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3792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193088.9
申请日:2023-09-15
申请人: 中铁十七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V20/60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V10/24 , G06N3/0464 , G06N3/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和深度学习的墙面裂缝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图像捕获;步骤S2、图像预处理;步骤S3、图像特征标注;步骤S4、模型训练;步骤S5、裂缝检测。本发明具有准确、高效、非接触无损伤、连续工作时间长等优点,是理想的工程质量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自建的墙面裂缝数据集,对yolo v5进行多次迭代训练,从而得到具有高度鲁棒性的墙面裂缝识别网络(或模型),其能够准确识别输入图像中的墙体裂缝,同时可抑制污垢或接缝等错误结果,兼具高准确率和高识别率,支持实时反馈墙面裂缝检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26829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193091.0
申请日:2023-09-15
申请人: 中铁十七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平整度智能检测机器人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轮式机器人底盘、数据传输模块、智能传感设备,所述智能传感设备包括激光雷达、深度摄像机、三维激光扫描仪;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含数据有线传输模块、数据无线传输模块、数据传输协议。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得到建筑物的墙面数据,且操作简便,无需接触待检测建筑,可以详细准确地评定墙面的整体平整情况;搭载基于激光雷达传感器的轮式机器人,达到建筑场地自主避障与路径规划功能,实现智能化自动平整度检测。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检测方法由于效率低、精度不高、操作不便、数据有限等局限性而不适用于大范围的墙面平整度检测,实现非接触式、自动化、智能化建筑墙面平整度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49517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70681.3
申请日:2023-11-07
申请人: 中铁十七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Q10/0639 , G06Q10/083 , G06Q30/018 , G06Q50/04 , G06K17/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混凝土构件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系统,所述质量追溯系统包括业务发起模块、原材料管理模块、配合比管理模块、设计强度模块、生产管理模块、生产自检模块、运输管理模块、交货验收模块、试块取样模块、养护管理模块、RFID模块、试块检测模块、监管监督模块。本发明解决了多个相互独立的工作环节之间的信息孤岛问题,解决了混凝土质量监管链条长、监管脱节的问题,使得混凝土生命周期、全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监管数据可追溯,从而获得可靠的混凝土质量管理方案。当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时,能快速、有效的追溯到出现问题的环节,有效控制工程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28530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51698.6
申请日:2023-02-22
申请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封堵隧道衬砌渗漏的无收缩型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环氧树脂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注浆材料由有机硅改性聚氨酯预聚体、改性环氧树脂、改性固化剂、引发剂制成,所述有机硅改性聚氨酯预聚体为聚氨酯预聚体和氨基封端的环氧低聚物、含端基氯的有机硅烷缩合所得,改性环氧树脂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环氧树脂反应的产物。本发明通过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中的氰基遇水反应产生微膨胀效应解决了因环氧固化收缩的问题,同时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的环氧树脂末端具有甲基丙烯酸酯基团解决了化学注浆材料在无稀释剂条件下的高初始黏度、不易灌入细微裂缝的问题,可广泛应用于隧道衬砌止水加固、堤坝防渗补强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877466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498234.4
申请日:2022-11-28
申请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航空自适应谐振宽频带时频协同电磁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无人机、地面发射机、时频电磁采集记录器和三分量时频域一体接收线圈,其中:所述地面发射机输出时频电流激励大地,产生大面积覆盖的电磁波;所述时频电磁采集记录器悬于无人机下方,用于记录三分量时频域一体接收线圈接收的多个电磁场激发源激发而生成的电磁信号;所述三分量时频域一体接收线圈悬于时频电磁采集记录器下方,并通过数据传输单元与时频电磁采集记录器相连,用于接收多个电磁场激发源激发而生成的电磁信号。本发明结合了传统航空电磁法和地面电磁法的优势,相比地面电磁法具有更好的地形适应性,相比航空电磁法探测深度更大。
-
公开(公告)号:CN113982274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111400119.4
申请日:2021-11-19
申请人: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具体是一种现浇混凝土支架结构的支点设置方法,解决了现有支点选择方法使得支撑结构不能均匀承载导致成本浪费的问题。一种现浇混凝土支架结构的支点设置方法,所述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S1:待浇筑混凝土的有效截面的确定;S2:支点位置的初设;S3:支点位置的调整。本发明通过调整支架立杆横向位置,解决常规技术各支架立杆荷载不均匀造成的施工成本高、安全性能差的问题;同时通过将立杆支点位置的调整与所支撑的混凝土截面对应,解决常规技术立杆支点位置选择需要繁杂计算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3867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136419.9
申请日:2023-02-20
申请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勘测隧道突水宽频探地雷达等效自动增益接收系统,所述自动增益接收系统包括天线子系统和主控子系统,所述天线子系统由地空耦合天线、低噪放大器和自动增益控制部分组成;所述主控子系统由ADC模块、等效采样时序控制器和MCU供电电路组成;所述地空耦合天线接收信号并传入低噪放大器进行低噪声放大;所述低噪放大器将低噪声放大后的输入信号输入自动增益控制部分进行增益受控放大控制;所述自动增益控制部分连接地空耦合天线与主控子系统,自动增益控制部分产生的放大信号输入ADC模块转换为数字信号;所述MCU供电电路为整体自动增益系统提供电力。本发明克服了现有动态范围压缩方法提升探地雷达动态范围存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9944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37566.0
申请日:2023-01-09
申请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差分干涉技术的机载探地雷达超分辨率成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多景探地雷达成像数据作为差分干涉的原始图像数据;S2:对图像数据进行影像配准,选取PS点,将主副影像中对应像素的位置进行准确配对;S3:将准确配对的两幅影像中对应像素值进行共轭相乘,得到差分干涉图;S4:对差分干涉图中的噪声进行数据降噪处理,得到滤波后的差分干涉图;S5:对滤波后的差分干涉图进行相位解缠,得到经过相位解缠的干涉图;S6:对经过相位解缠的干涉图进行全波形反演,生成超分辨率电阻率成像图和成像间隔时间内岩土体结构的精细变化图。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探地雷达成像分辨率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4339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047593.6
申请日:2023-01-31
申请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重庆工商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电传感控制的全航空电磁传感线圈面积调节自适应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高灵敏度控制模块与高性能传感线圈,其中:所述高灵敏度控制模块由F‑S计算控制模块和单片机控制模块组成;所述F‑S计算控制模块确定发射线圈面积需求值,实现初始数字信号获取;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对F‑S计算控制模块传输的数字信号进行转换并修正,将拉力信息传递至高性能传感线圈;所述高性能传感线圈由双层同心辅助线圈、拉敏电阻、感应线圈、拉力控制器组成,拉敏电阻连接同心辅助线圈,感应线圈均匀缠绕在同心辅助线圈周围,拉力控制器位于高性能传感线圈内。本发明通过设计高灵敏度控制模块与高性能传感线圈结构,实现传感线圈面积实时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610839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061911.4
申请日:2023-01-17
申请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分类号: G06F18/25 , G06F18/243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梯度决策树的山体边坡勘测数据两级融合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处理山体边坡勘测数据,按照数据结构特征将数据统一标准化,构建勘测数据特征统一标准化表征方法;S2:关联互补地球物理场属性特征与斜坡体空间几何特征,实现勘测数据浅层初次融合;S3:探究高维数据潜在空间特征与低纬数据潜在表观特征;S4:结合S2得到的数据,实现山体边坡勘测数据深层特征融合;S5:优化数据,提高数据融合效率与精度,实现山体边坡勘测数据多级层次化智能融合。本发明通过建立山体边坡勘测数据智能解析与融合技术,解决了传统深度学习算法在处理多模态数据泛化性低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