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86817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888066.9
申请日:2021-08-03
申请人: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 北京唐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箱复合传感器的安装垫片,用以安装于轴箱本体上,所述轴箱复合传感器的安装垫片包括本体及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本体设置,且所述安装孔的最小直径不小于复合传感器的螺纹部分的最大直径,所述安装孔靠近所述本体顶面一侧的内壁与复合传感器的锥面部分相匹配。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轴箱,其包括所述轴箱复合传感器的安装垫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轴箱复合传感器的安装垫片及轴箱,通过设置所述安装孔,使得复合传感器能部分安装于所述轴箱复合传感器的安装垫片上,减少了轴箱本体所需开设的安装孔的深度,让复合传感器能顺利安装于轴箱上。
-
公开(公告)号:CN114112446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111133993.6
申请日:2021-09-27
申请人: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会杰 , 楚柏青 , 李莉 , 麻一萱 , 赵媛媛 , 李宇杰 , 李强 , 刘京 , 赵丞皓 , 张欣 , 霍苗苗 , 崔霆锐 , 华路捷 , 李小东 , 刘畅 , 张萌 , 张宇 , 席伟光 , 刘洋 , 陈喆 , 杨舜 , 张丽超 , 邓欣爱 , 宗立明 , 邬春晖 , 李杨紫洁 , 许岩
IPC分类号: G01M17/08
摘要: 本申请涉及机械设备故障维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走行部健康状态监测维护系统和方法,包括第一监测装置:设置于走行部底部,用于采集走行部的第一监测数据;第二监测装置:设置于轨道两侧,用于采集走行部图像;监测分析模块:用于提取第一监测数据和第二监测数据的特征值,将特征值与预设阈值相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各部件发生故障的风险等级;运行预测模块:根据历史经验数据、第一监测数据以及第二监测数据,分析走行部各部件在对应风险等级下的预期运行里程;维护确定模块:根据预期运行里程、走行部各部件对应的风险等级以及预设维护时间确定走行部的维护策略。本申请在减少故障发生的情况下,也减少维修资源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511506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36555.7
申请日:2022-06-27
申请人: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 北京地铁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走行部维修的决策方法和装置,涉及轨道交通领域。该方法按照预设的抽检规则从全部样本中确定抽检样本;根据抽检样本的健康状态综合决策结果确定不合格样本;根据不合格样本的数量判断是否通过当前抽检;若是,则结束当前抽检,并在间隔预设周期后,进入按照预设的抽检规则从全部样本中确定抽检样本的步骤;若否,则根据抽检不通过次数调整抽检宽严度规则,返回按照预设的抽检规则从全部样本中确定抽检样本的步骤。可见,该方法在通过抽检时,间隔预设周期进行检测,而不需要实时检测,可操作性高,在未通过抽检时,调整抽检宽严度规则后继续检测,有效保障了抽检的可靠性及行车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1244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133993.6
申请日:2021-09-27
申请人: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会杰 , 楚柏青 , 李莉 , 麻一萱 , 赵媛媛 , 李宇杰 , 李强 , 刘京 , 赵丞皓 , 张欣 , 霍苗苗 , 崔霆锐 , 华路捷 , 李小东 , 刘畅 , 张萌 , 张宇 , 席伟光 , 刘洋 , 陈喆 , 杨舜 , 张丽超 , 邓欣爱 , 宗立明 , 邬春晖 , 李杨紫洁 , 许岩
IPC分类号: G01M17/08
摘要: 本申请涉及机械设备故障维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走行部健康状态监测维护系统和方法,包括第一监测装置:设置于走行部底部,用于采集走行部的第一监测数据;第二监测装置:设置于轨道两侧,用于采集走行部图像;监测分析模块:用于提取第一监测数据和第二监测数据的特征值,将特征值与预设阈值相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各部件发生故障的风险等级;运行预测模块:根据历史经验数据、第一监测数据以及第二监测数据,分析走行部各部件在对应风险等级下的预期运行里程;维护确定模块:根据预期运行里程、走行部各部件对应的风险等级以及预设维护时间确定走行部的维护策略。本申请在减少故障发生的情况下,也减少维修资源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2911233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98832.1
申请日:2021-01-2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列车系统,包括感知模块、控制模块、站台主机和云端服务器,感知模块包括多个设置在列车的车厢的传感器,用于获取车厢的人员数量数据以及设备信息数据并作为感知数据输出,控制模块设置在站台主机、列车的车辆,用于接收感知模块的感知数据并进行处理后发送到站台主机以及接受站台主机的控制指令后对列车的设备进行控制,云端服务器用于存储列车以及站台主机产生的数据。通过在车辆设置传感器进行采集人员数量数据以及设备信息数据后发送控制模块进行处理,将处理结果发送到站台主机,这样处在站台的乘客就能够在人员最少的车辆上车,提高乘车效率,同时整个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通过云端服务器进行保存,方便设备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2887940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98820.9
申请日:2021-01-2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列车通讯系统,包括设置在主车与主车的主车载主机连接的主车载Mesh部件以及设置在从车与从车的从车载主机的从车载Mesh部件,其中,主车载Mesh部件、从车载Mesh部件、主车载主机、从车载主机自动无线组网。通过设置主车载Mesh部件、从车载Mesh部件,与主车载主机、从车载主机自动无线组网,以无线的形式接入车载网络,列车前期设计无需考虑车载设备的走线,节约大量人力、时间成本,后续车载设备的加装、退出具有极大的便利性,车载终端设备仅需简单配置即可接入车载网络并形成自组网,能够根据综合决策平台的需求任意进行车载设备的加装,从而提升智能列车系统对信息获取的能力,整体系统更加智能化。
-
公开(公告)号:CN208248189U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21439435.6
申请日:2018-09-04
摘要: 一种车底监测装置,包括:箱体;多个相机封装模块,相机封装模块设置于箱体内,相机封装模块的顶部设有相机视窗;多个防护门模块,每个防护门模块包括门体和触发开关,门体设于箱体的顶部,每个门体与一个相机封装模块的相机视窗相对应设置,触发开关设于列车轨道上,用于触发门体打开和关闭;封装模块内的监测相机能够通过其顶部的相机视窗对车底拍摄,实现对监测相机防护功能,避免监测相机处于待机状态时受灰尘、雨水的污染,以及大颗粒物对相机视窗的损害。以箱体为封装主体,集成安装多个相机封装模块,在箱体上对每个相机封装模块安装防护门模块,实现模块化集成,方便安装和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214450927U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20462758.2
申请日:2021-03-03
IPC分类号: B61C17/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的车厢结构,包括:用于载客的车厢,车厢的车窗上方设有活门,活门的钢结构上吊装有多个用于为乘客提供智能服务的设备。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轨道车辆的车厢结构时,由于多个用于为乘客提供智能服务的设备均采用了吊装方式固定在活门的钢结构上,实现了设备安装方式的统一化,便于对各个设备进行安装和拆卸操作,有利于提高操作效率。并且,各设备吊装在车窗上方的活门钢结构上,其中,车窗位于车厢的侧部,活门的钢结构位于车厢的顶部,这样可使得各设备安装至车厢的上部空间,以避免各设备占用较多的车厢侧部空间,随着车厢的两侧间距增大,有利于提高车厢的载客量,也可使得车厢更为整洁。
-
公开(公告)号:CN219868444U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21017498.3
申请日:2023-04-29
申请人: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三分公司
IPC分类号: F24F13/20
摘要: 本申请涉及空调板格栅安装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空调面板格栅的安装结构。本申请中,一种空调面板格栅的安装结构,包括空调主体,所述空调主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内壁设置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格栅板,所述矩形框的侧面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接弹簧,所述卡接弹簧远离收纳槽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板。拆卸时,清洗完后安装时,将矩形框推入固定壳内,此时卡接板受到固定壳槽口处的挤压移动,此时卡接弹簧被挤压,直到卡接板移动至放置槽的开口处时,卡接弹簧复位推动卡接板移动,卡接在放置槽内,从而使该设备具有便于拆装空调面板格栅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1209273U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922151166.4
申请日:2019-12-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流检测保护电路,其设置有过流保护主控模块、过流保护回路、电流检测隔离电路和反馈电路,通过在过流保护回路设置有第一检测端和第二检测端接入待测电路检测电流信息,并将电流信息通过电流检测隔离电路转换为电压信息后发送至反馈电路,反馈电路将该电压信息传输至过流保护主控模块,过流保护主控模块根据接收的电压信息控制过流保护回路的工作状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短路保护电路不能够实现双向过流保护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可实现双向检测的过流保护电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