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75033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607387.0
申请日:2024-05-16
申请人: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IPC分类号: E01C23/01 , G01N29/06 , G01N29/265 , G01N29/2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测量设备领域的一种公路桥梁隧道裂缝深度多角度测量装置,包括智能系统、探伤机器和测缝机器,智能系统分别与探伤机器和测缝机器信号连接,测缝机器宽边外侧壁设有第一万向节组件,探伤机器通过第一万向节组件与测缝机器连接;探伤机器包括滚动传感器和自动冲击器;测缝机器包括移动车和超声波检测组件,移动车为带空腔的矩形,移动车开有长度与宽边相同的裂隙,移动车底部开有矩形空窗,移动车顶部靠近裂隙一侧设有定位块,定位块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万向节组件,超声波检测组件与第二万向节组件固定连接。本发明简单易操作,通过设置探伤机器和智能系统记录进行整体的路面探伤和裂缝深度测量,提高了测量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3995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625134.6
申请日:2024-05-20
申请人: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Q10/0635 , G06Q50/2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市政隧道下穿浅基础建筑物风险等级快速划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隧道埋深度相关风险因素;S2:将确定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单一因素风险等级划分;S3:根据风险因素重要程度对单一因素划分为主控因素与调控因素;S4:基于主控因素确定出一个风险等级A;S5:基于调控因素确定出一个风险等级B;S6:通过风险等级B对风险等级A进行修正;S7:得到最终的风险等级;通过先确定隧道埋深、地层参数、相对距离R和建筑物破损程度四个重要风险因素,并对这四个重要风险因素进行单一因素风险等级划分并将其列表可视化,最后通过调控因素对主控因素进行修正,得到最终的风险等级,实现快速准确的评估下穿浅基础建筑物的风险等级。
-
公开(公告)号:CN11653782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47782.2
申请日:2023-04-24
申请人: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E21D11/10
摘要: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隧道高截面初支结构及施工方法,其中施工方法包括:喷射第一层混凝土封闭岩面后,安装初支组件;喷射第二层混凝土,并安装用于贯穿连接第一层混凝土、第二层混凝土的连接件;喷射第三层混凝土,第二层混凝土和第三层混凝土的连接面的位置高度错开初支组件的中心高度。隧道高截面初支结构,初支组件包括预埋在混凝土内的支护钢架,初支组件沿隧道从外到内的方向设有多层,连接组件包括用于连接多层支护钢架的第一连接件以及用于连接多层混凝土的第二连接件。采用本发明的方案,可以解决高截面支护混凝土由于喷射厚度大,自重大,导致喷射难度也大的问题,也解决了锚杆端头刮破防水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8663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16290.3
申请日:2024-06-04
申请人: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E21D11/00 , E21D21/02 , E21D11/10 , E21D11/18 , E21D20/00 , E21D9/00 , E21D11/12 , E21F17/18
摘要: 本发明属于隧道支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跨隧道分部开挖剩余荷载刚柔组合支撑方法,包括S1、先行导坑超前支护;S2、先行导坑上部开挖;S3、先行导坑上部初期支护;S4、后行导坑超前支护;S5、后行导坑上部开挖;S6、后行导坑上部初期支护;S7、先行导坑下部开挖;S8、先行导坑下部支护;S9、拆除临时支护结构;S10、监测反馈数据稳定,后行导坑下部开挖;S11、后行导坑下部初期支护,初期支护钢架封闭成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刚性支护存在较长风险天窗期,而柔性支护的前期耗时又比较长的问题,适用于隧道支护。
-
公开(公告)号:CN11649834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43423.X
申请日:2023-04-21
申请人: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含水率土质隧道洞外支撑结构,连接于支撑于隧道洞内的型钢钢架,所述隧道洞外支撑结构包括多组沿隧道方向间隔设置的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混凝土桩,设置有偶数根,均布并竖向设置于隧道两侧,且下端固定于地面;横向连接件,同时设置于多根混凝土桩的顶端;以及横向锚索,设置有多根,且一端固定于横向连接件,另一端穿过土体并固定于型钢钢架;还提供了一种高含水率土质隧道洞外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改善现有技术中隧道洞口段浅埋段施工可能由于覆土层稳定性较低、土体含水率升高和/或洞内支护结构无法有效控制围岩变形等原因,导致隧道洞口浅埋段施工质量降低的问题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635711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434093.3
申请日:2022-04-24
申请人: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平导,属于隧道技术领域,包括沿主洞延伸方向布置的洞体;洞体内设有路面盖板以将洞体分为呈上下布置的上通道和下通道;上通道用于通风、人员疏散;下通道用于排水,与隧道的岩溶管道连通;洞体在接近主洞的洞口处分为风道支洞和排水支洞;风道支洞向上延伸至地势开阔处或接入隧道风机房;排水支洞内设有分别与洞体的上通道和下通道连通的安全通道和排水通道,排水通道接入主洞的洞口排水系统,安全通道设有防火门以防止漏风。本发明可以有效地减少通风井和泄水洞的闲置浪费,节约工程造价,降低隧道施工和运营风险,在隧道附近出现极端涌突水情况下辅助隧道排水,提高隧道的安全防灾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50606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77429.0
申请日:2024-05-10
申请人: 重庆市交通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贵州弘辰智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分类号: G06V10/764 , G06V10/7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V20/10 , G06V20/17
摘要: 本发明属于桥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桥梁病害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获取历史桥梁病害数据,所述历史桥梁病害数据包括历史桥梁病害图像及对应的人工病害标注,并建立历史病害数据库;S200,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根据历史病害数据库中的历史桥梁病害数据,将历史桥梁病害图像作为输入层的输入,将人工病害标注作为输出层的输出,对人工智能模型进行训练,建立病害识别模型;S300,获取待检测桥梁图像;S400,采用病害识别模型,对待检测桥梁图像的病害数据进行分析,生成病害分析结果,本方案能够提高桥梁病害检测的准确率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4172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670494.8
申请日:2024-05-28
申请人: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孝伟 , 李强 , 孙建国 , 曹伟 , 刘小辉 , 陈奉民 , 陈学刚 , 李信臻 , 肖了林 , 陈扬勇 , 徐剑 , 蒋荣衡 , 熊雅 , 黄果 , 刘彦波 , 李波 , 余晓金 , 胡泉秀 , 赵寒冰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陡坡地形内外桩板墙挡护结构,包括抗滑桩本体,包括多组均布在靠近山体一侧的内抗滑桩,与多组均布在远离山体一侧的外抗滑桩,其中,多组内抗滑桩与多组外抗滑桩对应;桩间挡板,为两组,均位于多组内抗滑桩与多组外抗滑桩之间,且分别与多组内抗滑桩与多组外抗滑桩抵接;绿化台,为多组,且均布在两两外抗滑桩之间,两两外抗滑桩之间至少均布两组绿化台。通过两排抗滑桩对隧道两侧的山体进行支护,保证山体稳定性,减少山体开挖,避免边坡失稳对隧道造成毁坏,同时抗滑桩为多个点开挖,即在预设隧道的山体两侧挖掘多个桩孔进行浇筑抗滑桩,形成多点成面的形式对山体进行支护,以减小对边坡的扰动破坏,避免了常规做法中对山体外侧陡坡设置偏压挡墙时拉槽过大,导致山体边坡失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9154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442779.1
申请日:2023-04-23
申请人: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E21D9/14 , G06F30/13 , G06F30/12 , E21D11/00 ,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悬链线特大跨隧道结构及其绘制方法。本发明通过采用了悬链线拱顶以及悬链线仰拱,解决了大跨隧道需要的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受力均衡性的问题,因悬链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受力能很好的传导,大大提高了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解决了原有采用单心或三心圆将导致隧道拱顶开挖过高,工程造价过高的问题,通过设置悬链线拱顶,降低了拱顶高度,同时降低了工程造价;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悬链线特大跨隧道绘制方法,形成了更符合工程实际、更为有效的隧道轮廓绘制的新方法,本发明将悬链线方程引入特大跨隧道拱顶和仰拱内轮廓绘制,对于后期特大跨隧道结构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218563664U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21640908.5
申请日:2022-06-29
申请人: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跨越采动影响区的隧道结构,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沿隧道径向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二次衬砌和初期支护;所述二次衬砌和初期支护之间设置有预留变形空间;所述二次衬砌沿隧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变形缝,所述变形缝沿二次衬砌的周向设置,所述变形缝内填充有泡沫混凝土;还包括若干防止所述泡沫混凝土掉块的控制组件。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隧道跨越采动影响区出现拉伸变形或挤压变形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