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78474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211195568.4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 , 江苏中矿大正表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索桥主缆索夹环缝密封结构,包括索夹以及设置在索夹一侧的延伸部,延伸部外表面上设有波浪型凸起,延伸部与主缆的连接处通过设置的密封结构相连接,密封结构包括缠丝层,缠丝层设置在环缝处的主缆上,缠丝层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防护层,第一防护层与延伸部的端面的连接处设置有一圈密封胶连接层,延伸部和密封胶连接层以及第一防护层的外表面上设有一层热缩带,热缩带外表面上设置有密封胶填充层,密封胶填充层外表面上设有第二防护层。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增加对防护层的摩擦力,并使得索夹与主缆之间增加了平缓过渡,进而使得密封结构的受力段比较长,避免了局部受力而导致的撕裂。
-
公开(公告)号:CN118408539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327330.5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深圳大学 ,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 , 中交公规土木大数据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IPC: G01C21/16 , G01C21/20 , G06T7/73 , G06V10/82 , G06V10/766 , G06V10/44 , G06V10/42 , G06V10/52 , G06V10/80 , G06N3/0464 , G06N3/0455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6N3/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惯性视觉融合自主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通过将两张红外输入图像的位姿回归结果进行相对位姿约束得到红外图像位姿结果,可以提高红外图像的定位精度,以及通过对深度图像进行补全,并基于位姿优化网络对补全图像位姿结果与合成图像位姿结果进行位姿优化得到深度图像位姿结果,可以提高在黑暗场景中的定位精度,针对单一视觉定位精度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问题,采用扩展卡尔曼算法将红外图像位姿结果或深度图像位姿结果与载体的状态预测值进行融合得到定位信息,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定位精度,为隧道等复杂环境中的工作人员与设备提供可信的位置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714152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299730.1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大型钢壳混凝土沉管移运的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采用轮轨式台车组合及液压千斤顶组合构成控制系统,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实现对超大型钢壳混凝土沉管的移运工艺,解决了传统顶推系统技术的高成本,使沉管移动轴线偏差有效控制,提高工效,实现沉管安全、快捷、可靠、环保移运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5478474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195568.4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 , 江苏中矿大正表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索桥主缆索夹环缝密封结构,包括索夹以及设置在索夹一侧的延伸部,延伸部外表面上设有波浪型凸起,延伸部与主缆的连接处通过设置的密封结构相连接,密封结构包括缠丝层,缠丝层设置在环缝处的主缆上,缠丝层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防护层,第一防护层与延伸部的端面的连接处设置有一圈密封胶连接层,延伸部和密封胶连接层以及第一防护层的外表面上设有一层热缩带,热缩带外表面上设置有密封胶填充层,密封胶填充层外表面上设有第二防护层。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增加对防护层的摩擦力,并使得索夹与主缆之间增加了平缓过渡,进而使得密封结构的受力段比较长,避免了局部受力而导致的撕裂。
-
公开(公告)号:CN113935094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242589.2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
Inventor: 李松辉 , 钟辉虹 , 宋神友 , 张长亮 , 张龑 , 刘瑞强 , 彭英俊 , 杨福林 , 孙龙 , 刘健 , 刘迪 , 白冰 , 雒翔宇 , 韩莎莎 , 袁宁宁 , 刘勋楠 , 薛圆月 , 刘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三明治结构沉管隧道的隔舱优化设计方法及系统,属于隧道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采集与分析三明治结构沉管隧道脱空缺陷检测数据;根据采集与分析的检测数据,对三明治结构沉管隧道采用不同的隔舱进行分类;根据所述分类结果,对不同隔舱的脱空缺陷概率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结果,对脱空缺陷规律进行分析,得到最优隔舱设计策略。本发明基于冲击映像法和中子法对三明治结构沉管的脱空缺陷检测结果,综合考虑季节温度、泵送距离、隔舱尺寸、浇筑孔设置、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等因素分析影响沉管隧道浇筑质量的因素,并通过优化隔舱设计,解决了此沉管隧道结构在自密实混凝土预制浇筑过程中易出现脱空缺陷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321897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198639.0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
IPC: E04G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拖泵浇筑洗润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设置浇筑管和回流管,浇筑管的泵送端头连接拖泵,浇筑管的浇筑端头用于设于待浇筑区域,回流管的入口端头用于设于待浇筑区域内;B连接浇筑端头和入口端头,拖泵泵送打水进行一次润管,一次润管后拖泵泵送砂浆进行二次润管;C拖泵泵送混凝土,待出口端头混凝土流出后停止,浇筑端头和入口端头拆断,浇筑管浇筑施工;回流管清洗,在入口端头塞入塞子,利用气压将回流管内混凝土挤出;D浇筑管清洗,将泵送端头与拖泵拆断,在浇筑端头塞入塞子,利用气压将浇筑管内混凝土挤出;E连接浇筑端头和入口端头,在泵送端头塞入塞子,泵送端头连接拖泵,拖泵泵送打水清洗浇筑管和回流管。
-
公开(公告)号:CN11893307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51833.0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
IPC: E02D29/073 , E02D2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管隧道顶推式最终接头装置及施工方法,装置包括:基础垫层、设于基础垫层上的扩大段、连接段以及推出段;扩大段的前端设有扩大端,推出段设于扩大端内,二者之间设有顶推千斤顶;扩大段后端设有扩大段端封门,推出段中设有推出段端封门,使扩大段与推出段间形成空腔,空腔上连接有注水系统;注水系统包括注水管、注水水箱、调压管以及出水管,注水管连接注水水箱和空腔,调压管一端与空腔相连,另一端穿出至水面以上,出水管连接空腔和外界水,注水水箱设于扩大段的后端;顶推千斤顶分为数量相同且交错设置的两组,通过注水系统往空腔中注水以平衡推出段端封门两侧的水压,结合顶推千斤顶将推出段推出至与连接段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445942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381214.2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沉管隧道工程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管隧道水下长度监测方法及沉管隧道合龙口长度测量方法。该沉管隧道水下长度监测方法包括设初始测站点、车道内主段长度测量、中廊道内余段长度测量、数据监测及长度计算步骤;采用全站仪进行两点方位角定向,再将全站仪旋转180°放样以穿线测量车道内主段长度,待测至钢封门未切割处时全站仪旋转90°放样至中廊道内以进行余段长度测量;对长度测量结果求和得到沉管隧道水下长度;将沉管隧道的设计总长度减去两段沉管隧道的水下长度之和,得到合龙口长度。本发明解决了潜水员水下拉尺测量合龙口长度而数据误差较大的问题,可随时掌握沉管隧道长度变化,为最终接头制作提供可靠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866802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34035.0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程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管安装测量塔定位精度反标定校正方法。该沉管安装测量塔定位精度反标定校正方法,包括测控系统标定和定位精度校正等步骤;其中,测控系统标定进一步包括管节初始标定、测量塔初始标定;定位精度校正进一步包括建立施工坐标系、数据处理、精度比对及校正。本发明通过在管顶特征点上架设GNSS接收机实时采集其坐标并与测量塔测控系统的实时解算结果比对,在管节沉放前对测量塔进行标定误差校正,提高测量塔标定精度的可靠性,保障沉管安装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663687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318865.4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 ,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载荷试验系统和方法,用于水下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系统包括:起吊装置;沉降装置,与起吊装置连接;测控系统,与沉降装置连接,用于检测并记录沉降装置对水下复合地基的沉降量;处理装置,与测控系统通讯连接,用于对沉降量进行分析处理,并获取实验数据;其中,起吊装置驱动沉降装置置于水下复合地基上,以使得沉降装置对水下复合地基产生沉降量。本发明通过获取沉降量,可应用于水底沉管隧道工程水下地基的载荷试验,得到的桩土荷载分担比、荷载—沉降曲线等关键参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