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69543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880046032.1
申请日:2018-07-09
申请人: 株式会社田村制作所 , 株式会社希克斯 ,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情报通信研究机构
IPC分类号: C30B29/16 , C30B33/06 , H01L21/02 , H01L21/336 , H01L29/12 , H01L29/78 , H01L29/872
摘要: 提供一种半导体基板(1),其是由单晶Ga2O3系基板(10)与多晶基板(11)接合而成的,单晶Ga2O3系基板(10)的厚度薄于多晶基板(11)的厚度,多晶基板(11)的断裂韧性值高于单晶Ga2O3系基板(10)的断裂韧性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463540B
公开(公告)日:2020-03-03
申请号:CN201580025434.X
申请日:2015-05-15
申请人: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1L29/78 , H01L29/06 , H01L29/12 , H01L29/47 , H01L29/739 , H01L29/872
摘要: 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包括:第1导电型的SiC层;选择性地形成在所述SiC层上的电极;以及形成在所述SiC层上、达到设定在所述SiC层的端部的切割区域的绝缘物,所述绝缘物包含配置在所述电极的下方的电极下绝缘膜及以覆盖该电极下绝缘膜的方式配置的有机绝缘层,所述有机绝缘层与所述SiC层相接的区间的距离(A)为40μm以上,所述电极下绝缘膜上的所述电极与所述SiC层的横向的距离(B)为40μm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0663097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880033474.2
申请日:2018-06-29
申请人: X-VI株式会社
发明人: 加藤光治
IPC分类号: H01L21/02 , H01L21/20 , H01L21/265 , H01L21/336 , H01L27/12 , H01L29/12 , H01L29/78
摘要: 本发明的半导体元件基板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工序:薄膜形成工序,在该薄膜形成工序中,在第1临时基板(42)上形成分离用薄膜层(45);基板形成工序,在该基板形成工序中,在分离用薄膜层上形成由第2半导体材料的单晶或多晶构成的预定厚度的支承层(61、6)且在支承层上形成由第3半导体材料的单晶构成的第2薄膜层(80);元件形成工序,在该元件形成工序中,在第2薄膜层形成半导体元件(9);以及临时基板去除工序,在该临时基板去除工序中,以分离用薄膜层为界来去除第1临时基板,由此得到在支承层上具有形成有半导体元件的第2薄膜层的半导体元件基板(10)。
-
公开(公告)号:CN105940498B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580006779.0
申请日:2015-03-11
申请人: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 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总合研究所
IPC分类号: H01L29/78 , H01L21/28 , H01L21/336 , H01L29/12 , H01L29/417
摘要: 本发明的碳化硅半导体装置具有:n+型碳化硅基板(1);n型碳化硅外延层(2);p+型基区(3),其选择性地形成于n型碳化硅外延层(2)的表面层;n+型源区(6),其选择性地生成于p+型基区(3)内;TiN膜(11)和Ni膜(12),其作为电连接到n+型源区(6)而形成的源电极;栅绝缘膜(8),其形成于p+型基区(3)的被n型碳化硅外延层(2)与n+型源区(6)所夹的部分的表面上;栅电极(9),其形成于栅绝缘膜(8)上;漏电极,其形成于n+型碳化硅基板(1)的背面侧;以及半导体装置用的金属配线,其与作为源电极的TiN膜(11)和Ni膜(12)连接,以铝作为材料而形成,并在该形成后通过低温氮退火形成,即使在高温下对栅极施加负电压,也能够抑制阈值电压的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476223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780089191.5
申请日:2017-04-04
申请人: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大野彰仁
IPC分类号: H01L21/205 , C23C16/455 , C30B29/36 , H01L21/329 , H01L21/336 , H01L29/12 , H01L29/78 , H01L29/872
摘要: 将碳化硅衬底(2)配置为使主面相对于横向型CVD装置的横向一列地排列的多个喷射孔(8)平行。从多个喷射孔(8)供给原料气体而在碳化硅衬底(2)的主面之上使碳化硅外延生长层(10)外延生长。从多个喷射孔(8)供给的原料气体被分割至多个系统管线,分别由单独的质量流量控制器(9a~9l)进行控制。碳化硅衬底(2)的主面之上的原料气体的流速大于1m/sec。
-
公开(公告)号:CN110462838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880021352.1
申请日:2018-10-12
申请人: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IPC分类号: H01L29/739 , H01L21/336 , H01L21/76 , H01L29/06 , H01L29/12 , H01L29/78
摘要: 提供一种半导体装置,其具备:半导体基板,其具有漂移区;晶体管部,其形成于半导体基板,且具有集电区;二极管部,其形成于半导体基板,且具有阴极区;以及边界部,其形成于半导体基板,在半导体基板的上表面配置于晶体管部与二极管部之间,且具有集电区,在晶体管部的台面部和边界部的台面部设置有掺杂浓度比漂移区的掺杂浓度高的发射区,在边界部的台面部的上表面,发射区与栅极沟槽部接触的部分即沟道部的在台面部的上表面处的密度比晶体管部的台面部的上表面处的沟道部的密度小。
-
公开(公告)号:CN110462801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880019001.7
申请日:2018-04-06
申请人: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中田和成
IPC分类号: H01L21/329 , H01L21/301 , H01L21/336 , H01L29/06 , H01L29/12 , H01L29/47 , H01L29/78 , H01L29/861 , H01L29/868 , H01L29/872
摘要: 半导体层(11)具有第1面(P1)、第2面(P2)以及第1侧面(S1)。碳化硅基板(12)具有与第2面(P2)相对的第3面(P3)、第4面(P4)以及第2侧面(S2)。第1电极层(16)和第1面(P1)的一部分形成界面。绝缘膜(15)在半导体层(11)的第1面(P1)上设置于第1电极层(16)的周围。第2电极层(18)设置于第4面(P4)上,在面内方向上,向第1面(P1)和第1电极层(16)所形成的界面的外部延伸。遍及半导体层(11)的第1侧面(S1)上以及碳化硅基板(12)的第2侧面(S2)上而设置有破碎层(20)。第2侧面(S2)上的破碎层(20)的厚度比第1侧面(S1)上的破碎层(20)的厚度大。
-
公开(公告)号:CN106463528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580022557.8
申请日:2015-11-12
申请人: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IPC分类号: H01L29/739 , H01L21/265 , H01L21/329 , H01L21/336 , H01L29/12 , H01L29/78 , H01L29/861 , H01L29/868
摘要: 在正面元件结构形成后,从n‑型碳化硅基板(11)的背面(11b)离子注入p型杂质。接下来,从n‑型碳化硅基板(11)的背面(11b)照射激光,使p型杂质活化而形成p型集电层(4)。接下来,在n‑型碳化硅基板(11)的背面(11b)形成势垒金属层,并进行势垒金属层的烧结。接下来,从n‑型碳化硅基板(11)的背面(11b)侧进行以比p型集电层(4)深的位置为射程(17)的质子注入(16)。接下来,通过炉退火对n‑型碳化硅基板(11)整体进行加热,并通过使质子施主化来形成n+型场截止层(3)。此时,通过使残留在质子通过区(14)的无序减少来使n‑型碳化硅基板(11)的晶态恢复。由此,能够稳定地避免产生电气特性不良。
-
公开(公告)号:CN110226234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880008179.1
申请日:2018-01-25
申请人: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1L29/78 , H01L21/8234 , H01L27/06 , H01L27/08 , H01L29/12 , H01L29/861 , H01L29/872 , H01L29/86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装置,其包含:半导体层,其具有一侧的第一主面和另一侧的第二主面;单位单元,其包含:在所述半导体层的所述第一主面的表层部形成的第一导电型的二极管区域、在所述半导体层的所述第一主面的表层部沿着所述二极管区域的周缘形成的第二导电型的阱区、以及在所述阱区的表层部形成的第一导电型区域;栅极电极层,其隔着栅极绝缘层与所述阱区及所述第一导电型区域对置;以及第一主面电极,其在所述半导体层的所述第一主面上包覆所述二极管区域和所述第一导电型区域,并在与所述二极管区域之间形成肖特基接合,且在与所述第一导电型区域之间形成欧姆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10226233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880006962.4
申请日:2018-01-17
IPC分类号: H01L29/78 , H01L21/336 , H01L29/06 , H01L29/12
摘要: 使得从相对于半导体衬底的表面的法线方向观察时小平面(F)不与沟槽栅构造的前端重叠。由此,用来形成沟槽栅构造的沟槽(6)的底面的深度变得均匀,能够以在底面没有凹凸的状态形成栅极绝缘膜(7),所以能够使栅极绝缘膜(7)的膜厚成为一定。因而,能够将p型深层(5)及p型深层(30)形成到较深的位置,并且能够得到栅极绝缘膜(7)的耐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