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64847B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610024648.1
申请日:2016-01-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02M26/05 , F02M26/09 , F02M26/19 , F02M26/24 , F02M26/35 , F02M26/36 , F02M26/38 , F02M26/44 , F02M26/7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双燃料发动机的EGR系统,克服THC及NOx排放高的问题,EGR系统包括涡轮增压器、EGR控制管路、EGR三通阀、进气管路和天然气供给管路;EGR三通阀的进口与EGR控制管路连接,EGR控制管路的另一端与双燃料发动机本体的排气管连接;EGR三通阀的1号出口与“EGR+空气”管路连接,“EGR+空气”管路的另一端与进气管路的“EGR+空气”混合器连接;EGR三通阀的2号出口与“EGR+天然气”管路连接,“EGR+天然气”管路的另一端与天然气供给管路连接,天然气供给管路的另一端与进气管路连接,进气管路的另一端与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连接,涡轮增压器的涡轮机与双燃料发动机本体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1832180B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010156066.1
申请日:2010-04-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湖南天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Abstract: 涡轮式气气增压装置属低压气体能量品质提升领域,本发明中压气源气体出口置有流量传感器I,压气源气体出口与涡轮机气体入口连接;压气源气体出口还经流量传感器I、流量控制阀I和气流选择阀与压气机气体入口连接;涡轮机的转动轴经传动机构与压气机转动轴连接;涡轮机气体出口与消音器连接;压气机气体出口置有流量传感器II,压气机气体出口经流量传感器II与流量控制阀II连接;控制器与流量控制阀I和流量控制阀II连接;本发明利用旋转式增压机构取代了传统的活塞式增压机构,将间歇式增压变成了连续式增压,可极大提升增压泵的效率;同时能连续地将低压气源和环境空气提升为可方便应用的高压气源,还可高效、大流量实现气气增压。
-
公开(公告)号:CN102606277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87211.4
申请日:2012-03-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02B17/00 , F02M25/07 , F02M35/104 , F02M21/02
Abstract: 天然气发动机进气分层喷射装置属CNG发动机EGR进气喷射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分层外管下端与上孔螺纹连接,下孔上下两端分别与分层内管下端和CNG进气接头上端螺纹连接,EGR进气管内端固接于三通管的侧孔外端,EGR进气管外端与EGR进气接头内端螺纹连接;本发明可方便实现CNG、EGR和空气层层包裹方式,和其他不同混合方式喷入进气道,且能改变CNG和EGR在进气道中的喷射位置,对EGR技术在CNG汽车上的应用可起到技术保证,也将对其他燃料发动机降低排放和对新能源的开发,以及CNG汽车的推广起到推动作用;本发明结构紧凑、合理,安装方便,使用稳定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1936216B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1010257075.X
申请日:2010-08-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 Y02T10/16 , Y02T10/163 , Y02T10/166
Abstract: 废气余能气动综合利用装置属发动机废气能量回收技术领域,本发明中控制器分别与发动机工况感知子系统、残气动力涡轮气动能量回收子系统、气动能量存储-转换子系统和朗肯循环气动能量回收子系统连接;残气动力涡轮气动能量回收子系统、朗肯循环气动能量回收子系统均可单独与发动机工况感知子系统和气动能量存储-转换子系统串接,形成独立的气动式废气能量回收系统;本发明同时利用残气的焓能和废气的热能,能量回收率高,并以高压空气作为能量转换的载体,回收份额大、能量转换次数少,结构简单,对发动机系统改动小,可方便实现发动机余能的回收和机械能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217929938U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22308097.5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28D2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层纳米相变材料隔热罩,其包括:水冷板、导热弹性部件、外层圆柱形容器、内层圆柱形容器、铝制散热板、场效应管、PCB板和相变材料注入口,所述水冷板下方设置导热弹性部件,所述导热弹性部件底部连接外层圆柱形容器,所述外层圆柱形容器内部设置内层圆柱形容器,所述外层圆柱形容器底部设置PCB板,所述水冷板与PCB板之间连接铝制散热板,所述外层圆柱形容器外侧壁左右两侧底部均设置场效应管,所述外层圆柱形容器与内层圆柱形容器顶部均开设相变材料注入口,利用两种熔点不同的相变材料来吸收元件散发的热量,同时隔绝外部的热量,使隔热装置中的空间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215333099U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21042409.1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外部供气式预燃室射流点火系统属发动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预燃室及其密封系统位于缸盖的中心,预燃室及其密封系统的预燃室外圈与与缸盖的阶梯孔下端内圈螺纹连接,预燃室及其密封系统中喷孔组的5个孔与缸盖的燃烧室连通,凸轮驱动系统位于缸盖的上方,凸轮驱动系统的凸轮驱动系统的凸轮Ⅰ和凸轮Ⅱ与预燃室及其密封系统的套筒压板上面线接触,预混合气制备系统位于缸盖的左侧,预混合器系统的输气管经缸盖的输气管安装座与缸盖的通孔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实现降低预燃室内的残余废气系数,改善预燃室内燃烧状态,从而提高热射流点火能力,实现功率上升、热效率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215256498U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21085808.6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170F汽油机凹顶活塞,克服了在曲柄连杆长度相同时汽油机的压缩比低、对缸内气流起不到导向作用与缸内流场情况较差的问题,凹顶活塞包括头部与裙部;头部的底端与裙部的顶端直径相等并连成一体;头部包括活塞顶部与密封槽;活塞顶部为最大深度为0.3mm、曲率半径为1414.51mm的球面的凹顶,凹顶位于凹顶活塞顶端中心处;密封槽包括Ⅰ气环槽、Ⅱ气环槽及油环槽,Ⅰ气环槽与Ⅱ气环槽的宽度均设为1.1mm,油环槽宽度为1.4mm;密封槽的深度均为2mm;Ⅰ气环槽、Ⅱ气环槽与油环槽从上至下依次平行地排布,Ⅰ气环槽上槽壁与活塞顶部周边平面的距离为1.2mm,相邻两槽之间的槽壁宽度均为1.2mm。
-
公开(公告)号:CN214577444U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20711828.3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02M2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体燃料发动机的直喷喷射器,克服了直喷气体燃料发动机喷射技术存在的热负荷高、高压气体喷射产生的气蚀效应导致的使用寿命短与可靠性差的问题,其包括前段喷射器总成与后段喷射器总成;前段喷射器总成包括加强筋、前段喷射器阀座与前段外围水冷壳体;后段喷射器总成包括后段外围水冷壳体、后段喷射器气管与进气管;前段喷射器总成安装在后段喷射器总成的下方;后段外围水冷壳体的底端与前段外围水冷壳体的顶端焊接连接,进气管的底端与加强筋的顶端焊接连接,后段喷射器气管底端与前段喷射器阀座配合连接,后段外围水冷壳体、后段喷射器气管与进气管的回转轴线和加强筋、前段喷射器阀座与前段外围水冷壳体的回转轴线共线。
-
公开(公告)号:CN204821510U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20459561.8
申请日:2015-06-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T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安全应急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车用雪天防滑装置执行机构。该执行机构包括垫子存放盒、拔插销组件和垫子回收组件;所述的拔插销组件设置在垫子存放盒的正上方与垫子存放盒紧贴采用螺栓固定;所述的垫子回收组件设置在插拔销组件的后方与插拔销组件紧贴采用平板螺栓固定。车用雪天防滑装置利用防滑垫产生阻力,使车辆在应急刹车时能产生比原来大得多的阻力,而不妨碍车辆在行驶时要求小阻力。本实用新型能有效的控制防滑垫,极大地解决了雪天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202132088U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120228638.2
申请日:2011-07-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对发动机排出尾气后处理的通用型SCR喷射系统,通过该系统将适量的还原剂喷射到发动机排出的尾气中以降低NOx浓度。它主要包括设置在发动机排气总管上的占空比控制式还原剂喷嘴和SCR催化器、与占空比控制式还原剂喷嘴相连的气动恒压还原剂供给装置、设置在发动机进气总管和排气总管上的进气流量传感器和排气温度传感器和驱动控制上述喷嘴和还原剂供给装置的控制单元。通过SCR催化器后和占空比控制式还原剂喷嘴前的NOx传感器信号及总NOx生成量模型、催化转化器效率模型、氨氮比控制初始MAP,还原剂喷射系统就可以自学习生成相应的还原剂喷射量MAP,通过气动恒压还原剂供给装置实现自适应的定量喷射。该系统可以独立于发动机ECU工作,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