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8486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10605.8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5B1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关柜控制系统及方法,应用于包括多个开关单元的电源开关柜;控制系统包括切换模块、自动控制模块及手动控制模块;开关单元与切换模块连接;切换模块根据自动控制信号连接自动控制模块,以及断开与手动控制模块的连接;切换模块根据手动控制信号连接手动控制模块,以及断开与自动控制模块的连接。通过自动控制模块实现对开关柜进行自动控制,通过手动控制模块实现对开关柜进行手动远程控制,通过切换模块实现对自动控制模式和手动控制模式之间的切换,进而在5G或有线网络出现故障无法对开关柜自动控制时,可以通过切换模块切换至手动控制模式,对开关柜进行手动远程控制,增加控制系统的灵活性、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3203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339132.0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双电源储能设备支撑的能量双向流动供配电系统,包括:若干交流回路、若干隔离变压器、若干三相桥式全控变换器、直流母线、新能源设备和储能设备;交流回路与轨道交通变电所交流低压柜的交流母线连接;交流回路通过隔离变压器连接三相桥式全控变换器;三相桥式全控变换器与直流母线连接;新能源设备与直流母线、储能设备连接;储能设备与直流母线连接;直流母线连接有直流负荷。本发明利用直流电源2个或者以上的多落点系统,不存在交流系统的相位不同等风险,可以直接接入同一母线,直流供电可以保证。利用储能设备具有能量双向流动的特点,在夜间停运时,市电给储能设备充电,白天运营时,储能设备给轨道交通车站设备供电,能量流出。
-
公开(公告)号:CN111107696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416624.0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5B45/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D驱动电源,包括:运算放大器、调压电路、分压电路、稳压电路、PWM控制器,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通过所述调压电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直流电源所述分压电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稳压电路与所述PWM控制器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调压电路调节运算放大器输入端电压的大小,使得本LED驱动电源的输出电流随运算放大器输入端电压大小而改变,将LED驱动电源和灯珠的温度控制在一固定范围,从而有效地保护了LED驱动电源内的元器件和灯珠,使两者不因温度的恶化而失效,从而保证了地铁照明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7186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47429.3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3K19/01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信号传输的线性隔离电路,包括输入模块、光耦模块和输出模块,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光耦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光耦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输入模块连接,光耦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输出模块连接;光耦模块包括发光二极管、第一光敏二极管和第二光敏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输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第一光敏二极管用于将发光二极管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第一光敏二极管的负极与输入模块连接,正极接地;第二光敏二极管用于将发光二极管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第二光敏二极管的负极与输出模块连接,正极接地。本发明能够提高模拟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保障轨道交通的运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739822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08082.6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控制模块、功率驱动模块和输出整流模块,电源控制模块根据工作人员设定的电压设定指令设置输出电压,功率驱动模块包括若干并联的功率驱动单元,每一功率驱动单元的控制端及输入端均与电源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电源控制模块发送的PWM信号以及电源控制模块输出的正电压和负电压;每一功率驱动单元的输出端均与输出整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输出整流模块对功率驱动单元输出的交流电压进行整流滤波;输出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源控制模块连接,向电源控制模块反馈输出的电压电流。本发明提供的直流电源能够适配多种规格的设备,满足不同设备的充电需求,并且便于进行设备及电源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212183771U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922501240.0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5B45/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高架区间声屏障的光伏直流驱动LED灯具,包括:光伏板组件,所述光伏板组件覆盖在高架区间声屏障外侧壁上,用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直流电;光敏开关电路,与所述光伏板组件连接;若干灯具,与所述光敏开关电路连接,所述光敏开关电路在昏暗的条件下闭合以使所述光伏板组件与所述灯具连通。本实用新型利用声屏障系统立面的结构设置光伏板组件作为独立于电网的发电系统,充分地利用了空间以及可再生能源,且本光伏直流驱动LED灯具通过直流直接驱动灯具,不需要经过逆变器,大大的降低了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211429592U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922501023.1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5B45/3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ED驱动电源,包括:运算放大器、调压电路、分压电路、稳压电路、PWM控制器,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通过所述调压电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直流电源所述分压电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稳压电路与所述PWM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压电路调节运算放大器输入端电压的大小,使得本LED驱动电源的输出电流随运算放大器输入端电压大小而改变,将LED驱动电源和灯珠的温度控制在一固定范围,从而有效地保护了LED驱动电源内的元器件和灯珠,使两者不因温度的恶化而失效,从而保证了地铁照明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951487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65796.2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Q50/40 , G06N20/00 , G06N7/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矩独立法的交通网‑配电网不确定因素重要程度的确定方法以及相关设备。通过获取待确定交通网‑配电网中满足设定条件的不确定因素,之后获取多个不确定因素中的任一当前不确定因素对应的第一分布特征信息,并将当前不确定因素和除当前不确定因素以外的其他不确定因素输入PCK模型,得到第二分布特征信息,进一步将不确定因素输入PCK模型,得到第三分布特征信息,最后基于第一分布特征信息、第二分布特征信息以及第三分布特征信息,获取各不确定因素对应的概率联合流全局灵敏度指标信息,并根据概率联合流全局灵敏度指标信息确定各不确定因素的重要程度。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交通网‑配电网中的不确定因素重要程度的确定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36268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310997874.8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两周期数据关联的智能配电网抗差动态状态估计方法,涉及配电网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进行配电网量测变换,建立统一量测模型,转第2步;2进行超短期功率预测,并对矩阵计算并行化加速,转第3步;3判断是否为SCADA采样时刻,如果是,利用μM‑PMU和SCADA量测量共同形成全量测模型,转第4步;否则,根据μM‑PMU量测量形成线性量测模型;若该步为一个周期内的第一个μM‑PMU采样时刻,转第6步;4进行静态抗差状态估计;转第5步;5进行动态滤波内部量更新,关联两周期数据;转第6步;6进行动态滤波,转第7步;7根据动态模型进行状态预测;本发明关联前后两个周期内的数据,有效利用静态抗差状态估计的估计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009975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081814.2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50/26 , B64U10/00 , H04L67/12 , H04L41/12 , H04L41/0654 , B64U101/20 , B64U101/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通导融合电力应急无人机的配电系统灾后负荷恢复方法,具体包括:基于新型配电系统信息物理耦合特征,通过建立信息‑物理协同恢复框架,包含配电系统负荷恢复框架、信息网络恢复框架及通导融合无人机‑信息网络协同恢复框架,实现灾后配电系统的快速恢复。除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配电系统通导融合无人机接入及灾后信息–物理协同恢复优化模型,通过对无人机接入及灾后信息‑物理协同恢复系统模型进行优化,最大化无人机接入模型后的系统效益,以提高无人机在新型配电系统灾后负荷恢复场景中的效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