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间定向障碍模拟器
    6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342087U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21473079.7

    申请日:2020-07-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拟飞行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一种空间定向障碍模拟器,包括传动支承系统、转臂系统、滚转框系统、偏航框系统和座舱系统;所述的传动支承系统支撑转臂系统并带动其在水平面内转动,滚转框系统设置在转臂系统上并绕与转臂系统的连接点转动,滚转框系统的转动中心线在水平面内,偏航框系统设置在滚转框系统在内并绕与滚转框系统的连接点转动,所述座舱系统设置在偏航框系统内并绕与偏航框系统的连接点转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主轴回转产生过载加速度,在转臂末端产生相对于人体坐标系的偏航、俯仰、滚转三个自由度,受训飞行员坐在座舱系统中,承受离心过载加速度和空间三个姿态角运动,实现空间定向障碍模拟训练。(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离心机转臂静态称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082563U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21019811.3

    申请日:2020-06-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离心机转臂静态称重装置,包括转臂和转臂支撑,所述的转臂中部套设在转臂支撑内,所述的转臂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上顶块,所述的安装槽下方的转臂支撑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内设置有静态称重装置,所述静态称重装置的顶部抵在上顶块的底部,并支撑转臂使其底部不与转臂支撑接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配置在支撑点的四支称重传感器,精确测量转臂的重量,通过计算得出转臂的质心位置,最终通过重量配比或者配平机构令左右两侧数据完全相等,实现转臂在静态下的精确配平。(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超重力场试验舱水位调节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537545U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21068047.1

    申请日:2018-07-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超重力场试验舱水位调节模拟装置,包括供液箱、模型箱、液压缸,供液箱与模型箱通过连接管连通;由液压缸、供液箱、模型箱及连接管组成,通过液压缸推动供液箱的活塞杆做循环往复运动,供液箱里的水被循环压入或排出模型箱水位调节区域,使供液箱里的水可循环利用,避免了水直接排向舱外对机室及环境带来的危害,更安全可靠;供液箱底板高度低于模型箱底板高度,使水位形成高度差,实现最低水位为0时的调节需求;从超重力场g′的角度出发,设计供液箱筒体净空尺寸与存储的水量,针对性的满足不同g′下的水位调节需求。(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超大型土工离心机负载可分离设计

    公开(公告)号:CN206356150U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20021751.0

    申请日:2017-01-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大型土工离心机负载可分离设计,采用了两个机座,小机座采用了高速轴承,满足高转速大g值要求,大机座采用低速重载轴承,满足低速大负载要求,实现了高速与重载分离;在同一驱动电机的主轴系上安装两个转臂,通过液压联接装置进行联接,可实现两个转臂分时或同时工作;仪器舱安装在主轴上,且仪器舱不与转臂接触,仅通过管接头和线缆接头实现流体、信号和电源的通断与供给,保证根据试验需要接通或断开,以实现转臂相对主轴的分离与紧固;采用一个驱动电机,保证低速重载大转臂满负载与高速轻载小转臂满负载工况下,二者所需的电机功率一致,以充分发挥电机的能力,降低电机的最大功率,节约研制和使用成本。

    一种新型大惯量转轴制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669550U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620553166.0

    申请日:2016-06-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大惯量转轴制动系统,包括制动器安装支架、制动器和制动盘,制动器中,导向柱安装于安装底座上,基体套装于导向柱上,液压缸和下刹车片分别安装于基体上,上刹车片与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行程传感器安装于上刹车片上并用于检测上刹车片的厚度;多个制动器分别通过其安装底座安装于多个制动器安装支架上,每个制动器的上刹车片和下刹车片分别位于制动盘的两侧,多个制动器均匀分布于制动盘的圆周外。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制动器且每个制动器采用两个刹车片,制动力极大,刹车效果非常显著,适用于大惯量转轴制动;通过行程传感器实时检测刹车片厚度,避免了刹车片过渡磨损失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种新型离心机静态配平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911830U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20715025.X

    申请日:2015-09-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离心机静态配平装置,包括配平框架、丝杠、移动配重块、电机、旋转传动装置和行走螺母,配平框架的第一端设有连接孔,配平框架的第二端安装有固定配重块,配平框架的两侧上表面分别设有导轨且两条导轨相互平行,移动配重块的两端分别安装于两个导轨上并能够移动,电机安装于移动配重块上,电机的转轴与旋转传动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旋转传动装置的输出端与行走螺母连接,行走螺母套装于丝杆上,丝杠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配平框架的两端。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移动配重和固定配重组合的方式,具有模块化设计易于加工、配平范围大、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的优点。

    固体火箭发动机离心过载试验的安装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575330U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20332074.5

    申请日:2015-05-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离心过载试验的安装装置,包括转臂、安装平台和钢丝张紧机构,所述安装平台通过旋转轴系与所述转臂的外端可转动连接,所述转臂内设置有多个吊环螺钉,所述吊环螺钉与所述安装平台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钢丝张紧机构设置在所述空腔内,且其第一端与所述吊环螺钉固定连接,其第二端与所述安装平台固定连接,试验试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平台内。本实用新型中的旋转轴系带有锁紧功能,且承载了旋转舱及其内安装件的质量和传递的力,方便了试件安装和角度调整,同时钢丝张紧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仅可克服试件点火过程中质心改变产生的扭矩,还可适应旋转舱不同角度安装时产生的长度和角度改变。

    土工离心机挖洞机械手
    6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578699U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220165221.0

    申请日:2012-04-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工离心机挖洞机械手,包括管套、钻头、液压马达、收料斗、第一油缸、第二油缸、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固定座、下支架、上支架和调节杆,钻头置于管套内,钻头的一端与液压马达的转轴固定连接后置于收料斗内,收料斗通过调节杆与上支架连接,上支架安装于第二导轨上,第二油缸的活塞杆与上支架连接,第二导轨安装在下支架的上面,下支架安装于第一导轨上,第一油缸的活塞杆与下支架连接,第一导轨安装在固定座的上面,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相互垂直。本实用新型能够再现挖洞过程中的力学性状,相对数值计算方法和现场实时参数测试,利用本实用新型能够真实、高效、经济地解决工程问题并能验证数值计算、修正计算方法。

    一种四自由度载人离心机
    6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460884U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21474857.4

    申请日:2020-07-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模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四自由度载人离心机,包括传动支撑系统、转臂系统、偏航框系统、滚转框系统和座舱系统;传动支撑系统支撑转臂系统并带动其转动,偏航框系统设置在转臂系统上并绕与转臂系统的连接点转动,滚转框系统设置在偏航框系统内并绕与滚转框系统的连接点转动,滚转框系统的转动中心与偏航框系统的转动中心垂直,所述座舱系统设置在滚转框系统内并绕与滚转框系统的连接点转动,所述座舱系统的转动中心与滚转框系统的转动中心垂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以通过传动支撑系统、转臂系统、偏航框系统、滚转框系统和座舱系统承受离心过载加速度和空间三个姿态角运动,实现过载场景下的人体定向器官的位姿感知。(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离心式飞行载荷及错觉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342086U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21474865.9

    申请日:2020-07-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拟飞行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离心式飞行载荷及错觉模拟装置,包括传动支承系统、转臂系统、偏航框系统、俯仰框系统和座舱系统,传动支承系统对转臂系统支撑,转臂系统上设置俯仰框系统并带动俯仰框系统绕与转臂系统的连接点转动,偏航框系统设置在俯仰框系统上,且俯仰框系统带动偏航框系统绕与偏航框系统的连接点转动,座舱系统设置在偏航框系统上,且偏航框系统带动座舱系绕与偏航框系统的连接点转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主轴回转产生过载加速度,在转臂末端产生相对于人体坐标系的偏航、俯仰、滚转三个自由度,受训飞行员坐在座舱系统中,承受离心过载加速度和空间三个姿态角运动,实现空间定向障碍模拟训练。(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