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87261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46066.9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T7/00 , G06T7/70 , G06N3/04 , G06K9/62 , G06V10/764 , G06V10/7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铁路钢桥螺栓病害的自动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钢桥螺栓的图像进行采集;对采集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对含有病害螺栓的单元图像进行分类标注;制作数据集;搭建目标检测网络SSD;训练目标检测网络SSD;将用于识别的图像输入到SSD网络模型中,对螺栓病害进行自动检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路钢桥螺栓病害自动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对桥梁巡检图像进行识别,识别结果包含病害种类,病害位置以及病害发生的置信度,本发明能够实现对病害螺栓的快速定位,大大提升了铁路钢桥的检测效率,提高了检测精度,避免了因主观人为因素导致的提升了钢桥巡检检测的自动化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222438872U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20082203.9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路标准梁动力性能长期在线监测装置,一种铁路标准梁动力性能长期在线监测装置,包括铁路标准梁跨中的T梁马蹄,所述T梁马蹄外侧布设有两个竖向单向加速度计、两个横向单向加速度计,两个竖向单向加速度计分别测量竖向振幅、竖向加速度,两个横向单向加速度计分别测量横向振幅、横向加速度,墩顶上设置有测量温湿度的温湿度计。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竖向单向加速度计对竖向振幅、竖向加速度进行永久监测,通过两个横向单向加速度计对横向振幅、横向加速度进行永久监测,通过架空螺栓螺母组件进行架空固定,满足永久监测的使用寿命,通过温湿度计支架对温湿度计进行悬臂支撑,满足永久监测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73629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333169.8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隧道安全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铁路隧道进出口端面塌方预警的成像雷达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伺服机构、Ku波段雷达子系统、Ka波段雷达子系统和部署在上位机上的预警模块;伺服机构包括:旋转臂和固定不动的基座;Ku波段雷达子系统安装在所述旋转臂上,用于采用二维弧扫合成孔径成像技术实现对铁路隧道进出口区域成像,通过长期观测获得目标的形变信息并发送至上位机;Ka波段雷达子系统安装在所述固定不动的基座上,用于采用一维实孔径微形变测量技术实现对铁路隧道进出口多点的定点瞬时观测,获得目标的形变信息并发送至上位机;预警模块,用于对两类形变信息进行融合处理,判断塌方的可能性并进行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6819516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320331.2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振动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铁桥梁振动监测雷达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相干调频连续波雷达子系统和数据处理与控制工作站,其中相干调频连续波雷达子系统,用于向高铁桥梁多点位发射并接收调频连续波,数据处理与控制工作站基于干涉技术对多点位的振动曲线反演高铁桥梁振动参数。此系统将调频连续波(FMCW)体制与干涉技术相结合,具有FMCW雷达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的优点,而且达到亚毫米级测量精度,非接触的测量方式也能够有效保证工作人员在安全范围内获取桥梁的振动参数,为桥梁振动监测提供一种安装灵活、观测周期短、成本低的非接触测量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33571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04072.7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隐藏式盾构管片预埋穿线结构及其穿线方法,预埋穿线结构包括进线管、两个中间弯管、两个异型弯管和两个U型槽,所述进线管与两个中间弯管相连,所述中间弯管的另一端与异型弯管的一端相连,所述异型弯管的另一端与U型槽相连,所述U型槽位于盾构管片的两端,且开口方向朝外,使得盾构管片内形成一连通管路,预埋传感器线缆通过进线管和三通管引入至所述管路内。通过预埋管实现传感器线缆由盾构管片内穿过,将接线操作设置在盾构管片环缝处,最终将线缆从隧道底部安全位置取出,引入至轨下箱涵设立采集站。待下一环拼装后实现线缆全封闭,真正做到隧道内壁无线缆外露,避免施工、运营期隧道内壁有线缆外露,杜绝了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368933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0817433.6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复杂背景下的全景图像拼接方法,如下:在RGB颜色空间用高斯混合模型对原始图像进行建模,去除图像背景像素;对完成背景去除的图像构建多尺度空间,检测图像的局部特征点;采用快速最近邻搜索匹配算法对相邻图像之间的局部特征点进行初步匹配;采用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对误匹配的特征点进行筛选,以特征点经过单应性变换与匹配特征点之间距离的平方等于4.0为筛选阈值,获取准确匹配结果;根据单应性矩阵对相邻图像进行位置变换拼接图像;采用直接平均融合法处理图像间的重叠区域,生成全景图像。本方法能够实现复杂背景下的全景图像拼接,消除了大视差图像中背景区域对全景图像拼接的干扰,极大地降低了全景图像获取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458919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011451156.3
申请日:2020-12-12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湖南联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湖南联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桥梁同步张拉与调索施工系统。所述铁路桥梁同步张拉与调索施工系统包括电脑总控中心、分别与所述电脑总控中心信号连接的若干泵站及分别与所述泵站相连接的多台张拉千斤顶;所述电脑总控中心设置在桥面或工作平台上,且所述电脑总控中心设置有急停机械按钮;所述张拉千斤顶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泵站相连接的压力检测装置及位移检测装置。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铁路桥梁同步张拉与调索施工系统的施工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桥梁同步张拉与调索施工系统及其施工方法,能提高铁路索式桥梁吊索施工精度、质量和可靠性,简化施工工序,缩短施工工期,节约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689331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817433.6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复杂背景下的全景图像拼接方法,如下:在RGB颜色空间用高斯混合模型对原始图像进行建模,去除图像背景像素;对完成背景去除的图像构建多尺度空间,检测图像的局部特征点;采用快速最近邻搜索匹配算法对相邻图像之间的局部特征点进行初步匹配;采用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对误匹配的特征点进行筛选,以特征点经过单应性变换与匹配特征点之间距离的平方等于4.0为筛选阈值,获取准确匹配结果;根据单应性矩阵对相邻图像进行位置变换拼接图像;采用直接平均融合法处理图像间的重叠区域,生成全景图像。本方法能够实现复杂背景下的全景图像拼接,消除了大视差图像中背景区域对全景图像拼接的干扰,极大地降低了全景图像获取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319990B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1910461900.9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M5/00 ,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倾角仪优化布置的桥梁动挠度监测方法,包括:建立倾角‑动挠度转化方程,在桥梁有限元模型中模拟桥面过车,提取出倾角仪布设候选节点的倾角时程数据与桥梁关键断面的位移时程数据作为遗传算法优化训练的数据集,优化过程中采用信息熵作为适应度函数,从而得到固定数量下的倾角仪最优布设位置以及相对应的信息熵。以预测的有限元模型中桥梁关键断面时程位移的相对误差等于5%为界限确定出临界信息熵,在倾角仪最优布置下的各传感器数量所对应的信息熵中找出小于等于临界信息熵的传感器数量的最小值即为最优传感器数量,最优传感器数量对应的最优布设位置即为倾角仪的布设位置。本方法能够对桥梁的动挠度进行准确的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306885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101594.3
申请日:2018-02-01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技术的自动化监测方法及其系统架构,其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开始、传感器原始物理量、数据采集端将数据上位传输、服务器接收并解析数据、服务器计算并得到监测指标、传送至计算结果数据库、客户端查询监测数据、客户端界面展示监测结果、结束;其系统架构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和数据展示层,所述数据采集层包括对基础设置中不同参数进行采集的Ⅰ号采集仪、Ⅱ号采集仪、Ⅲ号采集仪。本发明实现了远程采集和远程查询,提高了数据上报的及时性;采用统一的传输协议,兼容了各种不同的传感器类型。采用本发明的自动监测系统,可以节省监测系统建设的费用,提高数据的时效性,更加切实保障结构物的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