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合构造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265067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0880132483.3

    申请日:2008-12-26

    Abstract: 嵌合构造具备:动力传递部件(323),动力传递到该动力传递部件,且该动力传递部件包括在外周缘部隔开间隔设置的第1以及第2齿部(161、162);以及与动力传递部件(323)嵌合的嵌合部件(600),该嵌合部件以包围动力传递部件(323)的周围的方式配置,且形成有接纳第1齿部(161)的第1凹部(163)以及接纳第2齿部(162)的第2凹部(164),在第1齿部(161)的外侧面与第1凹部(163)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形成为,比第2齿部(162)的外侧面与第2凹部(164)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大,在第1齿部(161)的外侧面与第1凹部(163)的内侧面之间设置有能够弹性变形的缓冲部件。

    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103935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1910094398.2

    申请日:2019-01-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不论减振装置的旋转特性值的变化如何,都能够适当地进行基于该旋转特性值的控制,能够抑制驾驶性变差。利用输出转矩修正控制部(96),基于由减振旋转特性检测部(92)检测出的减振装置(26)的旋转特性值与减振装置(26)的旋转特性值的预先设定的初始设定值之差,对发动机(12)、第一电动机(MG1)、第二电动机(MG2)等驱动源的输出转矩进行控制,以便抑制打齿声音、发动机的起动冲击等振动的产生。由此,不论减振装置(26)的旋转特性值的变化如何,都能够抑制打齿声音、发动机的起动冲击等振动的产生,能够抑制车辆的驾驶性(驾驶特性)的下降。

    车辆用控制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27541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017529.7

    申请日:2019-01-09

    Abstract: 本发明是是一种车辆用控制装置,不论由旋转构件的个体差异等引起的旋转特性的波动如何,均能够适当地进行基于该旋转特性的控制。在利用啮合式制动器(36)锁定了曲轴(24)的旋转的状态下,通过第一电动发电机(MG1)的动力运行控制将转矩(Tin)施加于减振装置(旋转构件)(26)并对扭转角(Φ)进行计测,由此检测刚性等旋转特性,并基于检测出的旋转特性来设定与发动机旋转速度(Ne)相关联的各种控制值(例如发动机起动时的曲轴转动结束判定值、怠速旋转控制时的怠速旋转速度等),因此,不论由减振装置(26)的个体差异等引起的旋转特性的波动、随时间的变化如何,均能够基于实际的旋转特性适当地进行与发动机旋转速度(Ne)相关联的各种控制。

    车辆用控制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027541B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1910017529.7

    申请日:2019-01-09

    Abstract: 本发明是是一种车辆用控制装置,不论由旋转构件的个体差异等引起的旋转特性的波动如何,均能够适当地进行基于该旋转特性的控制。在利用啮合式制动器(36)锁定了曲轴(24)的旋转的状态下,通过第一电动发电机(MG1)的动力运行控制将转矩(Tin)施加于减振装置(旋转构件)(26)并对扭转角(Φ)进行计测,由此检测刚性等旋转特性,并基于检测出的旋转特性来设定与发动机旋转速度(Ne)相关联的各种控制值(例如发动机起动时的曲轴转动结束判定值、怠速旋转控制时的怠速旋转速度等),因此,不论由减振装置(26)的个体差异等引起的旋转特性的波动、随时间的变化如何,均能够基于实际的旋转特性适当地进行与发动机旋转速度(Ne)相关联的各种控制。

    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103935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094398.2

    申请日:2019-01-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不论减振装置的旋转特性值的变化如何,都能够适当地进行基于该旋转特性值的控制,能够抑制驾驶性变差。利用输出转矩修正控制部(96),基于由减振旋转特性检测部(92)检测出的减振装置(26)的旋转特性值与减振装置(26)的旋转特性值的预先设定的初始设定值之差,对发动机(12)、第一电动机(MG1)、第二电动机(MG2)等驱动源的输出转矩进行控制,以便抑制打齿声音、发动机的起动冲击等振动的产生。由此,不论减振装置(26)的旋转特性值的变化如何,都能够抑制打齿声音、发动机的起动冲击等振动的产生,能够抑制车辆的驾驶性(驾驶特性)的下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