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43005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480023428.6
申请日:2014-04-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30/20 , B60K6/445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20/00 , B60W2510/0685 , B60W2510/0695 , B60W2510/084 , B60W2710/083 , Y02T10/6239 , Y02T10/6286 , Y10S903/903
Abstract: 用于车辆(10)的控制装置,所述车辆包括:内燃机(23),其产生驱动力;以及电动机(21),其经由弹性体(36)连接至所述内燃机(23)以允许转矩传递,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执行特定控制,所述特定控制通过所述电动机(21)的产生转矩来控制所述内燃机(23)的转速,以及所述控制装置执行控制使得,即使当要求伴随着所述特定控制中积蓄在所述弹性体(36)中的弹性能量的释放而改变所述产生转矩的强度时,当转矩变化率的绝对值大于预定的变化率阈值并且所述弹性能量的绝对值大于预定的弹性能量阈值时,也不改变所述强度,所述转矩变化率是每单位时间的变化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895638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310716933.6
申请日:2013-12-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40 , B60K6/445 , B60K2006/381 , B60W10/08 , B60W2710/0622 , B60W2710/081 , Y02T10/6239 , Y10S903/902 , Y10T477/26 , Y10T477/322 , Y10T477/675
Abstract: 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设备和控制方法。当将要锁定第一电动发电机时,根据本发明的控制设备在执行将电动机转速(Nmgl)降低至运转允许转速(Nmgy)(步骤S2)的控制之后控制电动机锁定机构从分离状态转换至接合状态。与在所有气缸运转期间相比,在部分气缸运转期间将运转允许转速(Nmgy)设定得更高(步骤S3至步骤S5)。
-
公开(公告)号:CN101680527B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0880020927.4
申请日:2008-06-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482 , F16H57/0431 , F16H57/0479 , Y10T74/19991
Abstract: 一种齿轮传动装置,具有共用齿轮(20),该共用齿轮(20)在共同的齿轮主体(21)的内周以在轴线方向上相邻的方式形成有2列内齿(13a、33a),外齿齿轮与各列内齿(13a、33a)相啮合而逐列构成传动机构,其中:在将共用齿轮(20)的使用频率高的旋转方向设为正转方向时,使各列内齿(13a、33a),以轴线方向内侧的端部(13b、33b)比轴线方向外侧的端部(13c、33c)偏向正转方向的方式相对于轴线方向倾斜。在内齿(13a、33a)之间设置排油孔(25),在内齿(13a、33a)的齿根设置排油槽(13d、33d)。
-
公开(公告)号:CN112026779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375942.3
申请日:2020-05-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在马达行驶期间,当向电动式变速机构施加推压转矩时,恰当地进行电动式变速机构中的间隙消除,并且,抑制能量效率变差。根据本发明,由于在马达行驶期间,当向变速部(22)施加在变速部(22)中的间隙消除中沿着规定的间隙消除方向作用的由第一回转机械MG1产生的推压转矩时,在MG1电角(θem1)位于MG1齿槽转矩大于等于规定的间隙消除方向上的间隙消除所需的规定转矩(Tpre)的规定电角范围内的情况下,与MG1电角(θem1)位于规定电角范围以外的情况相比,推压转矩被减小,因此,在仅由MG1齿槽转矩就能够进行变速部(22)中的间隙消除的情况下,从第一回转机械MG1无用地输出大的推压转矩的情况受到抑制。因而,当在马达行驶期间,向变速部(22)施加推压转矩时,能够恰当地进行变速部(22)中的间隙消除,并且,抑制能量效率变差。
-
公开(公告)号:CN105873783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480070309.6
申请日:2014-12-1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K6/445 , B60K6/40 , F16H3/72 , F16H57/021 , F16H57/023 , F16H37/08
Abstract: 发动机(12)和马达(MG2)被布置在不同的旋转轴线(C1、C3)上。从动齿轮轴(28)被布置成绕与马达(MG2)的转子轴(30)共用的旋转轴线(C3)旋转。从动齿轮轴(28)被连接到马达的转子轴(30)以传递动力。转子轴(30)由第一轴承可旋转地支撑。转子轴(30)和从动齿轮轴(28)由不同的轴形成。从动齿轮轴(28)被构造成在朝向转子轴侧的轴方向上延伸。第一轴承(64)被构造成支撑转子轴(30)以允许转子轴(30)的旋转。第二轴承(54、56)被布置在从动齿轮轴(28)的转子轴侧上的一部分中。从动齿轮(24)被设置在从动齿轮轴(30)上,由此来自发动机的动力被传递到从动齿轮(24)。输出轴(32)被布置成绕与马达(MG2)的转子轴(30)共用的旋转轴线(C3)旋转。输出轴(32)被连接到转子轴(30)以传递动力。输出轴(32)被连接到驱动轮(44L、44R)以传递动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203619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280071586.X
申请日:2012-03-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50 , B60K1/02 , B60K6/445 , B60K6/48 , B60K2006/381 , B60L3/04 , B60W10/08 , B60W10/26 , B60W20/00 , B60W50/029 , B60W50/14 , Y02T10/6221 , Y02T10/6239 , Y10S903/93
Abstract: 提供一种实现电动机失效时的适当的退避行驶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控制装置。在第1电动机(MG1)或第2电动机(MG2)失效时,交替地重复行驶控制和充电控制,所述行驶控制是利用第1电动机(MG1)及第2电动机(MG2)中没有失效的一方的电动机(MG)来产生行驶用的驱动力的控制,所述充电控制是利用该电动机(MG)来进行驱动用电池即电池(55)的充电的控制,因此,即使在第1电动机(MG1)或第2电动机(MG2)产生了失效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足够的驱动力,除此之外,还能够适当确保电池(55)的充电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873783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80070309.6
申请日:2014-12-1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K6/445 , B60K6/40 , F16H3/72 , F16H57/021 , F16H57/023 , F16H3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36 , B60K6/40 , B60K6/445 , B60Y2200/92 , B60Y2400/70 , F16H3/728 , F16H57/021 , F16H2037/0873 , F16H2057/02034 , F16H2057/02043 , F16H2200/2005 , F16H2200/2064 , Y02T10/6239 , Y10S903/909
Abstract: 发动机(12)和马达(MG2)被布置在不同的旋转轴线(C1、C3)上。从动齿轮轴(28)被布置成绕与马达(MG2)的转子轴(30)共用的旋转轴线(C3)旋转。从动齿轮轴(28)被连接到马达的转子轴(30)以传递动力。转子轴(30)由第一轴承可旋转地支撑。转子轴(30)和从动齿轮轴(28)由不同的轴形成。从动齿轮轴(28)被构造成在朝向转子轴侧的轴方向上延伸。第一轴承(64)被构造成支撑转子轴(30)以允许转子轴(30)的旋转。第二轴承(54、56)被布置在从动齿轮轴(28)的转子轴侧上的一部分中。从动齿轮(24)被设置在从动齿轮轴(30)上,由此来自发动机的动力被传递到从动齿轮(24)。输出轴(32)被布置成绕与马达(MG2)的转子轴(30)共用的旋转轴线(C3)旋转。输出轴(32)被连接到转子轴(30)以传递动力。输出轴(32)被连接到驱动轮(44L、44R)以传递动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348914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0980157946.6
申请日:2009-03-1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H63/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006 , F16H63/3416
Abstract: 简单的结构可靠地防止空档状态下的咔哒音。一种车辆的咔哒音防止装置,其具备将驱动力源输出的转矩经由啮合式传动机构传递到输出构件的传动机构,并且具备选择将所述驱动力源输出的转矩传递到所述输出构件的前进档与不将所述驱动力源输出的转矩传递到所述输出构件的空档的换档单元,所述传动机构构成为,在选择了空档的情况下使构成该传动机构的某一个旋转构件空转而在所述输出构件上不出现转矩,其中:设置有滑动单元33,其通过操作所述换档单元选择所述空档而进行动作,与所述输出构件或者将转矩传递到该输出构件的旋转构件7、19或者与其一体的构件摩擦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2734450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208790.3
申请日:2008-06-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482 , F16H57/0431 , F16H57/0479 , Y10T74/19991
Abstract: 一种齿轮传动装置,具有共用齿轮(20),该共用齿轮(20)在共同的齿轮主体(21)的内周以在轴线方向上相邻的方式形成有2列内齿(13a、33a),外齿齿轮与各列内齿(13a、33a)相啮合而逐列构成传动机构,其中:在将共用齿轮(20)的使用频率高的旋转方向设为正转方向时,使各列内齿(13a、33a),以轴线方向内侧的端部(13b、33b)比轴线方向外侧的端部(13c、33c)偏向正转方向的方式相对于轴线方向倾斜。在内齿(13a、33a)之间设置排油孔(25),在内齿(13a、33a)的齿根设置排油槽(13d、33d)。
-
公开(公告)号:CN110103935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1910094398.2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不论减振装置的旋转特性值的变化如何,都能够适当地进行基于该旋转特性值的控制,能够抑制驾驶性变差。利用输出转矩修正控制部(96),基于由减振旋转特性检测部(92)检测出的减振装置(26)的旋转特性值与减振装置(26)的旋转特性值的预先设定的初始设定值之差,对发动机(12)、第一电动机(MG1)、第二电动机(MG2)等驱动源的输出转矩进行控制,以便抑制打齿声音、发动机的起动冲击等振动的产生。由此,不论减振装置(26)的旋转特性值的变化如何,都能够抑制打齿声音、发动机的起动冲击等振动的产生,能够抑制车辆的驾驶性(驾驶特性)的下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