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0381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53632.2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大范围折展减震双横臂悬架部件以及独立悬架,涉及载人月球车领域,包括支撑座、悬挂扭杆,悬挂扭杆转动连接于支撑座;定义,悬挂扭杆的轴线方向为第一方向;下臂组件,一端固定于悬挂扭杆,另一端通过万向节连接于转向节,下臂组件带动悬挂扭杆转动实现从折叠状态转换呈打开状态;其中,转向节用于连接外部车轮组件;展开/折叠组件,设置于支撑座和悬挂扭杆之间,用于锁定下臂组件在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下;上臂组件,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撑座上,另一端通过万向节连接转向节,上臂组件跟随下臂组件运动;限制组件,用于在第一状态下限制上臂组件的摆动幅度。本申请具有在实现悬架折叠的前提下,减小过度震动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361767B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010186636.5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轻型钢丝绳联动式空间对接机构。本发明将钢丝绳联动的轻量化优点与抱爪式对接机构的大容差能力的特点相结合,通过合理的结构布局,提出了一种超轻型空间对接机构的设计方法。在实现空间交会对接功能的同时,预留中心通道,实现电信号或其它信息或介质的传输。克服了现有的空间对接机构重量惯量较大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75943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0850888.2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B64G4/00
Abstract: 一种摆臂滑车在轨组装系统,属于空间大型结构机构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卫星平台、组装基座、摆臂、滑车、模块堆栈和攀爬机器人;所述卫星平台位于中心,组装基座与卫星平台周边固定连接;摆臂通过正交二维驱动机构与组装基座的连接;摆臂根部设置有放置模块单元的堆栈;沿摆臂长度方向上设有导轨,导轨上安装一个或多个滑车;所述滑车上装有拾取模块堆栈的机械臂;所述攀爬机器人处于组装基座或已安装完成的模块单元上。本发明满足了超大型空间结构构建目标,具体为反射面天线、平面阵天线、薄膜光学阵、太阳电池阵、空间太阳帆、空间遮光罩等,减小了一次性展开机构的尺寸和工程实施难度,简化了在轨组装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042127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557857.8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B25B2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矩形阵列分布的舱外螺钉拆卸工具和对位方法,利用所述对位方法和所述拆卸工具,针对矩形阵列分布的螺钉,可将对准螺钉过程的两个方向自由的平动运动转化为一个有限制的转动运动。当六角扳手未在螺钉上方时可自由转动,当六角扳手位于螺钉正上方时矫正位置偏差并限制扳手转动,达到提高成功率,降低操作负荷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361767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186636.5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轻型钢丝绳联动式空间对接机构。本发明将钢丝绳联动的轻量化优点与抱爪式对接机构的大容差能力的特点相结合,通过合理的结构布局,提出了一种超轻型空间对接机构的设计方法。在实现空间交会对接功能的同时,预留中心通道,实现电信号或其它信息或介质的传输。克服了现有的空间对接机构重量惯量较大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628271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610986283.0
申请日:2016-11-09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微型双转杯式对接机构,其包括:主动端和被动端,主动端和被动端分别安装于两个飞行器上;主动端包括:内转杯以及外转杯,外转杯设置于内转杯的外侧;被动端包括:锁炳;对接作业时,外转杯与内转杯相互锁紧,将锁炳锁紧于外转杯及内转杯之间,使主动端与被动端对接,进而实现了两个飞行器的对接;分离作业时,外转杯与内转杯解开,用于使锁炳从外转杯及内转杯之间脱离,使主动端与被动端脱离,进而实现了两个飞行器的脱离。本发明的小微型双转杯式对接机构,对接机构的捕获区域大,具有构型小巧,运动包络小、重量轻、可靠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443444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420594.7
申请日:2013-09-16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64
Abstract: 一种空间捕获机构,适用于轻小型飞行器的对接与转移,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捕获机构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齿轮齿条抱爪机构,以对目标飞行器继续对接和转移。本发明实现了空间轨道上两飞行器的对接及对目标飞行器上样品容器的长距离转移。在空间站内有限的载荷空间、重量范围的条件下,在实现捕获目标飞行器的同时,将驱动机构有限的行程范围放大若干倍后把样品容器转移至指定位置。取得了结构紧凑、质量轻、行程长、捕获转移高度集成等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34885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807205.0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安徽空天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IPC: B64G1/16 , B62D57/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轮腿式星表着陆移动一体化探测器,具体涉及深空探测器技术领域,包括主结构舱段、设置于其侧面的多组的主轮腿式机构;所述主轮腿式机构包括主支柱、摆动腿、辅助支柱、辅助小腿杆、缓冲足垫以及驱动轮机构;所述主轮腿式机构通过一套主缓冲‑驱动机构和两套辅助缓冲‑驱动机构实现单腿的三自由度运动,四足主轮腿式机构通过协同控制实现探测器的腿式行进功能。本发明通过四组具有三自由度的主轮腿式机构以及舱段两侧设置的辅助轮腿机构,通过变构型能力调整探测器为腿式及轮式构型,以满足探测器在着陆、轮式驱动、腿式行进、避障越障及长期驻留等不同任务阶段的移动要求及主结构舱段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76876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289036.5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着陆器,包括着陆器舱体本体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着陆器舱体本体外部的着陆移动机构;所述着陆移动机构包括跷跷板支架和跷跷主板,所述跷跷板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着陆器舱体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跷跷主板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跷跷主板靠近所述跷跷板支架一端设置有车轮,在所述跷跷主板折叠升起时,所述车轮落至地面。利用跷跷板原理,将常规的着陆缓冲机构与移动机构进行一体化设计,实现了着陆缓冲功能和移动功能的可重复切换,丰富了着陆器的功能,有益于着陆器的减重和空间布局优化设计,为具备移动功能的着陆器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取得了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716960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010603715.1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B60C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弹性绳圈的非充气车轮,包括:轮毂;外胎圈,套设于所述轮毂;若干弹性绳圈,每个所述弹性绳圈均一端连接于所述轮毂外圆周面、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外胎圈内圆周面;其中,所述外胎圈接触地面将力传递给所述弹性绳圈,所述弹性绳圈发生弹性形变以减震。该车轮刚度大、可靠性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