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13696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10058858.8
申请日:2015-02-04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油服务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独立C型LNG液舱模型试验方法,采用模型试验装置进行蒸发率模型试验和晃荡模型试验;所述模型试验装置包括六自由度运动平台、控制系统、摄像头和罐体,所述罐体为独立C型罐体,所述罐体的外周安装有三层保温层;所述罐体的前底部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罐体的后底部与所述底座形成沿罐体轴向的滑动连接;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六自由度运动平台上;在所述罐体的两侧设有限位结构;在所述罐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动态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动态压力传感器发射由控制系统采集的无线信号;所述控制系统通过导线束与所述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电连接。本发明可以进行独立C型LNG液舱的蒸发率模型试验和晃荡模型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4954800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43757.X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油服务分公司
Abstract: 一种小水线面非对称双体型的LNG转接驳,其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的技术领域。转接驳由非对称的小水线面双体组成,左右两侧不对称的潜体和支柱能够提供不同的浮力,分别对应左右侧不对称的重力,从而保证船体左右两舷的重心平衡。小水线面非对称的形式不仅能够解决因左舷布置重型设备导致的左右舷重心不平衡的问题,还可以为软管的存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省甲板面积。甲板上左右舷能够布置重量相差较大的设备或工具,传输货物的软管能够放入左右侧支柱内部,也可以通过收纳装置将软管存放于甲板。能够实现LNG船专用码头的作用,减少了投资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4954800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0543757.X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油服务分公司
Abstract: 一种小水线面非对称双体型的LNG转接驳,其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的技术领域。转接驳由非对称的小水线面双体组成,左右两侧不对称的潜体和支柱能够提供不同的浮力,分别对应左右侧不对称的重力,从而保证船体左右两舷的重心平衡。小水线面非对称的形式不仅能够解决因左舷布置重型设备导致的左右舷重心不平衡的问题,还可以为软管的存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省甲板面积。甲板上左右舷能够布置重量相差较大的设备或工具,传输货物的软管能够放入左右侧支柱内部,也可以通过收纳装置将软管存放于甲板。能够实现LNG船专用码头的作用,减少了投资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204612891U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20080011.5
申请日:2015-02-04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油服务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独立C型LNG液舱模型试验装置,包括六自由度运动平台、控制系统、摄像头和罐体;所述罐体为独立C型罐体;所述罐体的外周安装有三层保温层;所述罐体的前底部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罐体的后底部与所述底座形成沿罐体轴向的滑动连接;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六自由度运动平台上;在所述罐体的两侧设有限位结构;在所述罐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动态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动态压力传感器发射由控制系统采集的无线信号;所述控制系统通过导线束与所述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电连接;在所述罐体上设有加注系统、放空系统和排空系统。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进行独立C型LNG液舱的蒸发率模型试验和晃荡模型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8144923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578812.8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阵列非对称双翼扩展器系统,属于船舶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两个扩展器主体,所述扩展器主体包括非对称上翼板,用于为扩展器主体增加浮力,所述非对称上翼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承拉板,且承拉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非对称下翼板,用于为扩展器主体增加重力;本发明设计扩展器主体的上下位置分别采用均为非对称双翼结构的非对称上翼板和非对称下翼板,并且通过设置单独的承拉板将两者进行连接,有利于保持扩展器姿态的稳定性,提高其自适应能力,承拉板连接拖缆,为扩展器在水下作业时提供横向力,整体保持扩展器稳定性,提高了扩展器在水中的作业效率和安全性,可实现运行状态下船后拖曳声纳阵列。
-
公开(公告)号:CN104454298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580352.9
申请日:2014-10-2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3
Abstract: 一种伞形扇叶旋转柱水流发电装置,属于海洋能源开发领域。该发电装置的连接柱贯穿连接下浮体和上浮体,下浮体的顶部设有传动舱,旋转柱套在连接柱上并伸入传动舱中,套装在旋转柱上的旋转轴套外伸出支撑架,支撑架的悬臂端设有伞形扇叶,旋转柱经传动舱内的传动机构驱动下浮体内的发电机,旋转轴套采用升降机构改变在旋转柱上的位置后并与旋转柱固定在一起,由水流能展开的伞形扇叶驱动支撑架、旋转轴套和旋转柱一起转动,经传动机构驱动发电机发电。下浮体中的控制装置可以控制升降机构使伞面的高度位于水流最大速度高度,达到最大利用水流能的目的。该装置利用伞的张合来转动,并控制伞面的高度让转动速度最大,从而提高电能转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910044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146900.7
申请日:2014-04-1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63B35/44
Abstract: 一种大型浮式海洋结构物半潜式举升平台及其应用方法,属于大型浮式海洋结构物维修保养设备与工艺领域。该半潜式举升平台在浮箱长边方向的两端各设置一个首尾浮体,横向移位装置设置在首尾浮体下方的浮箱中,纵向移位装置设置在首尾浮体的顶部,浮箱内部设置压载舱以及压载系统,首尾浮体的浮体安全甲板上设置各种功能舱室。该半潜式举升平台能够有效解决长度型深比相对较大的大型浮式海洋结构物在营运过程中,水面以下部分结构维修与保养问题,可以在不进坞,不移位、不拆分,甚至不影响其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实现对大型浮式海洋结构物维修、除锈、涂装作业,具有施工成本低、周期短、工艺过程简单,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895823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10111423.0
申请日:2014-03-2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38
Abstract: 一种潜浮聚能导向式波浪能发电平台,属于海洋工程和波能发电装备技术领域。这种具有高效波能利用率的海上波浪发电平台,包括潜浮体、能源转换装置、锚泊系统三部分。该平台装置通过自动调整压载水系统控制调节潜浮体压载舱内的压载水量来适应多种工况,不受潮位和水深变化影响。通过调节锚泊系统以适应不同方向的风浪流力,使平台上的摆板调整到迎浪工作方向;潜浮体的入波端设置收缩式聚能导向波道,大幅度提高波能转换率。潜浮体的底部设置发电机、蓄电池等能源转换装置,维修成本低,缩短了机械能到电能的转换距离,提高了发电效率。该平台只需用锚链把潜浮体定位便可在近岸海区建立发电系统,是一种可靠、高效和经济的海上发电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03961241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410207750.6
申请日:2014-05-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A61H1/02
Abstract: 一种多自由度可控腰椎治疗椅,属于医疗器械与康复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腰椎治疗椅。该治疗椅包括机架机构、座椅机构、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控制装置通过连接导线束与传动机构连接,通过控制装置控制传动机构带动座椅机构在机架机构上的升降与多自由度转动,实现对接受治疗者腰椎特定部位的牵拉与适当运动,达到对腰椎病患治疗的目的。该治疗椅的所有运动通过控制装置中预设的程序控制完成,治疗前对生成的运动治疗方案进行试运行,操作者手中设置紧急停机按钮以确保安全,方案校准后即可开始治疗。该治疗椅结构合理,易于操作,适用于腰椎疾病的非手术治疗,能有效缓解和治疗病患部位,缩短了疗程,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760665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165316.0
申请日:2015-04-0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63B11/04
Abstract: 一种调节水上浮体浮态的节能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压载水需要频繁排注的技术领域。这种节能系统包括多个左右对称布置的压载舱,在左压载水舱和右压载水舱之间的中隔壁上设有连通阀门,在左压载水舱和右压载水舱的底部分别设有左舱底阀门和右舱底阀门。与空气压缩机连接的输气管路通过带阀进气管连接各压载舱的顶部,各压载舱的顶部设有带阀排气管。该节能系统通过外界与压载舱内部产生的压力差,将海水通过舱底阀门进入压载舱,排出压载水时,向压载舱室内注入压缩空气,将压载舱内的水排出。与传统用压载泵进行抽取排放压载水的方式相比,更为简便易行,成本低廉,低碳环保。该节能系统适用于各类船舶、水上平台和浮水码头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