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09406B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0810145748.5
申请日:2008-08-14
IPC: H01R13/629 , H01R4/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748 , H01R13/73
Abstract: 一种用于将连接器连接于被连接部分的连接器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包括:保持单元,通过沿着与连接器和被连接部分的重叠方向相交的方向滑动该连接器以将连接器重叠在被连接部分上,该保持单元将该连接器保持在连接位置;以及设置在连接器和被连接部分的一对孔,当连接器设置在连接位置时,这对孔彼此连通用于通过螺纹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409406A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810145748.5
申请日:2008-08-14
IPC: H01R13/629 , H01R4/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748 , H01R13/73
Abstract: 一种用于将连接器连接于被连接部分的连接器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包括:保持单元,通过沿着与连接器和被连接部分的重叠方向相交的方向滑动该连接器以将连接器重叠在被连接部分上,该保持单元将该连接器保持在连接位置;以及设置在连接器和被连接部分的一对孔,当连接器设置在连接位置时,这对孔彼此连通用于通过螺纹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03427050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196349.2
申请日:2013-05-24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装置,其可实现空间节省和部件件数的削减。上述电源装置具有:由多个电池串联连接而成的电池集合体(1);具有用于控制电池集合体与负载之间的连接的继电器(22)和电路(24)、以及用于把持继电器和电路的上盖(26)的电气接线箱(2);和束集并把持多个电池的端板(3)。该端板设置于电池集合体与电气接线箱之间,且具有分别与电池集合体的总正极和总负极所连接的端子以及电气接线箱所对应的端子相连接的插座端子(31a、31b),该插座端子的端子连接口(32)分别面对端板的电池集合体侧和电气接线箱侧。
-
公开(公告)号:CN103427064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201374.5
申请日:2013-05-27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M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够安全地对多个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件的各电池及其负荷维护检修的电极部连接结构,该电池组件通过将多个电池(1)串联并约束于连接方向而成,该电池(1)具有:覆盖在连接方向一侧的表面(11),以缓冲连接方向的约束载荷的缓冲部(2);设于连接方向一侧表面,在与连接方向垂直的方向具有与外部连通的开口部(31),且在连接方向上相对于缓冲部(2)呈凹进状态的凹部(3);从凹部(3)向连接方向的一侧露出的一侧电极部(4);露出于连接方向的另一侧表面(12)的另一侧电极部(5);和收容于凹部(3),分别与一侧电极部(4)和连接方向上的相邻电池的另一侧电极部(5)接触并与相邻电池电连接的簧片部(6)。
-
公开(公告)号:CN103427064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201374.5
申请日:2013-05-27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M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够安全地对多个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件的各电池及其负荷维护检修的电极部连接结构,该电池组件通过将多个电池(1)串联并约束于连接方向而成,该电池(1)具有:覆盖在连接方向一侧的表面(11),以缓冲连接方向的约束载荷的缓冲部(2);设于连接方向一侧表面,在与连接方向垂直的方向具有与外部连通的开口部(31),且在连接方向上相对于缓冲部(2)呈凹进状态的凹部(3);从凹部(3)向连接方向的一侧露出的一侧电极部(4);露出于连接方向的另一侧表面(12)的另一侧电极部(5);和收容于凹部(3),分别与一侧电极部(4)和连接方向上的相邻电池的另一侧电极部(5)接触并与相邻电池电连接的簧片部(6)。
-
公开(公告)号:CN103427050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310196349.2
申请日:2013-05-24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装置,其可实现空间节省和部件件数的削减。上述电源装置具有:由多个电池串联连接而成的电池集合体(1);具有用于控制电池集合体与负载之间的连接的继电器(22)和电路(24)、以及用于把持继电器和电路的上盖(26)的电气接线箱(2);和束集并把持多个电池的端板(3)。该端板设置于电池集合体与电气接线箱之间,且具有分别与电池集合体的总正极和总负极所连接的端子以及电气接线箱所对应的端子相连接的插座端子(31a、31b),该插座端子的端子连接口(32)分别面对端板的电池集合体侧和电气接线箱侧。
-
公开(公告)号:CN104159764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280068217.5
申请日:2012-01-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625 , B60K1/04 , B60K2001/0416 , B60L3/0007 , B60L3/0046 , B60L11/1864 , B60L11/1874 , B60L11/1877 , B60L11/1879 , B60L2240/545 , H01M2/0237 , H01M2/1077 , H01M2/1083 , H01M10/613 , H01M10/643 , H01M10/6551 , H01M10/6554 , H01M10/6555 , H01M2220/20 , Y02T10/7005 , Y02T10/706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其目的在于,在抑制零件数量增加的前提下保护蓄电池免受车辆碰撞的影响。该车辆搭载有蓄电池,其特征在于,上述蓄电池包括电池组和保持构件,上述电池组具有多个单电池,单电池在圆筒形状的壳体内容纳有电解液和发电元件;上述保持构件自径向保持各上述单电池;在自车辆的高度方向观察时,上述电池组位于比上述保持构件的边缘靠内侧的区域。各单电池可以沿着车辆的高度方向配置。保持构件可以是容许单电池间的热交换的散热板。
-
公开(公告)号:CN104024012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180074696.7
申请日:2011-11-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4 , B60K1/04 , B60K2001/0427 , B60K2001/0455 , B60L1/003 , B60L1/02 , B60L3/0046 , B60L3/12 , B60L11/005 , B60L11/14 , B60L11/1864 , B60L11/1874 , B60L11/1877 , B60L2210/14 , B60L2210/40 , B60L2240/34 , B60L2240/80 , B60R16/0231 , Y02T10/70 , Y02T10/7005 , Y02T10/7022 , Y02T10/7061 , Y02T10/7077 , Y02T10/7225 , Y02T10/7241
Abstract: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降低电池组的拆下作业所耗费的工时的车辆。(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车辆100是具备电池组2的车辆,所述电池组配置在比沿车宽方向并排设置的驾驶席11与副驾驶席12之间的空间S2靠车辆前方Fr且比在驾驶席以及副驾驶席的车辆前方所设置的仪表板31靠车辆后方Rr的位置,该电池组在车室内。根据本发明,在将电池组从车体上拆下时不需要拆下驾驶席以及副驾驶席,与以往相比能够降低电池组的拆下作业所耗费的工时。
-
公开(公告)号:CN104321902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280072331.5
申请日:2012-12-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小岛冲压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2/10 , H01M2/20 , H01M10/65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37 , H01M2/1077 , H01M2/202 , H01M10/48 , H01M10/625 , H01M10/6556 , H01M2220/2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抑制电池的大型化,并且抑制壳体内的发电部的位置偏移。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具有通过绝缘性的外装材料将单电池覆盖了的发电部、和将所述发电部收容的密闭结构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压比外压高。在此,所述发电部可以是通过所述外装材料将所述单电池排列而成的电池群覆盖了的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能够以在连接邻接的所述单电池的导电部件所处的区域中折弯的状态被收容于所述壳体。能够设置沿与所述导电部件最接近的所述壳体的面使冷介质导通的冷介质通道。
-
公开(公告)号:CN103765666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180073016.X
申请日:2011-08-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625 , H01M10/613 , H01M10/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8 , H01M2/1083 , H01M10/625 , H01M10/663 , H01M2220/20 , Y10S903/951
Abstract: (课题)将高输出型电池组和高容量型电池组在车辆的最合适的位置配置。(技术方案)车辆具备:马达,其作为使车辆行驶的驱动源;高输出型电池组和高容量型电池组,其能够对马达供给电力;和温度调节机构,其用于对高输出型电池组和高容量型电池组的温度进行调节。温度调节机构对高输出型电池组和高容量型电池组供给各电池组的温度调节所用的热交换介质。高输出型电池组能够以比高容量型电池组大的电流进行充放电。高容量型电池组具有比高输出型电池组大的能量容量,并且电池特性对温度的依存度也比高输出型电池组高。另外,高容量型电池组在热交换介质的流路中,配置于高输出型电池组的上游。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