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4087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29453.6
申请日:2024-07-11
发明人: 赵东 , 高占盈 , 欧为军 , 陈立 , 李一楠 , 赵志鹏 , 岳林 , 张淼 , 秦树增 , 刘基全 , 张宇 , 王翔 , 吴琼 , 刘雅晴 , 赵晓宇 , 周永健 , 孙文哲 , 李辉 , 易海旺 , 徐宁 , 宋志丹 , 周宏伟
IPC分类号: H04L67/12 , H04L12/40 , H04L69/18 , H04J3/06 , H04L47/6275 , H04L45/00 , H04L45/247
摘要: 一种基于列车TSN网络接口的ATP设备适配装置及其方法,包括CPU系统、FPGA系统以及背板总线,所述CPU系统、FPGA系统以及背板总线之间通过LocalBus总线进行数据连接;CPU系统用于运行应用软件与openSAFETY协议;FPGA系统集成TSN协议IP核实现ATP与列车TSN网络接口通信功能;背板总线实现列控车载设备ATP内部功能板卡间的数据交互功能。本发明才采用的“CPU+FPGA”架构具有高灵活性与高可用性的特点。采用FPGA集成TSN协议IP核的方式实现TSN功能,CPU中仅运行应用软件与实时以太网openSAFETY协议,能有效的解决后续TSN功能的扩充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71790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02285.3
申请日:2022-08-22
发明人: 赵志鹏 , 欧为军 , 程剑锋 , 莫志松 , 郑升 , 李凯 , 王猛 , 高占盈 , 王翔 , 宋志丹 , 李一楠 , 李辉 , 刘基全 , 张宇 , 吴琼 , 赵媛喆 , 陈立 , 田密 , 张亮 , 李骕 , 赵东旭
IPC分类号: B61L27/3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C3级列车运行控制的并列系控制方法及系统。控制方法包括:VC主控单元通过各自的板卡信息进行VC1/VC2系别识别,识别出VC1主控单元和VC2主控单元;所述VC1主控单元和VC2主控单元分别查询无线传输单元的空闲通道,使用独立接口分别与所述无线传输单元的空闲通道进行无线数据并列收发;所述VC1主控单元和VC2主控单元均使用无线传输单元中一系与监督RBC进行通信,启用无线传输单元另一系与接收RBC进行通信,VC1主控单元和VC2主控单元的发送端口均受RLU单元内的故障检测继电器控制。本发明通过并列系控制方法,两系VC主控单元通过独立从地面获取的线路数据,独立运算后生成控制数据,产生的控车指令均可通过RLU单元作用于车体,即同时控制列车运行,并具备故障系单系切除功能,提高了系统安全性和可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7179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1002285.3
申请日:2022-08-22
发明人: 赵志鹏 , 欧为军 , 程剑锋 , 莫志松 , 郑升 , 李凯 , 王猛 , 高占盈 , 王翔 , 宋志丹 , 李一楠 , 李辉 , 刘基全 , 张宇 , 吴琼 , 赵媛喆 , 陈立 , 田密 , 张亮 , 李骕 , 赵东旭
IPC分类号: B61L27/3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C3级列车运行控制的并列系控制方法及系统。控制方法包括:VC主控单元通过各自的板卡信息进行VC1/VC2系别识别,识别出VC1主控单元和VC2主控单元;所述VC1主控单元和VC2主控单元分别查询无线传输单元的空闲通道,使用独立接口分别与所述无线传输单元的空闲通道进行无线数据并列收发;所述VC1主控单元和VC2主控单元均使用无线传输单元中一系与监督RBC进行通信,启用无线传输单元另一系与接收RBC进行通信,VC1主控单元和VC2主控单元的发送端口均受RLU单元内的故障检测继电器控制。本发明通过并列系控制方法,两系VC主控单元通过独立从地面获取的线路数据,独立运算后生成控制数据,产生的控车指令均可通过RLU单元作用于车体,即同时控制列车运行,并具备故障系单系切除功能,提高了系统安全性和可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619612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411659.1
申请日:2020-05-15
IPC分类号: B61L15/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多种铁路线的组合车载设备系统,通过对目前C3级车载设备(ATP)接口和C0级车载设备(LKJ)接口的研究,提出适配性接口方案,实现C3级车载设备与C0级车载设备安全可靠协同运行,突破目前C3级车载设备仅能应用于C2和C3线路的限制,满足中国铁路未来多种运营线路交汇及贯通的运营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13562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404758.7
申请日:2023-10-27
IPC分类号: H04W12/03 , H04L9/40 , H04W8/24 , H04W12/106
摘要: 一种基于混合加解密算法的车载数据无线下载方法和系统,加密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明文序列;使用HASH函数对数据生成消息摘要;使用发送方的非对称加密算法私钥对消息摘要进行数字签名;使用不同的对称加密算法对分段明文及数字签名的消息摘要进行加密;使用接收方的非对称加密算法公钥对对称加密算法的密钥进行加密,生成数字信封;发送方将密文和数字信封发送给接收方。本发明能够结合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的优点,对数据篡改和数据窃听进行防护,以满足列控车载数据在无线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和完整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08772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351783.3
申请日:2023-10-19
摘要: 本申请公开的可扩展自动驾驶的列车运行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包括:识别具备自动驾驶条件,ATP系统向ATO系统发送允许启动自动驾驶功能命令;识别具备ATO系统控车条件,向外发出可启动ATO系统信号;获取到ATO系统人工启动指令,ATO系统进入AM模式,ATO系统控制列车自动驾驶。本申请涉及的技术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在CTCS‑3级列控系统上稳定应用自动驾驶技术,能够提高改善高速列车自动驾驶的切换效率,增强优化切换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84229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082659.0
申请日:2022-01-24
发明人: 陈立 , 王翔 , 吴琼 , 李一楠 , 赵志鹏 , 赵媛喆 , 宋阳 , 高占盈 , 刘基全 , 张宇 , 樊黎 , 王猛 , 欧为军 , 赵东旭 , 赵东 , 张红刚 , 罗飞豹 , 刘雅晴 , 李辉 , 汪洋 , 刘磊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轨道电路信息读取器的方法和装置,通过上位机仿真软件模拟ATP与TCR进行通信,配合TCM发码装置实现相关轨道电路信息的发送,同时,对来自被测轨道电路信息读取器的解码结果进行验证并计算相关轨道电路信息的发送与解码结果的时间差值,可以对轨道电路接收器解码的正确性以及解码、掉码时间的相关性能进行自动化测试和测试结果的统计,提高了测试效率和正确性,减轻了目前人工测试的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58422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0082659.0
申请日:2022-01-24
发明人: 陈立 , 王翔 , 吴琼 , 李一楠 , 赵志鹏 , 赵媛喆 , 宋阳 , 高占盈 , 刘基全 , 张宇 , 樊黎 , 王猛 , 欧为军 , 赵东旭 , 赵东 , 张红刚 , 罗飞豹 , 刘雅晴 , 李辉 , 汪洋 , 刘磊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轨道电路信息读取器的方法和装置,通过上位机仿真软件模拟ATP与TCR进行通信,配合TCM发码装置实现相关轨道电路信息的发送,同时,对来自被测轨道电路信息读取器的解码结果进行验证并计算相关轨道电路信息的发送与解码结果的时间差值,可以对轨道电路接收器解码的正确性以及解码、掉码时间的相关性能进行自动化测试和测试结果的统计,提高了测试效率和正确性,减轻了目前人工测试的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452920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723773.8
申请日:2023-12-15
IPC分类号: G05B23/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列控车载设备运行数据的无线下载与智能诊断方法,用于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包括:S1,接收数据请求命令;其中,数据请求命令由ATP日志记录单元发送并且由列控车载设备接收;S2,进行数据请求命令校验流程交互,成功则向ATP日志记录单元反馈确认接收信息,以供ATP日志记录单元根据确认接收信息从列控车载设备接收运行数据;S3,基于数据请求命令校核流程交互成功进行运行数据下载;S4,ATP日志智能分析终端在线运行时实时获取管辖范围内列控车载设备的运行数据,通过智能诊断分析确定故障原因和建议处理措施,针对异常信息实时报警,还公开对应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减轻电务人员维护压力,实现安全高效的运维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397676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028824.4
申请日:2022-01-11
IPC分类号: G01S1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卫星导航技术的铁路应用的多功能模拟器及配置方法,相关多功能模拟器能够应用于面向卫星导航技术在铁路中应用的多功能模拟测试环境中,利用该多功能模拟器,可以在多功能模拟测试环境中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模拟测试,而无需针对应用场景来切换并重新配置测试环境;由此,实现便捷、高效地针对多种应用场景进行全面、完备的模拟测试同时显著提高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