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用智能无人机
    8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910025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604545.1

    申请日:2018-06-13

    Inventor: 张远旭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业用智能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外圈设有多个连杆,连杆的端部均设有圆形保护框,保护框的内部十字形支架的中部设有旋翼电机,旋翼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旋翼,无人机本体的底部外圈设有多个阻尼器,阻尼器的下侧安装有支腿,无人机本体的内部设有安装板,安装板的顶部安装有蓄电池,无人机本体的顶部设有太阳能光伏板,无人机本体的底部设有支撑柱,支撑柱的底端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底部中间安装有摄像头,摄像头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温度检测仪和湿度检测仪。本发明结构稳定性好,不易发生抖动,更加节能环保,持久续航,适合广泛推广。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超声波探测无人机

    公开(公告)号:CN105818977B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610186406.2

    申请日:2016-03-29

    Inventor: 马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新型超声波探测无人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顶部的太阳能板和飞行机构、设置在壳体底部的支撑架和超声波探测机构,该基于物联网的新型超声波探测无人机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能够保证工作人员对无人机进行远程操控,从而提高了无人机的智能化;通过缓冲机构中的推杆受外力冲击将带动活塞挤压内管中的液压油,液压油受压后将由内管的排油孔一一排出,同时由内管排出的液压油也由内管的回油孔回流到内管;当外力消失时,弹簧将活塞弹回始点等待下次的动作;不仅如此,超声波发生电路中的集成电路具有功耗低、性能高的特点,而且价格便宜,在保证性能的同时降低了价格,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无人机的市场竞争力。

    一种自适应起落架
    8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082458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227879.3

    申请日:2017-11-29

    Inventor: 杨赟 陶周亮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起落架,属于直升机起落架结构设计领域。所述起落架包括第一缓冲器、第二缓冲器、摇臂以及作动筒,其中,第一缓冲器的一端连接机体,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摇臂上,所述摇臂的一个端部铰接所述作动筒的一端,另一端铰接在机体上,所述作动筒的另一端连接在机轮轴上,所述第二缓冲器的一端铰接在所述作动筒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摇臂上。本发明起落架对复杂地形适应能力强,具备动态平衡控制能力,自适应工作模式下能在大角度范围内维持机体平衡。自适应工作模式可替代鱼叉的功能,故另一方面能降低直升机结构重量,且舰面不需要助降格栅。

    利于稳定降落的航拍飞行器起落架

    公开(公告)号:CN107914869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11288614.4

    申请日:2017-12-07

    Inventor: 王志成

    Abstract: 利于稳定降落的航拍飞行器起落架,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包括滚轮组件、下定位座、二折杆、上定位座、阻尼油缸及弹簧;滚轮组件包括滚轮、滚轮轴和滚轮座;下定位座固接在滚轮座的上端;二折杆一端通过销活动连接在下定位座上,另一端通过销活动连接在上定位座上;上定位座上端设有机架连接段;阻尼油缸固接在上定位座下端,其活塞杆向下伸出,并正对下定位座;弹簧压缩压缩安装在阻尼油缸的活塞杆和下定位座之间。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有效避免了主轮直接与地面碰撞产生的冲击波直接传导至机架上,进而保证了机架上搭载的部件的平稳,使整个航拍无人机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

    起落架缓冲支柱内腔充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50190B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610124307.1

    申请日:2016-0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油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对飞机起落架单注油孔缓冲支柱充油的方法。起落架缓冲支柱内腔充油方法:顶针阀(11)通过管路分别连接至排油油箱(2)、充油油箱(1)、液压泵(3)以及真空泵(4);在顶针阀(11)与排油油箱(2)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放油阀A(13)以及二通阀A(7);在顶针阀(11)与充油油箱(1)间的管路上设置有二通阀B(8);在顶针阀(11)与液压泵(3)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放油阀B(12)、二通阀C(9)以及压力表(5);在顶针阀(11)与真空泵(4)间的管路上设置有二通阀D(10)以及真空度表(6);液压泵(3)与充油油箱(1)连通,排油油箱(2)与充油油箱(1)与大气连通。本发明节约了注油时间。

    飞行器双向减震方法
    8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697270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10787126.2

    申请日:2015-11-16

    Inventor: 傅严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双向减震方法,具体方法为:两个减震器同时动作,油压空间中充满油液,在受外力挤压时,内筒体相对于外筒体做压缩运动,油液通过阻尼体上的阻尼孔;油液进入缓压空间后,推动浮动活塞压缩弹簧;在外力消失后,弹簧推动浮动活塞,浮动活塞将缓压空间中的油液通过单向阀和阻尼孔推回油压空间,油压空间中的油液推动内筒体,使内筒体相对于外筒体做伸张运动。本发明的设备采用两个减震器相互连接构成,提供较长的行程,从而具备更好的减震效果。

    一种小型无人机着陆缓冲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477031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1080650.7

    申请日:2016-1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25/60 B64C25/52

    Abstract: 一种小型无人机着陆缓冲系统,包括对称设置在机体两侧结构相同的左着陆缓冲机构与右着陆缓冲机构,右着陆缓冲机构中,固定支座分别固定在机体上,有利于扩散传递至机身的地面载荷;油气式缓冲器和撑杆通过万向接头与固定支座连接,释放连接处的转动约束,避免滑撬在滑动过程中产生卡滞;飞机着陆时,滑撬朝飞机翼尖方向滑动,压缩油气式缓冲器,吸收着陆冲击能量,降低飞机着陆过载;地面载荷通过滑撬、撑杆和油气式缓冲器传递给机身,同时在滑撬与套筒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可使易磨损的套筒方便更换;并通过将油气式缓冲器“倒置”安装,有效减小与机身连接支座的尺寸,取得明显的减重效果;通过撑杆和可自由滑动的滑撬,保证飞机着陆时的稳定性。

    一种适用于起伏路面的无人机起落架

    公开(公告)号:CN106379517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993986.6

    申请日:2016-11-11

    Inventor: 金银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25/32 B64C25/60 B64C22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起伏路面的无人机起落架,包括与无人机进行连接的竖直设置的管状的中间体,所述中间体的侧壁连接有至少三个均匀分布于中间体四周的一级支臂,所述一级支臂的自由端铰接有二级支臂,所述二级支臂的自由端连接有竖向设置的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套接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的下端连接有圆盘状的脚盘。所述伸缩机构为液压减震器,液压减震器的工作缸体套接在连接套管内,液压减震器的活塞推杆与脚盘连接;所述活塞推杆与脚盘通过球头铰链活动连接;所述中间体的顶部连接有连接盘,连接盘与无人机底部连接;所述一级支臂与二级支臂的长度比为2:1;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方便安装、维修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