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考虑跳停策略的列车运行调度实时调整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91130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34468.0

    申请日:2025-01-09

    Abstract: 一种考虑跳停策略的列车运行调度实时调整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基于原有列车运行计划、车站实时客流数据以及预测OD数据,得到列车运行调整数据以及客流动态波动数据;建立以城轨系统能力与服务质量为目标的数学模型,基于列车运行调整数据以及客流动态波动数据,得到列车调度和跳停调整策略;基于列车调停和跳停调整策略并结合实时列车调度情况,确定跳停列车在各车站的停站时间以及区间运行时间,对列车运行进行实时调整。本发明研究了基于跳停策略的综合优化问题,在改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性能和实时提高乘客服务质量方面对列车运行控制方法提出一种新颖的思路。

    一种基于视频智能分析检测摄像机安装松旷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401395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111642609.5

    申请日:2021-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视频智能分析检测摄像机安装松旷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摄像机安装完毕后,对摄像机在正常运营的场景下最大抖动幅度进行初始化标定,得到该摄像机安装牢固的情况下画面正常抖动的抖幅数值,并对应保存;运维期间,定时计算摄像机画面抖动的抖幅数值,将计算得到的摄像机画面抖动的抖幅数值与预先保存的该摄像机对应的画面正常抖动的抖幅数值相减后得到变化差值,将变化差值与预先保存的该摄像机对应的报警阈值进行比较,若超过报警阈值,则进行报警。本发明可以快速筛选出存在安全隐患的像机如脱落摄像机以及松旷摄像机,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维护,大大减少维护工作量。

    一种基于云边端协同的人脸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14663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210765415.2

    申请日:2022-07-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边缘计算、云计算以及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云边端协同的人脸识别方法,包括步骤:将人脸识别模型划分为若干个逻辑层,构建计算图模型,以最小化计算图模型完成单次计算过程的计算时间为优化目标获取人脸识别模型的分割点;根据分割点调整人脸识别模型,在端设备上计算分割点之前的所有逻辑层,由边对分割点之后的人脸识别模型进行计算,将计算产生的数据和分割点发送至云,通过云完成所述人脸识别模型的计算,输出识别结果。通过云存储人脸数据提供充足的存储空间和保密性,通过边缘服务器作为端设备和云之间的中间计算资源,有效缓解通信条件恶化带来的人脸识别计算延迟,保障了人脸识别的实时性、隐私性和稳定性。

    多网融合线路接轨站联锁系统设备及轨道交通信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65726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83952.3

    申请日:2023-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网融合线路接轨站联锁系统设备及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该系统设备包括若干功能模块,第一功能模块配置为支持CTCS和CBTC两种制式列车移动授权所需信息流转,第二功能模块配置为管辖CBTC制式区间时具备对区间进路控制能力,第三功能模块配置为具备管辖CTCS制式时的适配功能,第四功能模块配置为实现保护区段的防护、保护区段的自动设置。本发明的联锁系统设备充分适配了装备有CBTC制式和CTCS制式车载设备的不同列车进入某车站进行接发车作业的运营,及不同信号制式下信号各子系统信息交互的需求,同时还满足多层次路网接轨站站场规模占地小型化、公交化、自动化等建设运营要求,可适应多制式接轨站车站对联锁的功能要求。

    一种轨道交通非付费区换乘快速安检通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393994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211025585.3

    申请日:2022-0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非付费区换乘快速安检通行系统,属于轨道交通安检通行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通行站点和第二通行站点,该第一通行站点与第二通行站点的乘车区域不互通。其中,第一通行站点包括第一进站口、第一出站口和第二出站口;第二通行站点包括第二进站口,第三进站口和第三出站口,并在第二出站口设置信息采集模块,第二进站口设置信息收集模块。本申请中的轨道交通非付费区换乘快速安检通行系统通过信息采集模块和信息收集模块对乘客人脸信息、安检信息和健康码信息的传递识别,实现了第一通行站点处入站检测信息在第二通行站点的互通使用,避免在第二站点处再次进行安检,节省了通行时间,大大提高非付费区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