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54410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810332725.9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器诊断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的诊断接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启动诊断;向待诊断的控制器发送校验指令,以进行第一级安全校验;所述第一级安全校验通过后,获取所述控制器的生产序列号以及当前运行周期的种子码;根据所述生产序列号得到校验子码、安全等级;根据所述校验子码与所述安全等级计算得到连续数组;根据所述连续数组与所述种子码计算得到密钥;将所述密钥发送给所述控制器,以进行第二级安全校验;检测所述第二级安全校验是否通过,如果是,对所述控制器进行诊断。通过本发明,保障了燃料电池的信息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458239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243227.3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L13/00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凸轮轴调整的装置和方法,高低升程凸轮布置在滑移式套筒上以相对凸轮轴轴体往复滑动连接,滑移式套筒的外表面上还布置有具有圆周方向导向槽的移位调整装置,导向槽的轨迹在轴向具有偏移距离;与导向槽相配合的推杆径向具有伸缩位置以使得与导向槽相抵靠接触或分离,当推杆与导向槽相抵靠接触时推动滑移式套筒沿轴向滑动,以使得高低升程凸轮之间的切换,其结构简单、设计和加工难度小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7839522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11002505.1
申请日:2017-10-24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L11/18 , H01M8/06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881 , B60L11/1885 , B60L11/1887 , H01M8/0606 , H01M225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动力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车载反应系统、燃料电池系统、驱动电机,所述车载反应系统用于将含氢载体反应生成氢气,并供给燃料电池系统使用,所述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电能并供给驱动电机。本发明通过设置车载反应系统,可直接储存含氢载体,而无需进行高压气态储氢,因此,可在常温常压下实现工作;而且,车载反应系统将含氢载体反应生成氢气,并同时供给燃料电池系统使用,因此,无需对生产的氢气进行高压储存,随用随产,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电能并供给驱动电机,从而驱动电机工作;本发明只需在常温常压下储存含氢载体,风险系数较低,且随用随产,对基础设施的配套要求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6894880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144972.1
申请日:2017-03-13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5/10 , F01P5/12 , F01P7/16 , F01P11/00 , F01P11/04 , F01P2005/105 , F01P2005/125 , F02F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油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有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和低温循环冷却系统;所述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具有大循环、小循环和延迟循环三种冷却液流路。在大循环和小循环中,冷却液经过缸盖水套后分流,一部分进入缸体水套,一部分进入暖风;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和低温循环冷却系统各自采用单独的膨胀水箱。通过为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增加电控辅助水泵并实现延迟循环、以及冷却液在缸盖水套后分流至缸体水套、暖风,能够更好的适应发动机停机后各零部件的供暖要求,解决不同部件之间冷却循环的流向问题,通过设置单独的膨胀水箱,能够降低发动机爆震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894877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197164.1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3/20 , B60H1/04 , F01P5/12 , F01P7/165 , F01P2005/105 , F01P2007/146 , F01P2050/22 , F01P2060/02 , F01P2060/04 , F01P2060/12 , F01P206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低温分流式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有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和低温循环冷却系统;所述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具有大循环、小循环和延迟循环三种冷却液流路。在大循环和小循环中,冷却液经过缸盖水套后分流,一部分进入缸体水套,一部分进入暖风;在大循环和小循环中还包括超高温回路,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和低温循环冷却系统各自采用单独的膨胀水箱。通过为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增加电控辅助水泵并实现延迟循环、以及冷却液在缸盖水套后分流至缸体水套、暖风,能够更好的适应发动机停机后各零部件的供暖要求,解决不同部件之间冷却循环的流向问题,通过设置单独的膨胀水箱,能够降低发动机爆震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186644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710443892.6
申请日:2017-06-13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5B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动钳试验用工装,包括基座和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基座上的镶块,制动盘可拆卸的固定于基座上,制动钳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镶块上,所述制动钳的开口对中所述制动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模块化思路设计,镶块可拆卸的固定于基座上,制动钳同时与镶块可拆卸连接,通过制作不同的镶块满足不同规格的制动钳需要,实现了工装的通用性,有利于降低工装制作成本和周期,同时方便工装的仓储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06948915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198069.3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苏晓芳 , 张建操 , 穆立侠 , 张应兵 , 许涛 , 罗亚伟 , 房程程 , 徐鹏飞 , 陈帆 , 王次安 , 章家续 , 马亚坛 , 王三星 , 王超 , 方晓波 , 张傲 , 朴红花 , 杨洪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3/20 , F01P5/12 , F01P7/165 , F01P11/16 , F01P2005/105 , F01P2005/125 , F01P2031/30 , F01P2050/24 , F01P2060/02 , F01P2060/04 , F01P206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有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和低温循环冷却系统;所述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具有大循环、小循环和延迟循环三种冷却液流路。在大循环和小循环中,冷却液经过缸盖水套后分流,一部分进入缸体水套,一部分进入暖风;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和低温循环冷却系统各自采用单独的膨胀水箱。通过为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增加电控辅助水泵并实现延迟循环、以及冷却液在缸盖水套后分流至缸体水套、暖风,能够更好的适应发动机停机后各零部件的供暖要求,解决不同部件之间冷却循环的流向问题,通过设置单独的膨胀水箱,能够降低发动机爆震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948915B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710198069.3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苏晓芳 , 张建操 , 穆立侠 , 张应兵 , 许涛 , 罗亚伟 , 房程程 , 徐鹏飞 , 陈帆 , 王次安 , 章家续 , 马亚坛 , 王三星 , 王超 , 方晓波 , 张傲 , 朴红花 , 杨洪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有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和低温循环冷却系统;所述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具有大循环、小循环和延迟循环三种冷却液流路。在大循环和小循环中,冷却液经过缸盖水套后分流,一部分进入缸体水套,一部分进入暖风;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和低温循环冷却系统各自采用单独的膨胀水箱。通过为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增加电控辅助水泵并实现延迟循环、以及冷却液在缸盖水套后分流至缸体水套、暖风,能够更好的适应发动机停机后各零部件的供暖要求,解决不同部件之间冷却循环的流向问题,通过设置单独的膨胀水箱,能够降低发动机爆震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186644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443892.6
申请日:2017-06-13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5B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B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动钳试验用工装,包括基座和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基座上的镶块,制动盘可拆卸的固定于基座上,制动钳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镶块上,所述制动钳的开口对中所述制动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模块化思路设计,镶块可拆卸的固定于基座上,制动钳同时与镶块可拆卸连接,通过制作不同的镶块满足不同规格的制动钳需要,实现了工装的通用性,有利于降低工装制作成本和周期,同时方便工装的仓储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06870098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98082.9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6 , F01P3/20 , F01M5/002 , F01P5/10 , F01P7/16 , F01P11/00 , F01P2005/105 , F01P2050/22 , F02B29/0406 , F02F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有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和低温循环冷却系统;所述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具有大循环、小循环和延迟循环三种冷却液流路。在大循环和小循环中,冷却液经过缸盖水套后分流,一部分进入缸体水套,一部分进入暖风;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和低温循环冷却系统各自采用单独的膨胀水箱。通过为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增加电控辅助水泵并实现延迟循环、以及冷却液在缸盖水套后分流至缸体水套、暖风,能够更好的适应发动机停机后各零部件的供暖要求,解决不同部件之间冷却循环的流向问题,通过设置单独的膨胀水箱,能够降低发动机爆震概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