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5940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449361.8
申请日:2024-04-15
IPC分类号: C07D213/81 , B01J19/00 , C07D213/8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6‑(1‑胺基)‑2‑甲酰胺基吡啶类化合物的连续流合成工艺和装置,所述连续流合成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底物化合物Ⅰ溶液和锂试剂A经第一混合器混合后输入第一反应器,第一次Br/Li交换反应后进入第二混合器与化合物Ⅱ溶液混合,然后输入第二反应器,反应后进入第三混合器与锂试剂B混合,然后输入第三反应器,第二次Br/Li交换反应后进入第四混合器与化合物Ⅲ溶液混合,然后输入第四反应器,运行稳定后接取反应液,经淬灭和纯化后得到关键中间体化合物Ⅳ,经脱保护后得到化合物Ⅴ。将传统间歇操作模式下难以控制的Br/Li交换反应连续化,快速制备了(S)‑6‑(1‑胺基)‑2‑甲酰胺基吡啶类似物关键中间体化合物库,总产率最高可达65%,非对映选择性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653318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210190831.4
申请日:2022-02-24
申请人: 广东工业大学
IPC分类号: B01J19/00 , B01J19/24 , B01F33/80 , B01F33/81 , C40B60/02 , C07D215/56 , C07D401/0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构建喹诺酮类化合物库的装置和方法。该方法中所有合成步骤都在反应器中全连续进行,不需要处理或分离中间体,从而以良好的产率提供所需的产品。该方法中反应快速高效,试剂切换简单,可快速大规模合成成百上千或更多的结构明确的喹诺酮类化合物。本发明结合融入程序设计和自动化控制等知识技术,连续不断为研究人员合成药物分子,加快研究进度。采用本发明的喹诺酮类化合物库构建方法可得到多种喹诺酮类化合物分子,直接
-
公开(公告)号:CN11660628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235376.X
申请日:2023-03-13
申请人: 广东工业大学
IPC分类号: C07D401/04 , C07D401/14 , A61K31/4709 , A61K31/5377 , A61K31/541 , A61K31/496 , A61K31/55 , A61P31/04 , A61P31/1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氟喹诺酮类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设计、合成具有良好的抗耐药菌活性的氟喹喏酮类化合物,所制备的化合物在抗菌活性测试中显现良好的结果,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53574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98543.7
申请日:2023-05-25
申请人: 广东工业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乳酸成核剂用改性滑石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成核剂技术领域,通过以下三步反应制得:将邻苯二甲酸酐和滑石粉溶于有机溶剂中加热搅拌,得到均匀的混合物,冷却后收集沉淀物,真空干燥得到粉末状物质;将得到的粉末状物质溶于氢氧化四烷基铵水溶液中,加热回流,冷却后收集固体,经真空干燥得到催化剂;将得到的催化剂与丙交酯和引发剂混合,加热搅拌反应,充分洗涤收集固体,经真空干燥得到聚乳酸成核剂用改性滑石粉。本发明成核剂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方便,易于工业化。与聚乳酸熔融共混后,提高了聚乳酸的结晶能力,改善了聚乳酸的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653318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190831.4
申请日:2022-02-24
申请人: 广东工业大学
IPC分类号: B01J19/00 , B01J19/24 , B01F33/80 , B01F33/81 , C40B60/02 , C07D215/56 , C07D401/0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构建喹诺酮类化合物库的装置和方法。该方法中所有合成步骤都在反应器中全连续进行,不需要处理或分离中间体,从而以良好的产率提供所需的产品。该方法中反应快速高效,试剂切换简单,可快速大规模合成成百上千或更多的结构明确的喹诺酮类化合物。本发明结合融入程序设计和自动化控制等知识技术,连续不断为研究人员合成药物分子,加快研究进度。采用本发明的喹诺酮类化合物库构建方法可得到多种喹诺酮类化合物分子,直接应用于活性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4644662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10177173.5
申请日:2022-02-24
申请人: 广东工业大学
IPC分类号: C07F17/02 , B01J31/24 , C07D333/20 , C07D333/28 , C07C269/06 , C07C271/16 , C07D317/58 , C07D409/12 , C07D487/10 , C07D295/096 , C07C213/00 , C07C215/30
摘要: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和催化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二茂铁结构的手性膦氮氮(PNN)三齿配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配体具有如通式(I)或通式(II)所示的结构。手性膦氮氮三齿配体与金属铱络合物进行反应,可以得到不同的催化剂,用于催化多种氨基酮的不对称氢化反应中。本发明中的手性膦氮氮三齿配体具有以下优势:①合成简便,原料相对廉价;②底物适用性和催化效果好,大多数底物均实现100%的转化和99%的立体选择性;③可用于多种药物的不对称合成中,例如S‑度洛西汀、R‑氟西汀等;④配体稳定,不易变质,可低温长期保存。
-
公开(公告)号:CN114539213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77192.8
申请日:2022-02-24
申请人: 广东工业大学
IPC分类号: C07D401/04 , C07D401/14 , A61P31/04 , A61K31/4709 , A61K31/496 , A61K31/5377 , A61K31/541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氟喹诺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公开的氟喹诺酮类化合物抗菌谱广,有非常好的抑制或杀菌活性,因此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35951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506620.6
申请日:2024-04-25
申请人: 广东工业大学
IPC分类号: C07C233/56 , C07C317/28 , C07C323/41 , B01J31/22 , C07C41/16 , C07C43/205 , C07C43/215 , C07C43/225 , C07C43/20 , C07C43/21 , C07C319/20 , C07C323/20 , C07C253/30 , C07C255/54 , C07C213/06 , C07C217/84 , C07C67/31 , C07C69/92 , C07D213/64 , C07D213/65 , C07D215/20 , C07D241/42 , C07D333/54 , C07D309/10 , C07D307/20 , C07D407/12 , C07D471/08 , C07J1/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链状草酰胺配体及其在铜催化C‑O偶联反应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链状配体中胺基链上带有弱配位原子(N,O,S),可以有效与铜催化剂结合,提高其催化活性,该配体同时适用于不同氧亲核试剂醇和酚,使用该配体的催化体系具有较高的催化效率和较好的反应选择性,在目前报道的铜催化芳基烷基醚合成反应中能达到很高的转化数,且底物范围广。使用本发明的链状草酰胺配体可以构建一个通用的催化体系实现醇和酚的芳基化反应,该配体能够促进芳基碘化物、芳基溴化物或芳基氯化物与醇或酚类化合物的偶联反应;该链状草酰胺配体形成的通用的催化体系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选择性高,效率高,收率高,底物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790316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37012.5
申请日:2024-01-10
申请人: 广东工业大学
IPC分类号: C07D498/06 , C07D519/00 , C07D491/107 , C07D471/04 , C07D401/04 , C07D401/14 , C07B59/00 , A61K31/4709 , A61K31/438 , A61K31/5383 , A61P31/04 , A61P31/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7位为螺环结构的氟喹诺酮类化合物及其应用,所述氟喹诺酮类化合物如结构通式(I)或(II)所示:#imgabs0#本发明的氟喹诺酮类化合物杀菌谱广,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等细菌及其高耐药菌均具有非常好的抑制或杀菌活性,并且在很低的使用剂量下就可以获得很好的防治效果,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394976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0127004.0
申请日:2022-02-11
申请人: 广东工业大学
IPC分类号: C07D491/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S)‑1‑苯乙基)‑6‑氧杂‑2‑氮杂双环[3.2.1]辛烷‑7‑酮,由以下步骤合成:步骤(1)、将3‑丁烯‑1‑醇与碱A的混合溶液和活化试剂溶液在微混合器中混合,流入第一反应器反应得到中间体I溶液;步骤(2)、将中间体I溶液、(S)‑1‑苯乙胺和碱B溶液在微混合器中混合后流入第二反应器反应得到中间体II溶液;步骤(3)、将中间体II溶液与乙醛酸或乙醛酸水合物溶液在微混合器中混合后流入第三反应器反应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提供的工艺中间步骤无需分离纯化,总收率稳定在64‑77%,在该工艺中,繁琐复杂的操作流程大大简化,反应时间大大缩短,废物的产生量和种类显著减少。因此,本发明合成工艺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时空效率高、三废排放低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