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328705A
公开(公告)日:2001-12-26
申请号:CN99813766.9
申请日:1999-11-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16 , H01M2/1022 , H01M2/1077 , H01M2/202 , H01M10/613 , H01M10/647 , H01M10/6551 , H01M10/6557 , H01M10/6562
Abstract: 一种组合蓄电池,使多个单体电池(1a-1j)在长方体的电池槽短侧面侧相抵接,并电气联接,配置在长侧面两侧的紧固板(14)之间靠紧固条(13)紧固,做成各单体电池连接成一体的组合蓄电池。在制作组合蓄电池之际,或者将单体电池的产生电能要素任意地连接,让导热板30夹在并排配置的单体电池之间,或者让冷媒在单体电池间流通等,使各单体电池的散热条件均等,减小各单体电池间温差,来使随温度条件变化的充电效率亦均等,同时,电池容量的离散变小,故不会产生过放电的电池,电池寿命延长。
-
公开(公告)号:CN1163987C
公开(公告)日:2004-08-25
申请号:CN99813766.9
申请日:1999-11-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16 , H01M2/1022 , H01M2/1077 , H01M2/202 , H01M10/613 , H01M10/647 , H01M10/6551 , H01M10/6557 , H01M10/6562
Abstract: 一种组合蓄电池,使多个单体电池(1a-1j)在长方体的电池槽短侧面侧相抵接,并电气联接,配置在长侧面两侧的紧固板(14)之间靠紧固条(13)紧固,做成各单体电池连接成一体的组合蓄电池。在制作组合蓄电池之际,或者将单体电池的产生电能要素任意地连接,让导热板30夹在并排配置的单体电池之间,或者让冷媒在单体电池间流通等,使各单体电池的散热条件均等,减小各单体电池间温差,来使随温度条件变化的充电效率亦均等,同时,电池容量的离散变小,故不会产生过放电的电池,电池寿命延长。
-
公开(公告)号:CN1290046A
公开(公告)日:2001-04-04
申请号:CN00131714.8
申请日:2000-09-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6/5038 , H01M2/024 , H01M2/0439 , H01M2/1072 , H01M10/345 , H01M10/613 , H01M10/647 , H01M10/651 , H01M10/652 , H01M10/6557 , H01M10/6566 , H01M10/6567
Abstract: 组合型密封二次电池1,由在有底矩形筒状的电池槽14内装入产生电能要素15并封闭其开口而成的单体电池2多个串联配置而成,该单体电池2装入冷却箱3内,由一体型盖体4、5封闭冷却箱3和各电池槽14的开口,并使冷却箱3的单体电池配置方向两侧的两侧壁与各单体电池2的两侧面之间形成的冷却介质通道21与各单体电池2的电池槽14、14之间形成的冷却介质通道18相互连通,能有效地强制冷却各单体电池2的所有侧面,密封接合工序简单且密封性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4497C
公开(公告)日:2004-11-03
申请号:CN00131714.8
申请日:2000-09-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6/5038 , H01M2/024 , H01M2/0439 , H01M2/1072 , H01M10/345 , H01M10/613 , H01M10/647 , H01M10/651 , H01M10/652 , H01M10/6557 , H01M10/6566 , H01M10/6567
Abstract: 组合型密封二次电池(1),由在有底矩形筒状的电池槽(14)内装入产生电能要素(15)并封闭其开口而成的单体电池(2)多个串联配置而成,该单体电池(2)装入冷却箱(3)内,由一体型盖体(4、5)封闭冷却箱(3)和各电池槽(14)的开口,并使冷却箱(3)的单体电池配置方向两侧的两侧壁与各单体电池(2)的两侧面之间形成的冷却介质通道(21)与各单体电池(2)的电池槽(14、14)之间形成的冷却介质通道(18)相互连通,能有效地强制冷却各单体电池(2)的所有侧面,密封接合工序简单且密封性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1449056B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0780017809.3
申请日:2007-05-21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用于燃料电池等的混合泵装置(1),该混合泵装置(1)包括:2个流入通道(51、52);分别配置于2个流入通道(51、52)的流入侧主动阀(21、22);液体分别介以2个流入通道(51、52)流入的泵室(11);使在该泵室(11)中混合好的液体流出的4个流出通道(61、62、63、64);和分别配置于4个流出通道(61、62、63、64)的流出侧主动阀(31、32、33、34)。此外,泵室(11)与多个流出通道(61、62、63、64)的分支点(80)之间构成有处理室(82)。因此,可防止在泵室(11)内混合好的液体从4个流出通道(61、62、63、64)流出时液体的浓度发生偏差。
-
公开(公告)号:CN101682073A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880020303.2
申请日:2008-06-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8 , H01M4/8657 , H01M8/0245 , H01M8/0247 , H01M8/1011 , H01M8/2455 , Y02E60/523
Abstract: 在燃料电池堆中,层叠膜电极接合体和隔板并以一对端板从层叠方向的两侧夹住而构成的单电池堆,通过第1板簧在层叠方向上夹紧并紧固。第1板簧的截面为C字形形状,并具有推压一对端板的2个臂部和连结这些臂部的连结部。
-
公开(公告)号:CN100407490C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580000873.1
申请日:2005-03-0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662 , B01D2258/0208 , H01M4/921 , H01M8/1011 , H01M2008/1095 , Y02E60/523
Abstract: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燃料电池和净化装置,所述燃料电池含有阳极、阴极及夹在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电解质,所述净化装置具有对从所述阳极排出的物质加以净化的催化剂层,其特征在于,净化装置具有含有催化剂层的多孔质片及配置在该多孔质片两侧的2个流路,在一方的流路中设有将从阳极排出的物质加以导入的导入口,在另一方的流路中设有导入空气的导入口、排出口,从阳极排出的物质流过多孔质片得到净化后从所述排出口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835266A
公开(公告)日:2006-09-20
申请号:CN200610067934.2
申请日:2006-03-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11 , H01M8/0223 , H01M8/0228 , H01M8/0241 , H01M8/0258 , H01M8/0265 , H01M8/0267 , H01M8/0271 , H01M8/241 , H01M2008/1095 , H01M2300/0082 , Y02E60/523
Abstract: 本发明能提供一种在确保供给催化剂层的燃料量的同时更加可靠地排出所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优异的发电特性的直接型燃料电池。本发明的直接型燃料电池中,在阳极侧流路的深度方向,由具有拒水性及气体透过性的膜将阳极侧流路中的至少一部分一分为二,构成位于膜电极接合体一侧的第1部分流路和位于阳极侧流路的底部一侧的第2部分流路,在第1部分流路中主要流动燃料,在第2部分流路中主要流动二氧化碳。
-
公开(公告)号:CN102484233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180003448.3
申请日:2011-07-1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02 , H01M2/022 , H01M6/42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既能实现电阻焊接的效率化、又能提高各电池单元的布局自由度的组电池的制造方法。该组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用于连接电池单元(4A)与电池单元(4B)的引导板(5A)、以及用于连接电池单元(4B)与电池单元(4C)的引导板(5B)的工序;在引导板(5A)的一端与引导板(5B)的一端之间相隔规定的板间隔的状态下使两个引导板(5A、5B)抵接于电池单元(4B)的工序;以及使电极从与电池单元(4B)的相反一侧分别抵接于两个引导板(5A、5B)的一端,并且使电流流过两个电极间,从而将两个引导板(5A、5B)电阻焊接于电池单元(4B)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0472872C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710008332.4
申请日:2007-01-1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43 , H01M8/0234 , H01M8/0239 , H01M8/0245 , H01M8/04194 , H01M8/04328 , H01M8/04447 , H01M8/04708 , H01M8/04798 , H01M8/1011 , Y02E60/523
Abstract: 一种直接氧化燃料电池,包括至少一个单元电池。该至少一个单元电池包括阳极、阴极和介于阳极与阴极之间的氢离子导体聚合物电解质膜。该阳极包括:与聚合物电解质膜相接触的催化剂层;以及扩散层。该扩散层包括:含有疏水粘合材料和电子导电材料的多孔复合层;设置在多孔复合层中阳极侧隔离层一侧的第一导电多孔基层;以及设置在多孔复合层中催化剂层一侧的第二导电多孔基层,透过所述第一导电多孔基层和所述多孔复合层的燃料通量低于透过所述第二导电多孔基层的燃料通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