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低磷焊丝钢的冶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26145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010750349.2

    申请日:2020-0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低磷焊丝钢的冶炼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份料篮铺底石灰3.5‑4.5份,再加入钢料40‑45份,通电穿井,供氧强度为0.5‑0.6m3/(t.min);料篮将石灰和钢料送入电炉,按重量份加入铁水65‑75份,加石灰1‑1.5份,供氧,温度为1480℃‑1530℃,直到熔化期结束;供氧进入脱碳期及氧化期流渣,分2‑3批次分别按重量份补加石灰0.8‑1.5份,温度为1550℃‑1580℃;继续供氧喷碳造泡沫渣,温度为1600℃‑1620℃;停电测温,供氧,出钢,其中,出钢前控制出钢磷质量百分数≤0.003%,控制出钢温度1610‑1680℃。该方法使出钢磷含量达到超低的水平,防止了白渣后的增磷,从而使成品磷含量满足超低磷的要求。

    低铝低硅焊丝钢控制低硫的冶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79374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703568.5

    申请日:2020-07-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铝低硅焊丝钢控制低硫的冶炼方法,电炉炼钢结束后进行合金化,电炉出钢时控制出钢量,电炉留钢;出钢后进行搅拌,搅拌后倒渣;置于精炼炉,分批次加入活性石灰和萤石后进行供电化渣精炼,精炼后补加活动石灰和萤石,加入脱氧造渣剂进行扩散脱氧,取样分析后补加金属锰调整锰成分,供电升温后使用脱氧造渣剂继续扩散脱氧保持白渣,温度到1615~1630℃取样分析,当铝质量百分含量≤0.010%、硅质量百分含量≤0.05、硫质量百分含量达到≤0.003%,锰成分合格后,喂入纯钙棒包芯线,喂钙后静搅≥15min;温度达到1595~1610℃后进行连铸浇注,即得低铝低硅焊丝钢。

    一种钢包及其砌筑方法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097941B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711188845.8

    申请日:2017-1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包,根据钢包内部各区域的侵蚀机理和侵蚀速度不同,将包底工作层设置成冲击区和非冲击区,将包壁工作层设置成熔池区、熔池过渡区以及渣线区,据此调整包底工作层和包壁工作层的耐材规格,在侵蚀速度更快的区域增加耐材的厚度和高度,并形成侵蚀过渡带,使得侵蚀严重区域的侵蚀速度得到减缓的同时,侵蚀缓慢的区域也能间接得到保护,从而使钢包耐材整体的使用时间得到延长,进而有效提高钢包包龄。本发明还公开了该钢包的砌筑方法,采用该方法砌筑的钢包使用包龄可达48‑55炉,提升钢包包龄的同时也增加了钢包的周转周期,降低了砌筑成本。

    一种提高含氮钢氮收得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57851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05114.7

    申请日:2019-05-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含氮钢氮收得率的方法,包括电炉冶炼工序、精炼工序、VD真空脱气工序;在电炉冶炼工序中,根据要求控制出钢组分和温度,并通过氩气搅拌;精炼工序全程吹氮气代替氩气,根据要求控制钢中的各元素成分以及氮的含量,在成分温度合格后,进真空脱气前加入FeS,并满足钢对S元素的要求;VD真空脱气工序全程底吹氮气,根据真空保持时间的不同控制含氮钢的氮成分。该生产方法通过在钢液真空脱气前加入少量FeS,在高真空脱气条件下,先脱去比N元素活跃的S元素,在同样的高真空时间下,大幅提高采用LF+VD生产含氮钢时底吹氮气所获得的氮成分收得率,其氮收得率可提高50%,实现真空后氮元素即满足钢种判定的要求。

    一种控制低碳高硫易切削钢中硫化物形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29516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502443.3

    申请日:2019-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低碳高硫易切削钢中硫化物形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使用电炉冶炼控制出钢C质量百分数和出钢温度;(2)加入硅锰与低碳锰铁脱氧,加入硫化铁调整硫成分,加入石灰,控制电炉合金化后到达精炼炉初始氧含量100-200ppm;(3)精炼使用硅铁粉、脱氧造渣剂扩散脱氧,控制Si质量百分数≤0.03%,调整Mn质量百分数为1.05-1.33%,调整S质量百分数为0.30-0.38%,控制氧含量达到70-120ppm;(4)浇注后轧制成型。本发明的方法更易控制出钢合金化后初始氧含量与钢水成分,从而控制硫化物形态长宽比,1<长宽比≤3的比例高达90%。

    改善大方坯连铸坯框型偏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00355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99087.X

    申请日:2019-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大方坯连铸坯框型偏析的方法,包括采用铸坯断面尺寸为宽400-500mm、厚300-400mm的连铸机进行连铸生产的步骤,其中,连铸坯拉速为0.45-0.60m/min;二次冷却区的比水量为0.20-0.30L/kg;结晶器电磁搅拌设置在钢液面下500mm、电流强度为150-350A、频率为1.0-2.5Hz;二冷电磁搅拌设置在钢液面下5000-8000mm、电流强度为500-1000A、频率为5~8Hz。该方法根据连铸机工艺参数特点、拉速、结晶器电磁搅拌及二冷电磁搅拌位置等,有效改善大方坯连铸坯的框型偏析。

    一种转炉出钢口角度优化的方法及转炉

    公开(公告)号:CN11889540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40793.9

    申请日:2024-07-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转炉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炉出钢口角度优化的方法及转炉,通过本方法优化后的转炉适用于钢水的冶炼及出钢,转炉包括炉体及连接于该炉体的出钢口,出钢口具有与炉体内壁接触连接的闭合边缘,在该闭合边缘上距离炉底最近的点为出钢口底端,闭合边缘上距离炉口最近的点为出钢口顶端,其中出钢口底端和出钢口顶端分别与炉体的转炉中轴线之间距离为D1和D2,且D1≤D2。本发明使出钢口底端与炉体的转炉中轴线之间距离小于或等于出钢口顶端与炉体的转炉中轴线之间距离,保证了出钢末期不出现大口下渣的同时炉体内钢水可基本出完,减少钢水的无效损失,满足出钢控渣需要。

    一种转炉吹炼控制钢水中氢含量的冶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1389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32595.0

    申请日:2024-0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水冶炼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炉吹炼控制钢水中氢含量的冶炼方法,包括转炉吹炼过程枪位控制、转炉吹炼过程原辅料加入、转炉出钢渣料调整、精炼过程渣料加入和钢包底吹控制。吹炼全程主要通过精准调整枪位来保证化渣效果,吹炼前期加入石灰,后期仅通过球团矿辅助降温调渣,本发明通过优化转炉在碳氧反应后期、转炉出钢过程以及LF精炼过程加入的原辅料的操作,转炉吹炼控制钢水中氢含量的冶炼方法,可实现转炉终点氢含量≤3.5ppm,精炼后氢含量≤5.0ppm,取消真空工序从而实现降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