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8501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81968.0
申请日:2023-12-08
申请人: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地铁建筑设施维护有限公司 ,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四分公司 , 北京工业大学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结构装配式变形缝装置及施工方法,涉及建筑领域预制材料相关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变形缝现场施工难度大,施工效率低的问题。该装置包括第一基体、第二基体以及可变形填充材料,第一基体与第二基体相连接,且第一基体与第二基体之间形成有变形缝,变形缝内填充有可变形填充材料,第一基体上背离第二基体的侧面以及第二基体上背离第一基体的侧面均进行凿毛处理。在施工过程中作为模板可以预设入节点处,不在施工现场进行变形缝的直接施工,从而解决变形缝处施工难、施工质量低等问题,减少施工过程的支模拆模过程,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77417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84963.4
申请日:2024-08-08
申请人: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 北京地铁建筑设施维护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属于地铁结构病害治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地铁结构变形缝的导水结构及使用方法,包括对称设置第一变形模块和第二变形模块,第一变形模块和第二变形模块与嵌设在变形缝内的快速更换模块承插连接,快速更换模块顶端设置有插接在变形缝内的止水条;第一变形模块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一固定部朝向变形缝的一端固接有弹性的褶皱结构,褶皱结构固接有与快速更换模块承插连接的第一接水部。本发明采用模块化设计,有效降低了常规导水结构无法与结构协同变形导致脱离结构的风险,减少了因治理需要反复拆卸导水结构的次数,提高了治理效率,减小了结构损伤,同时,装置的快速更换及现场化定制化可对滴漏级别以下的渗漏进行快速有效封堵。
-
公开(公告)号:CN11758904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287256.0
申请日:2023-10-07
申请人: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线路分公司 , 北京市轨道交通学会
发明人: 潘秀明 , 胡志强 , 王晓军 , 岳勋 , 李宇杰 , 刘铁生 , 常素良 , 李威 , 邬春晖 , 徐田坤 , 张军 , 时光明 , 方树薇 , 潘婷 , 李帅克 , 刘可 , 张寅 , 周骞 , 霍苗苗 , 郭燕辉 , 牟富强 , 张钢 , 刘琦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接触轨覆冰位置检测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融冰车,可用于轨道交通领域。通过融冰车两侧安装有覆冰状态检测设备,覆冰状态检测设备中的两个电刷与接触轨接触,当两个电刷下的接触轨位置不存在覆冰时,覆冰状态检测设备中工业控制计算机的数字量输入口的电平信号为高电平信号;当两个电刷中的至少一个电刷下的接触轨位置存在覆冰时,电平信号为低电平信号。在融冰车启动行驶后,实时监测运行速度和电平信号,进而根据监测到的运行速度、电平信号,以及每次监测到运行速度和电平信号的监测时刻,确定出接触轨覆冰位置。本方案通过在融冰车行驶过程中监测运行速度和电平信号,实现确定覆冰位置,有效提高了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365130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132607.7
申请日:2020-10-21
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一体化智能控制调度系统,包括车内显示模块、车外显示模块、站台显示模块以及客流量诱导系统、显示内容检测系统和列车车厢环境调整系统。客流量诱导系统、显示内容检测系统以及列车车厢环境调整系统的配合不但提供了乘客选择车厢的数据基础,同时也保证了车厢内环境的质量,进而智能化的提高了列车运行过程中的良好运营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0717296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0956940.0
申请日:2019-10-10
申请人: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地铁运营技术研发中心 , 北京建筑大学
IPC分类号: G06F30/23 ,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乘客舒适度评价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属于高铁领域。该方法建立了乘客-车辆-桥梁耦合振动模型,向模型输入乘客、车辆、桥梁、风荷载参数以及计算初始条件,求解输出得到乘客、车辆和桥梁的动力响应数据,根据乘客的动力响应数据对乘客舒适度进行评价。本发明加入了乘客动力学模型,设计了乘客-车辆-桥梁耦合振动模型,通过求解乘客的动力响应数据,以乘客本身的振动数据评价舒适度,其评价方法更能反映乘客自身的真实感受。
-
公开(公告)号:CN114112446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111133993.6
申请日:2021-09-27
申请人: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会杰 , 楚柏青 , 李莉 , 麻一萱 , 赵媛媛 , 李宇杰 , 李强 , 刘京 , 赵丞皓 , 张欣 , 霍苗苗 , 崔霆锐 , 华路捷 , 李小东 , 刘畅 , 张萌 , 张宇 , 席伟光 , 刘洋 , 陈喆 , 杨舜 , 张丽超 , 邓欣爱 , 宗立明 , 邬春晖 , 李杨紫洁 , 许岩
IPC分类号: G01M17/08
摘要: 本申请涉及机械设备故障维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走行部健康状态监测维护系统和方法,包括第一监测装置:设置于走行部底部,用于采集走行部的第一监测数据;第二监测装置:设置于轨道两侧,用于采集走行部图像;监测分析模块:用于提取第一监测数据和第二监测数据的特征值,将特征值与预设阈值相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各部件发生故障的风险等级;运行预测模块:根据历史经验数据、第一监测数据以及第二监测数据,分析走行部各部件在对应风险等级下的预期运行里程;维护确定模块:根据预期运行里程、走行部各部件对应的风险等级以及预设维护时间确定走行部的维护策略。本申请在减少故障发生的情况下,也减少维修资源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511506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36555.7
申请日:2022-06-27
申请人: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 北京地铁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走行部维修的决策方法和装置,涉及轨道交通领域。该方法按照预设的抽检规则从全部样本中确定抽检样本;根据抽检样本的健康状态综合决策结果确定不合格样本;根据不合格样本的数量判断是否通过当前抽检;若是,则结束当前抽检,并在间隔预设周期后,进入按照预设的抽检规则从全部样本中确定抽检样本的步骤;若否,则根据抽检不通过次数调整抽检宽严度规则,返回按照预设的抽检规则从全部样本中确定抽检样本的步骤。可见,该方法在通过抽检时,间隔预设周期进行检测,而不需要实时检测,可操作性高,在未通过抽检时,调整抽检宽严度规则后继续检测,有效保障了抽检的可靠性及行车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1244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133993.6
申请日:2021-09-27
申请人: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会杰 , 楚柏青 , 李莉 , 麻一萱 , 赵媛媛 , 李宇杰 , 李强 , 刘京 , 赵丞皓 , 张欣 , 霍苗苗 , 崔霆锐 , 华路捷 , 李小东 , 刘畅 , 张萌 , 张宇 , 席伟光 , 刘洋 , 陈喆 , 杨舜 , 张丽超 , 邓欣爱 , 宗立明 , 邬春晖 , 李杨紫洁 , 许岩
IPC分类号: G01M17/08
摘要: 本申请涉及机械设备故障维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走行部健康状态监测维护系统和方法,包括第一监测装置:设置于走行部底部,用于采集走行部的第一监测数据;第二监测装置:设置于轨道两侧,用于采集走行部图像;监测分析模块:用于提取第一监测数据和第二监测数据的特征值,将特征值与预设阈值相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各部件发生故障的风险等级;运行预测模块:根据历史经验数据、第一监测数据以及第二监测数据,分析走行部各部件在对应风险等级下的预期运行里程;维护确定模块:根据预期运行里程、走行部各部件对应的风险等级以及预设维护时间确定走行部的维护策略。本申请在减少故障发生的情况下,也减少维修资源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06894823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236487.7
申请日:2017-04-12
摘要: 本发明一种盾构隧道自动化监测仪器工作平台,包括水平面主体框架和斜撑,所述水平面主体框架的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通过彼此平行的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固接在一起,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设有托盘,左支撑板的外端和右支撑板的外端分别与斜撑的上端固定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在满足刚度和稳定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减轻了结构自重,便于搬运安装。可用空间充足,能满足自动化监测仪器、附属通讯和供电设备的安放。便于调平,环境适应性强。监测仪器工作平台的安装位置灵活,通过斜撑能快速调平工作平台,工作效率高、环境适应性强。安装对盾构隧道结构无损,配合专门的盾构槽道,不需在隧道结构上打孔,安装时真正做到对结构无损。
-
公开(公告)号:CN11730188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021680.0
申请日:2023-08-14
申请人: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B60L50/60 , B60L53/24 , B60L50/53 , B60L53/20 , B60L7/10 , B60L7/16 , B60L1/00 , B61C3/00 , B61C3/02
摘要: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列车以及混合动力系统及其供能方法、装置,相对于当前技术中,使用蓄电池作为车载储能系统仅为列车上照明、控制系统等直流低压负载供电,利用电阻进行制动能量的消耗,无法实现制动能量的回收利用。采用本技术方案,列车中使用动力电池代替传统辅助蓄电池作为车载储能系统,动力电池与牵引变流器系统以及辅助电源系统连接,除具备蓄电池功能外,能够在列车处于牵引工况时,单独或者配合电网为车辆牵引供电,不仅能够稳定电网电压,还能够在电网故障时与辅助电源系统连接,同时为牵引变流器系统和辅助电源系统供电,避免由于电网故障导致列车和乘客滞留隧道区间内等待救援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