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31952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0623794.1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公开车辆用驱动装置。在利用TF用旋转机(MGF)的发电转矩对差动装置施加反作用力而进行动力分配的情况下,提高作为车辆用驱动装置整体的能量效率。在进行以使转矩分配比(Rx)成为目标分配比(Rdis)的方式控制分配时MGF转矩(TDmgf)的发电控制并且以不论分配时MGF转矩(TDmgf)如何都得到需求驱动转矩(Trdem)的方式控制第1动力源(PU1)的总转矩(Tpu1)的转矩分离模式下,在能够使用通过发电控制得到的分配时发电电力(WDgmgf)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来驱动TM用旋转机(MGM)而使引擎的运转点接近燃油经济性最佳线(Lfl)的情况下(步骤S5的判断为“是”),将分配时发电电力(WDgmgf)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不经由蓄电池供给到TM用旋转机(MGM)而驱动该TM用旋转机(MGM)。
-
公开(公告)号:CN113276659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110182796.7
申请日:2021-02-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将差动装置所包括的三个旋转要素中的一个旋转要素固定于固定构件的状态下将一方的动力源的动力向驱动轮传递的动力传递装置。在差动装置所具有的三个旋转要素中的任一个选择性地固定于固定构件的动力传递装置中,第2动力源与三个旋转要素中的利用连接切换装置固定于固定构件的旋转要素以外的旋转要素连结,差动装置利用连接切换装置,在将三个旋转要素中的任一个与输入轴连结且将剩余的旋转要素中的一方固定于固定构件并且将剩余的旋转要素中的另一方与第1输出轴连结的第1模式、与三个旋转要素分别与第2动力源、第1输出轴及第2输出轴连结的第2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4922950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118279.8
申请日:2022-02-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H37/08 , B60K17/346
Abstract: 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具备:第1输入轴,所述第1输入轴输入来自第1动力源的动力;第2输入轴,所述第2输入轴输入来自第2动力源的动力;第1输出轴,所述第1输出轴向第1驱动轮输出动力;第2输出轴,所述第2输出轴向第2驱动轮输出动力;以及差动装置,所述差动装置具有与所述第2输入轴连结的第1旋转要素、与所述第2输出轴连结的第2旋转要素、以及与所述第1输入轴及所述第1输出轴连结的第3旋转要素作为三个旋转要素,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具备将所述三个旋转要素中的任意两个旋转要素选择性地连结的接合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98743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111584473.7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W10/14 , B60W20/40 , B60W30/18 , B60K17/346 , B60K6/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由于在车辆转弯时执行行驶模式的切换而引起的对车辆行为的影响的车辆用驱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车辆用驱动系统的差动机构使第二动力源与第一旋转元件连接,使车辆的一方的输出轴与第二旋转元件连接,使车辆的另一方的输出轴以能够利用断开连接机构进行断开连接的方式与第三旋转元件连接,并具备使三个旋转元件中的任意两个选择性地卡合的卡合元件及使第三旋转元件与固定构件选择性地卡合的卡合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卡合元件。电子控制装置在车辆转弯时禁止至少使用从第一动力源输出的动力使车辆以四轮驱动状态行驶的第一行驶模式和使用从第二动力源输出的动力使车辆以二轮驱动状态行驶的第二行驶模式之间的行驶模式的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498743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170219.0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W10/119 , B60W10/14 , B60W10/11 , B60W2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辆用驱动装置。车辆用驱动装置对差动机构的第1旋转元件连接第2动力源,对第3旋转元件通过断接机构以能够断接的方式连接第1输出轴以及第2输出轴的另一方的输出轴,在从使断接机构成为切断状态并通过接合元件的接合将第3旋转元件固定到固定部件的第2行驶模式切换到使断接机构成为连接状态的第1行驶模式时,控制装置将接合元件分离,进行通过第2动力源使另一方的输出轴和第3旋转元件的转速同步的同步控制,将断接机构从切断状态切换到连接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3276659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182796.7
申请日:2021-02-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将差动装置所包括的三个旋转要素中的一个旋转要素固定于固定构件的状态下将一方的动力源的动力向驱动轮传递的动力传递装置。在差动装置所具有的三个旋转要素中的任一个选择性地固定于固定构件的动力传递装置中,第2动力源与三个旋转要素中的利用连接切换装置固定于固定构件的旋转要素以外的旋转要素连结,差动装置利用连接切换装置,在将三个旋转要素中的任一个与输入轴连结且将剩余的旋转要素中的一方固定于固定构件并且将剩余的旋转要素中的另一方与第1输出轴连结的第1模式、与三个旋转要素分别与第2动力源、第1输出轴及第2输出轴连结的第2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4954414B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210145964.X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辆及车辆的控制装置。在差动装置的三个旋转要素能够进行差动的第1模式中车辆的第2动力源的温度比阈值高的情况下、且需要四轮驱动的情况下,切换为三个旋转要素被一体化的第2模式,在虽然在第1模式中第2动力源的温度比阈值高的情况下但不需要四轮驱动的情况下,在维持第1模式的状态下限制第2动力源的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3357325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110187558.5
申请日:2021-02-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传动装置,动力经由一旋转要素固定于固定构件的状态的行星齿轮装置从马达传向驱动轮。传动装置(12)具备马达(30)、第1行星齿轮装置(24)、第2行星齿轮装置(25)及连接切换装置(40),能够切换为第1模式、第2模式及第3模式,第1模式下输入轴(21)为直接连结于后轮侧输出轴(22)的状态且连接切换装置为非分配状态,第2模式下输入轴为直接连结于后轮侧输出轴的状态且第2行星齿轮装置的各旋转要素连结于马达、后轮侧输出轴、前轮侧输出轴(23),第3模式下输入轴为连结于第1行星齿轮装置的第1太阳轮(S1)的状态且连接切换装置为分配状态且第1行星齿轮装置为变速状态且第2行星齿轮装置为一体旋转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4954414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145964.X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辆及车辆的控制装置。在差动装置的三个旋转要素能够进行差动的第1模式中车辆的第2动力源的温度比阈值高的情况下、且需要四轮驱动的情况下,切换为三个旋转要素被一体化的第2模式,在虽然在第1模式中第2动力源的温度比阈值高的情况下但不需要四轮驱动的情况下,在维持第1模式的状态下限制第2动力源的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3357325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187558.5
申请日:2021-02-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传动装置,动力经由一旋转要素固定于固定构件的状态的行星齿轮装置从马达传向驱动轮。传动装置(12)具备马达(30)、第1行星齿轮装置(24)、第2行星齿轮装置(25)及连接切换装置(40),能够切换为第1模式、第2模式及第3模式,第1模式下输入轴(21)为直接连结于后轮侧输出轴(22)的状态且连接切换装置为非分配状态,第2模式下输入轴为直接连结于后轮侧输出轴的状态且第2行星齿轮装置的各旋转要素连结于马达、后轮侧输出轴、前轮侧输出轴(23),第3模式下输入轴为连结于第1行星齿轮装置的第1太阳轮(S1)的状态且连接切换装置为分配状态且第1行星齿轮装置为变速状态且第2行星齿轮装置为一体旋转状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