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25329B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180074544.7
申请日:2011-10-30
Applicant: 日本麦可罗尼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 刮拉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1L4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4/005 , H01L31/022425 , H01L49/00 , H01M10/00 , H01M10/02 , H01M14/00 , H02J7/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通过使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进行光激发结构变化而充电且能够低成本化及进行稳定动作的量子电池的电极的氧化,并防止历经长期经年变化而能够反复充放电的量子电池。能够反复使用的量子电池,是将具有抗氧化功能的第1金属电极12、通过使被绝缘性物质覆盖了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进行光激发结构变化从而在带隙中形成能级而捕获电子的充电层14、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16、以及具有抗氧化功能的第2金属电极18进行层叠而构成,电极具备抗氧化功能。金属电极12及18是为了保持抗氧化功能而由具有钝态特性的金属所构成的钝态金属层。
-
公开(公告)号:CN103140933B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080069431.3
申请日:2010-10-07
Applicant: 刮拉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中泽明
IPC: H01M14/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4/005 , H01M4/131 , H01M10/00 , H01M10/02 , H01M14/00
Abstract: 提供能够通过简单的构成实现低成本化以及稳定的动作、并大大超过锂离子电池的容量的二次电池。二次电池在基板上形成导电性的第一电极,并且层叠了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将能量充电的充电层、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以及第二电极。向充电层填充被绝缘性的覆膜覆盖的微粒子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通过紫外线照射产生光激发结构变化现象,在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能带隙内形成新的能级。在该新形成的能级上捕获电子而充入能量。通过将电源连接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来向充电层充电。也可以使用透明电极通过光充入能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814728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380081530.7
申请日:2013-12-10
Applicant: 日本麦可罗尼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 刮拉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1M10/04 , H01M10/052 , H01M10/0585 , H01M1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5 , H01L31/022425 , H01L49/00 , H01M10/0413 , H01M10/0436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30 , H01M2220/30 , H02J7/0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相比现有技术改善了容积方面(能量密度的方面)、制造方面(制造工序数)的二次电池。本发明的二次电池包括:片状的第1电极兼用基材,其发挥作为第1电极的功能和作为基材的功能;表面侧蓄电层,其被设置在第1电极兼用基材的表面侧;表面侧第2电极层,其被层叠在表面侧蓄电层;背面侧蓄电层,其被设置在第1电极兼用基材的背面侧;以及背面侧第2电极层,其被层叠在背面侧蓄电层。
-
公开(公告)号:CN105264656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80011105.5
申请日:2014-03-05
Applicant: 日本麦可罗尼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 刮拉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1L21/822 , H01L2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45 , H01L2224/48247 , H01M4/0426 , H01M4/139 , H01M4/483 , H01M4/661 , H01M6/40 , H01M10/0436 , H01M10/0463 , H01M10/049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 H01M10/425 , H01M10/446 , H01M2200/20 , H01M2220/30 , H02S50/00
Abstract: 提供一种搭载二次电池的电路芯片及其制造方法,其中二次电池被直接地装配在电路和二次电池的集成结构的所形成电路的相反的表面。搭载二次电池的电路芯片被配置为这样:二次电池被直接地装配在对应于电路和二次电池的集成结构的电路的区域中。芯片是搭载二次电池的电路芯片,其中二次电池形成与在晶片上所装配的电路区域相对的表面上。通过将具有多层布线的电路的最上部形成到被钝化的电路表面的上部上的二次电池结构中,形成通过制作要被共同使用的表面结构中的电路的多层布线部的最上的布线层所直接堆叠的二次电池,或者将二次电池形成在使其上形成电路的基板的后表面上,从而二次电池和电路形成到集成结构中。
-
公开(公告)号:CN104471694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280073641.9
申请日:2012-05-31
Applicant: 日本麦可罗尼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 刮拉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1/067 , G01R1/06744 , G01R1/06761 , G01R31/3624 , G01R31/3665 , H01L2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半导体探针测试量子电池的装置和方法,其中,能够在量子电池的制作工艺中途评价充电层的电特性而不引起损伤。在由电极(54)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56)层叠在支持体(52)上所构成的半导体探针(50)上,使用与量子电池相同的材料制作探针充电层(58),并照射紫外线。使用与量子电池相同的材料在半导体探针(50)上形成探针充电层(58),使得可以在不损伤量子电池的充电层的情况下进行评价。提供使用设置有探针充电层(58)的半导体探针(50),通过电压计(64)和恒流电源(62)或放电电阻(66)来测定量子电池制作中途的充电层(18)的充放电特性的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428899A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280073767.6
申请日:2012-06-06
Applicant: 日本麦可罗尼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 刮拉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4/005 , H01L31/022425 , H01L49/006 , H01M10/425 , H01M10/465 , H02J7/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在层叠不同热膨胀系数的绝缘树脂与金属电极时由于制造过程中的加热而导致金属电极中产生裂纹的电极结构。在层叠于由绝缘树脂制成的半导体电路基板的电极中,其电极结构由主电极(70)和辅助电极(74)构成,所述主电极(70)设置有切除其一部分而形成的狭缝,从而防止在制造过程中因与所述基板的热膨胀系数的不同而产生裂纹,所述辅助电极(74)覆盖上述主电极的狭缝。在其中主电极的狭缝与辅助电极的狭缝重叠的部分没有设置狭缝,而是形成架桥,由此消除不存在电极的空隙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4247124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380021799.6
申请日:2013-04-25
Applicant: 日本麦可罗尼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 刮拉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1 , H01M2/263 , H01M10/045 , H01M10/0454 , H01M10/0459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 H01M10/0583
Abstract: 提供一种将以正极层和负极层来包夹蓄电层的全固体型的二次电池结构作为单层二次电池来应用的、并从容积上、制造上、定位上等一个以上的观点来看,比过去更优良的二次电池。本发明的二次电池应用折叠单层二次电池,所述折叠单层二次电池是将折叠方向交替改变为反方向地对单层二次电池进行了两次以上折叠的折叠单层二次电池,所述单层二次电池是以正电极层及负电极层来包夹蓄电层的片状的单层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1535885B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0680056292.4
申请日:2006-11-02
Applicant: 刮拉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中泽明
IPC: G02F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523 , G02F1/015 , G02F2202/10
Abstract: 电场感应元件(1)包括:光学功能层(5),该光学功能层包括金属氧化物和覆盖所述金属氧化物的绝缘体,并可见光透过率的值由于电场的施加而发生变化,所述金属氧化物是从由二氧化锡、二氧化钛、以及氧化锌组成的组中选出的;以及夹持所述光学功能层(5)的第一和第二电极层(7、9)。
-
公开(公告)号:CN104488163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380039134.8
申请日:2013-07-23
Applicant: 日本麦可罗尼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 刮拉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0024 , H01M10/0525 , H01M10/4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放电装置,其不使用具有非常高的电流供给能力的电源,即可使多个二次电池同时并联充放电。本发明所涉及的充放电装置使多个充放电体同时并联进行充电动作和放电动作,其具有:充电用电力线,其将电源机构提供的电力供给各充放电体;放电用电力线,各充放电体通过该放电用电力线将放电电力供给电源机构;连接切换机构,其设有多个,配置在充电用电力线及放电用电力线与多个充放电体之间,用于切换充电用电力线及放电用电力线与多个充放电体之间的连接;切换控制机构,其对多个连接切换机构进行切换控制;电源机构施加各不相同的多个电压值。切换控制机构进行切换控制,以使各充放电体按照规定顺序与多个充电用电力线和多个放电用电力线循环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4488163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380039134.8
申请日:2013-07-23
Applicant: 日本麦可罗尼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 刮拉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0024 , H01M10/0525 , H01M10/4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放电装置,其不使用具有非常高的电流供给能力的电源,即可使多个二次电池同时并联充放电。本发明所涉及的充放电装置使多个充放电体同时并联进行充电动作和放电动作,其具有:充电用电力线,其将电源机构提供的电力供给各充放电体;放电用电力线,各充放电体通过该放电用电力线将放电电力供给电源机构;连接切换机构,其设有多个,配置在充电用电力线及放电用电力线与多个充放电体之间,用于切换充电用电力线及放电用电力线与多个充放电体之间的连接;切换控制机构,其对多个连接切换机构进行切换控制;电源机构施加各不相同的多个电压值。切换控制机构进行切换控制,以使各充放电体按照规定顺序与多个充电用电力线和多个放电用电力线循环连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