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动力装置
    1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73699A

    公开(公告)日:2008-05-07

    申请号:CN200710167499.5

    申请日:2007-10-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23/02 B60K17/02 F02B61/02 Y10T477/68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车辆用动力装置中,曲柄轴具有沿车辆前后方向的轴线并可自由旋转地支承在曲柄箱上,在把该曲柄轴的旋转动力传递给后轮的动力传递路径途中,设有可切换动力传递的通·断的离合器,在含有上述曲柄箱的发动机本体上,安装着用于切换上述离合器的离·合的离合器促动器,借助上述离合器促动器的配设方式,避免发动机和车身的前后长度加长。上述离合器促动器(96)配设在发动机本体(11)的上面。

    车辆用无级变速器
    13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65108C

    公开(公告)日:2006-07-19

    申请号:CN01111915.2

    申请日:2001-0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15/1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通过支承驱动回转部件和与从动回转部件摩擦接触的变速回转部件的支架的移动,可进行从驱动回转部件向从动回转部件的变速的动力传递的车辆用无级变速器中,获得不需要无级变速器以外的机构,可以用轻的力来推动车辆的装置。技术手段是,将驱动回转部件27与从动回转部件28的至少一方通过动力中断装置70在沿变速器轴26的轴线相互离开的方向驱动,并且解除驱动回转部件27及从动回转部件28与第一及第二摩擦传动面40、41之间的摩擦接触的至少一方。

    无级变速器
    13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6091C

    公开(公告)日:2001-12-12

    申请号:CN97113112.0

    申请日:1997-05-20

    Abstract: 一种无级变速器T,包括:支承在输入轴23外周的主动面29;支承在输出轴22外周的从动面30;支承在锥形支架31、56上,抵接在上述两盘29、30的多个双锥体39;设置在箱体1和锥形支架31、55之间的扭矩靠模机构33。扭矩靠模机构33由滚轮36和导向槽41所构成,滚轮36设置在锥形支架31、56上;导向槽41设置在箱体1的内壁,使其与轴线L倾斜且与上述滚轮36相结合,当锥形支架31、56的输入扭矩变化时,锥形支架31、56沿轴线L方向移动。导向槽相对于轴线L的倾斜角α是可变的。

    无级变速器
    13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6526C

    公开(公告)日:2001-05-30

    申请号:CN97113040.X

    申请日:1997-05-29

    Abstract: 本发明的无级变速器备有支承在输入轴外周的传动伞形体、支承在输出轴外周的从动伞形体、通过双锥形体支承轴支承在锥形体座上的与两伞形体相接的若干个双锥形体。双锥形体支承轴插入朝着半径方向外侧穿设在锥形体座上的有底支承孔内,该双锥形体支承轴的半径方向内端与把锥形体座支承在从动伞形体的轮毂部上的滚针轴承相接,所以双锥形体支承轴不会从支承孔中脱出,可提高维修性。

    无级变速器
    13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380A

    公开(公告)日:1997-08-20

    申请号:CN96121857.6

    申请日:1996-12-04

    Abstract: 无级变速器T具有驱动面29和从动面30以及与上述两面29、30接触的多个双锥体39,通过由离心机构51沿轴向滑动锥体保持架31、56,改变双锥体39与上述两面29、30的接触点,从而控制变速比。与驱动面29成一体的变速器输入齿轮25收容于油不易浸入的锥体保持架31、56的内部,并通过开设在该锥体保持架31、56上的孔口322与设于发动机曲轴的齿轮12啮合。它可以减少动力损失并减少零件个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