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99967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310046070.6
申请日:2013-02-05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61K36/8984 , A61P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斛水提物及其应用,属制药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石斛水提物,经如下方法得到:a.用剪刀将石斛剪碎后按W/V 为1:10~20的比例加入水中烧煮,待石斛在水中煮沸后继续保持2~4h,然后用纱布过滤弃去残渣,收集水提液;b.重复a步骤2~4次,合并每次的提取液,提取液经冷冻干燥后得到粉状石斛水提物。所述石斛是指野生或人工栽培的鲜石斛或干制石斛。所述石斛水提物在制备止血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提供的石斛水提物药理作用很强,显著缩短出血时间,揭示其在开发制备止血药物中的药用前景。2.本发明为石斛开拓了一个新的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444842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246226.0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61K31/198 , A61P1/10 , A23L33/1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苯丙氨酸的药物运用。本发明公开了L‑苯丙氨酸在制备治疗便秘的药物或食品中的运用。L‑苯丙氨酸对洛哌丁胺诱导的功能性便秘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能显著缩短排便时间,促进小肠蠕动,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为便秘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0272505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660845.6
申请日:2019-07-22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皮石斛粗多糖提取方法及多糖含量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仿野生林下铁皮石斛鲜条切段,恒温烘干;粉碎成粉,加水热提,获得铁皮石斛多糖提取液,蒸发浓缩;离心机离心处理;取上清液加入乙醇静置后离心处理获取沉淀冻结;真空冷冻干燥研磨成粉状即得。本发明采用纯天然新鲜仿野生林下铁皮石斛进行粗多糖提取,采用本发明的提出方法提取多糖可以更大程度的提取铁皮石斛中的多糖,提取效率更高,纯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127394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310068685.9
申请日:2013-03-05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61K36/8984 , A61P1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斛提取物的应用,属制药技术领域。该石斛提取物经如下方法得到:a.用剪刀将石斛剪碎后按W/V 为1:10~20的比例加入水中烧煮,待石斛在水中煮沸后继续保持2~4 h,过滤弃去残渣,收集提取液;b.重复a步骤2~4次,合并每次的提取液,经冷冻干燥后得到粉状石斛水提物;c. b步骤得到石斛水提物与凡士林混合均匀后制备成W/W浓度为2%石斛提取物膏剂c. 或b步骤得到石斛水提物与水混合均匀后配制成W/V浓度为62.5 mg/ml石斛提取物溶液。所述石斛提取物在制备促进皮肤伤口愈合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石斛能够显著的促进皮肤伤口的愈合,揭示其在制备促进皮肤伤口愈合药物中的应用前景;为石斛开拓了一个新的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315758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0856005.2
申请日:2018-07-31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牛肝菌在调节肠道菌群中的应用,通过灌胃牛肝菌溶液并与益生元和生理盐水形成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收集三组小鼠的粪便从中提取DNA,并根据细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的特异性引物,应用SYBR Green Ⅱ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通过绘制标准曲线来测定这两种测定未知样本的数量,通过荧光定量扩增图得出阳性对照组的CT值低于实验组低于空白对照组,且空白试验组的CT值高于其余两组,将未知样品的CT值带入标曲中得到值,结果说明在食用一定量的牛肝菌后肠道中的乳酸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等有益菌的数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推测,肠道中的有害菌数量会受到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06901336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073812.2
申请日:2017-02-10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23L3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V2002/00 , A23Y2220/03 , A23Y2220/13 , A23Y2220/15 , A23Y2220/17 , A23Y2220/29 , A23Y2220/35 , A23Y2220/39 , A23Y2240/21 , A23Y2240/25 , A23Y2240/41 , A23Y2240/75 , A23Y2300/19 , A23Y2300/25 , A23Y2300/29 , A23Y2300/45 , A23Y2300/55 , A23V2200/06 , A23V2200/15 , A23V2200/30 , A23V2250/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原酵素发酵工艺,具体步骤如下:(1)制取新鲜高原水果原汁;(2)制取高原植物原汁;(3)制取高原蔬菜原汁;(4)制取高原食用菌碎末;(5)将步骤(1)至(4)中的四种原料混合,并加入多元糖醇、益生菌在28℃下进行密封发酵60天;(6)将发酵完成的混合酵素装入浓缩器中在温度120℃进行40分钟杀菌;即获得本品。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科学的、安全的酵素制作工艺,使果蔬酵素、草本酵素、谷物酵素和豆类酵素充分融合在一起,使其营养成分更充足、更均衡,达到使用安全卫生、增加酵素的活力、有利于人们对酵素的身体需求、利于人们对酵素的吸收、促进人们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675406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03605.X
申请日:2017-01-04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G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米薏仁甜白酒(醪糟)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选用薏仁、紫米和甘草,用温水清洗;2)摊晾:将薏仁、紫米和甘草捞出晾干;3)粉碎:将薏仁、紫米和甘草粉碎至100目;4)发酵:加入温水,搅拌均匀,形成原液,加入酒曲,倒入密封罐进行发酵,过程中添加米酒根霉菌和酵母菌;原料采用要是同源的未经抛光和水洗的薏仁和糙紫米作为原料,辅以甘草等天然甜味剂调味。
-
公开(公告)号:CN106616185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004408.X
申请日:2017-01-04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健型薏仁固体饮料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将带壳薏仁水洗;2)粉碎:将洗净的带壳薏仁粉碎至100目;3)复水:通入过滤后的洁净蒸汽;4)淀粉酶解:将复水后的浆液加入淀粉酶;5)过滤:酶解后的浆液经300目尼龙网过滤;6)纤维素酶解:步骤5获得的滤渣用纤维素酶和淀粉酶共同酶解酶解;7)调配:将上述两种酶解的产物混合,得到固形物含量3‑8%的悬液;8)灭酶:煮沸3‑5分钟,灭酶;9)减压浓缩:将上述灭酶悬液减压浓缩;10)喷雾干燥:将减压浓缩产物喷雾干燥,该工艺能保留薏仁原有的风味,结合酶解技术,充分释放其中的有效活性成分,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有能祛风除湿,经常食用能达到美容和保健的双重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03071058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310046258.0
申请日:2013-02-05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61K36/8984 , A61P17/02
Abstract: 一种石斛提取物及其应用,属制药技术领域。该石斛提取物经如下方法得到:a.用剪刀将石斛剪碎后按W/V为1∶10~20的比例加入水中烧煮,待石斛在水中煮沸后继续保持2~4h,过滤弃去残渣,收集提取液;b.重复a步骤2~4次,合并每次的提取液,经冷冻干燥后得到粉状石斛水提物;c.b步骤得到石斛水提物与水混合均匀后配制成浓度为5μg/ml-100μg/ml的石斛水提物溶液;d.或b步骤得到石斛水提物与凡士林混合均匀后制备成W/W浓度为0.02%-2%的石斛水提物膏剂。本发明的石斛提取物在制备促进皮肤瘢痕组织修复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石斛能明显的减轻瘢痕组织的形成,揭示其在制备促进皮肤瘢痕组织修复的药物中的应用前景;为石斛开拓了一个新的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210063428U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20748308.2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
IPC: B65B1/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装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紫米称重分装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壁四角均固定安装有行走轮,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设有承接台,所述承接台的顶部固定设有包装袋套筒,所述底座的左右两端顶壁均固定连接有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体,所述主体的正面外壁中部固定设有控制面板,所述主体的背面外壁合页连接有仓门,所述主体的内部左侧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主体的内部中间固定设有电子称量器,所述电子称量器的顶部固定设有称重筒,所述称重筒的内部底端固定设有滑台,所述称重筒的右侧外壁底端固定设有出料导管,装置整体结构科学合理,控制使用方便快捷,原理较为简单,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