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75951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495132.7
申请日:2022-11-26
Applicant: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蓝谷动力系统分公司
IPC: H01M50/258 , H01M50/264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47 , H01M10/6554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 H01M50/209 , H01M50/244 , H01M50/24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电池包和车辆,属于电池制造技术领域。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所述多个电芯沿厚度方向并排设置;端板,所述端板位于所述多个电芯的端部;侧板,所述侧板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电芯的外侧面;弹性垫,所述侧板与所述最外侧的所述电芯的外侧面之间夹持有所述弹性垫,通过多个电芯、端板、侧板和弹性垫的设置,配合弹性垫的压缩性能,将电芯在宽度方向上固定住,减小电芯在电池模组的位移浮动,提高电池模组的结构可靠性,且减少了电芯的成组装配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5763827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50215.4
申请日:2022-11-19
Applicant: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蓝谷动力系统分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集流体、电芯、电池包、车辆和集流体的加工方法,属于电池制造技术领域。所述集流体包括:金属箔,所述金属箔的至少一个表面设有多个凹槽;纳米线阵列,所述纳米线阵列形成在所述凹槽的壁面;导电涂层,所述导电涂层覆盖在所述金属箔及所述纳米线阵列的表面,通过结合导电涂层结构,可以优化集流体的导电性能,通过结合多孔与纳米线阵列的结构可以提高循环性能,提高集流体、涂炭层与活性物质的粘结能力和电导率;且还可提高跌落以及重物冲击等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207504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700744.9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蓝谷动力系统分公司
IPC: H01M10/48 , H01M10/42 , H01M10/0525 , G01N27/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参比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三电极锂离子电池,参比电极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参比电极极耳、卷绕结构和第二参比电极极耳;卷绕结构包括一体相连的第一金属箔和第二金属箔、一体相连的第一铜丝和第二铜丝,第一铜丝缠绕在第一金属箔上,缠绕有第一铜丝的第一金属箔卷绕在第二金属箔内侧,第二铜丝远离第一参比电极极耳和二参比电极极耳设置,第二铜丝远离第一铜丝的一端设有锂层。本发明大幅降低了制备参比电极的操作难度系数,提高了制备三电极软包锂离子电池的成功率,还能防止铜丝从参比电极极耳表面脱落或滑落;另外,还增大了极耳与卷绕结构的接触面积,减小了电芯结构带来的极化,减小了参比电极内阻。
-
公开(公告)号:CN109950441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198749.4
申请日:2019-03-15
Applicant: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蓝谷动力系统分公司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2/10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包括:底板组件、集流管路和电池模组。所述底板组件包括交替排布的换热板和支撑板,所述换热板具有纵向贯通的换热腔;所述集流管路设置在所述换热板的两端且与所述换热腔连通;所述电池模组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连接有所述换热板。该电池包将换热系统和电池箱体内的底板组件结合在一起,以使电池包的整体结构更紧凑,可有效实现电池包减重的目的,并且可使电池箱体能够对换热系统进行有效的防护。
-
公开(公告)号:CN109830786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198763.4
申请日:2019-03-15
Applicant: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蓝谷动力系统分公司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568 , H01M10/6556 , H01M10/6554 , H01M10/625 , H01M10/617 , H01M10/613 , H01M2/10 , F16L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包的热管理系统,包括:多个换热板、多个支撑板、多个集流管和管接头。所述换热板内设有纵向贯通的换热腔;多个所述换热板与多个所述支撑板沿水平方向交错设置;所述集流管设置在所述换热板的端部且与所述换热腔连通;所述管接头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集流管之间,且所述管接头横跨所述支撑板。该热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更紧凑,整体重量较轻,且整体换热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93275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43840.4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调温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调温隔热材料包括:聚酰亚胺气凝胶纤维,所述聚酰亚胺气凝胶纤维中含有微胶囊,所述微胶囊中含有相变材料。由此,本申请的调温隔热材料不仅具有聚酰亚胺材料的轻质、高强、耐候和低热导率特性,还通过相变材料的引入,实现了调温和隔热的双重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90211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987653.3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396 , H01M10/42 , G01R31/385 , G01R31/39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测电池系统单体异常的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在检测到车辆的电池系统处于目标充电工况的情况下,利用电池系统在充电起始状态的第一荷电状态区间中的每个单体的电压确定第一最大压差值;基于第一最大压差值对应的目标充电时间,确定每个单体的电压中位数的目标下限值,从而确定电池系统中的目标离散单体,并利用每个单体的电压中位数的最小值确定电池系统中最低单体的电压标识,根据最低单体的电压标识和目标离散单体确定电池系统的异常单体。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在电池使用过程中实时监测,并且增加了操作复杂性和检测成本,降低了电池单体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6455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966600.3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33 , H01M10/625 , H01M10/6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入水口温度调节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其中,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当前电机出水口水温、当前电池入水口水温、当前电池温度和第一预设时长内的平均车速;根据当前电机出水口水温、当前电池入水口水温和当前电池温度得到当前电机余热功率,并根据当前车速和当前电机余热功率确定电池入水口目标温度;根据电池入水口目标温度对电池入水口的水温进行调节。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利用电机余热,并根据车速对电池入水口温度进行控制的问题,进而解决了车辆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因温度和加热能耗导致的续航里程衰减的问题,降低了加热能耗,提升了低温续航里程。
-
公开(公告)号:CN11467862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110074466.6
申请日:2021-01-20
Applicant: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3 , H01M10/6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车加热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行车过程中的当前环境温度;根据预设关系式,确定与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对应的动力电池容量衰减比例;其中,所述预设关系式表示环境温度与电池容量衰减比例之间的关系;根据所述动力电池容量衰减比例,确定开启行车加热的目标电池容量;在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的剩余电池容量为所述目标电池容量时,开启行车加热。根据预设关系式,可以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得到不同的动力电池容量衰减比例,进一步可以根据衰减比例,得到开启行车加热时的目标电池容量。结合环境温度,动态调整行车加热的开启点,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出与环境温度对应的开启行车加热时的目标电池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82801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34283.X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382 , G01R31/378 , G01R31/385 , B60L3/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均衡功能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BMS的第一控制单元中的均衡电路处于未导通状态时,对与均衡电路连接的第一单体增压,并检测电池单体是否满足预设的均衡条件;在电池单体满足所述均衡条件的情况下,通过第二控制单元向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发送均衡指令后,控制第二控制单元进入休眠状态;通过第一控制单元根据均衡指令导通所述均衡电路;根据导通后的所述均衡电路的电流确定所述均衡指令的执行结果,并根据执行结果确定BMS的均衡功能测试结果。本申请实施例,在第二控制单元处于休眠状态时,也能够对电池管理系统进行均衡功能的自动化测试,提高了测试的全面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