息中传感器过节或过根时的死区特征信息;S3、推进剂剩余质量调节模块继续对剩余推进剂质量进行调节;S4、推进剂剩余质量调节模块根据当前液位高度实时计算推进剂剩余量的偏差B;S5、当B超出D,则推进剂剩余质量调节模块继续对剩余推进剂质量进行调节。本发明通过设置基于变门限的推进剂利用系统调节方法,减少推进剂利用调节次数,提高调节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270661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120812.1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王冠 , 徐昊 , 耿辉 , 刘巧珍 , 易航 , 张恒 , 容易 , 何巍 , 王国辉 , 杨楠 , 王伟 , 朱骋 , 吉彬 , 刘存秋 , 李璨 , 黄晨 , 张素明 , 岳梦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火箭遥测视频的空间环境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火箭遥测视频图像,对火箭遥测视频图像中的每一帧基于像素值的Kmeans聚类将每一帧中的每一个像素点识别为背景像素点、火箭箭体像素点或颗粒物像素点;使用在Cityscapes数据集上训练得到的Mask R‑CNN目标分割模型,根据Mask R‑CNN目标分割模型对聚类得到的颗粒物像素点集合进行标注及统计得到不连通区域,根据不连通区域进行分割得到颗粒物信息;根据颗粒物光流得到颗粒物运动的速度和运动的轨迹。本发明可以有效分析出发动机周边环境的颗粒物雾化浓度、范围及颗粒数量、平均运动速度与半径大小,能够在星箭分离阶段对卫星位置动态进行精准跟踪。
-
公开(公告)号:CN111548192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377599.6
申请日:2020-05-07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C04B41/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氧化锆纤维辐射率的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使得更多热量反射出去而不是被氧化锆纤维吸收,属于氧化锆纤维高温热防护材料技术领域。目的是为了提高氧化锆纤维的高温辐射率,在室温下在氧化锆纤维表面涂覆一层涂层,然后,涂层在高温环境下反应生成高温反射涂层。未处理的氧化锆纤维,在1600℃下的辐射率为0.63,而高温处理处理的氧化锆纤维1600℃下的辐射率为0.83。
-
公开(公告)号:CN104820748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510228072.6
申请日:2015-05-07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运载火箭大气层内飞行段舱段温度场分布确定方法,步骤为:(1)确定舱段外壁所受随飞行高度变化的气动加热热流qh;(2)确定舱段封闭腔内仪器壳壁表面随飞行高度变化的平均自然对流换热系数αn;(3)确定舱段内部由于飞行加速度和舱内气体不断外泄引起的强制对流换热系数αf,(4)建立舱段节点热网络模型,完成热耦合分析,得到舱段温度场分布。该方法综合考虑了舱外气动加热,舱内空气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对舱段热环境的影响,有效解决了运载火箭大气层内飞行段舱段温度场分布确定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820748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228072.6
申请日:2015-05-07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运载火箭大气层内飞行段舱段温度场分布确定方法,步骤为:(1)确定舱段外壁所受随飞行高度变化的气动加热热流qh;(2)确定舱段封闭腔内仪器壳壁表面随飞行高度变化的平均自然对流换热系数αn;(3)确定舱段内部由于飞行加速度和舱内气体不断外泄引起的强制对流换热系数αf,(4)建立舱段节点热网络模型,完成热耦合分析,得到舱段温度场分布。该方法综合考虑了舱外气动加热,舱内空气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对舱段热环境的影响,有效解决了运载火箭大气层内飞行段舱段温度场分布确定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8312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74694.7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H04L9/40 , G06F18/214 , G06F18/2433 , G06F18/25 , G06N3/042 , G06N3/0464 , G06N3/0475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僵尸网络离线检测方法,包括:从网络流量中提取僵尸网络中各控制节点的三元组信息,根据三元组信息构建控制节点的行为图;利用加权随机游走算法从控制节点行为图中获取僵尸网络恶意行为路径,通过已训练的全连接神经网络获得控制节点行为图的嵌入向量;利用已训练的CNN分类器对控制节点行为图的嵌入向量进行分析,输出僵尸网络中各控制节点的分类结果。本发明在提取网络流量中控制节点信息的基础上,将其建模为控制节点行为图,通过神经网络训练获得行为图的嵌入表示,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对行为图向量进行分类,从而增强僵尸网络攻击工具的攻击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7557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12747.5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何巍 , 潘忠文 , 宁雷 , 张子剑 , 刘帅帅 , 刘伟 , 牟宇 , 高利军 , 张静 , 高波 , 戴婷婷 , 闫奕含 , 王晓雷 , 马上 , 周程林 , 李宁 , 沈治 , 董晓彬 , 石宝兰 , 张艳玲 , 曹长强 , 武玉玉
Abstract: 一种基于飞行模态识别需求的传感器布置方法,根据飞行模态参数辨识需求,分析所需要的传感器各类信息、待辨识的参数类型,根据分析所得内容设置传感器及对应安装位置,针对无助推固体运载火箭一阶梁模态,通过箭上传感器布置方案实现根据辨识需求设计传感器布置的目的,用于提供准确、高质量的飞行遥测数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