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0265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108873.8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路桥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扶壁悬挑式明洞的施工结构,包括设置于道路与山体之间的基础,基础上设置有与山体相邻布置的扶壁;扶壁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连接部和支撑部;支撑部设置于基础上,支撑部上部的一侧向远离山体的方向延伸、且形成位于道路上方的悬挑支撑部;连接部与山体通过固定件相连;扶壁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扶壁沿道路长度方向两两相间隔布置;还包括位于相邻两个扶壁之间、且设置于基础上的挡土板,挡土板与扶壁通过连接件相连;挡土板上部的一侧向远离山体的方向延伸、且形成位于道路上方的悬挑遮挡部。有利于车中人员观赏沿途风景。能避免从山体上滑落的土块、石块砸到道路上,节约电能、避免白天通电照明。
-
公开(公告)号:CN108180022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1810214627.5
申请日:2018-03-15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用于穿越涌水断裂带的隧道通风井,属于通风领域,目的是降低施工的安全风险。包括由隧道外部延伸至对应隧道主洞并跨越对应涌水断裂带的通风井,所述通风井呈分段设置,包括平导段和斜井段;所述平导段由对应通风井的井口端起并跨越对应涌水断裂带,所述斜井段由平导段的末端起并延伸至对应通风井的井底端,且沿纵向所述平导段与斜井段的连接处为对应通风井的最高点。本发明采取自流排水,避免了水泵故障对于施工安全的威胁和影响,施工安全风险大大降低,并降低了工程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788474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683147.6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D9/10
Abstract: 本发明隧道岩爆应力截断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隧道建设领域,目的是截断隧道周边高地应力的传播。包括沿隧道纵向钻设的超前钻孔,所述超前钻孔沿着隧道环向分布,沿隧道环向,在相邻两个超前钻孔之间设置有切口,经所述切口将相邻两个超前钻孔横向连通。本发明,通过切口将超前钻孔贯通形成应力截断圈,避免应力传递,并且被截断的围岩本身可以成为保护圈,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避免伤人以及伤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1706355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732502.9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大变形围岩的隧道结构及隧道围岩大变形控制方法,属于隧道工程领域,目的是降低围岩变形对隧道结构的影响。沿其径向包括外层的初期支护和内层的二次衬砌;沿隧道纵向,在隧道外周设置有数组变形释放孔;各组中的变形释放孔有N个,且各组中的N个变形释放孔环绕隧道环向布置;各变形释放孔沿隧道径向由初期支护钻设至隧道围岩内。该适用于大变形围岩的隧道结构,通过设置变形释放孔,为隧道围岩预留变形空间,释放部分围岩压力,从而降低初期支护承受的压力,缩小初期支护变形。隧道围岩大变形控制方法,通过不断监测变形等相关数据,反馈指导施工,达到动态调整变形释放孔与围岩变形相适配,实现合理有效的释放围岩变形压力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397589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64385.8
申请日:2020-04-07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形监控测量方法,包括设备安装:将激光发射设备固定在检测位置;控制器与激光发射设备通信连接;在多个被测点安装智能靶标以及检测机构,检测机构与控制器通信连接;基准检测:控制器控制激光发射设备朝智能靶标发射激光,检测机构检测标准光点的位置信号并将位置信号传输至控制器;变形检测:控制器控制激光发射设备朝智能靶标发射激光,检测机构检测检测光点的位置信号并将位置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检测光点与标准光点的位置差异计算出被测点的变形量。本发明的激光发射设备安装后不需要频繁移动,降低人工操作量,提高检测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6841713U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20447964.0
申请日:2022-03-02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隧道大变形钢管混凝土初期支护结构,属于隧道建设领域,目的是具有变形释放应力的能力。包括初期支护钢架,其拱脚段包括拱脚钢管,拱脚钢管沿轴向包括拱脚变形段和拱脚充填段,由拱脚变形段的内壁和拱脚充填段内的拱脚混凝土充填层包围形成拱脚中空区;其拱顶段包括拱顶钢管,拱顶钢管沿轴向包括拱顶变形段和拱顶充填段,由拱顶变形段的内壁和拱顶充填段内的拱顶混凝土充填层包围形成拱顶中空区;拱脚变形段与拱顶变形段串接。通过拱脚中空区和拱顶中空区的设置,使得拱脚段与拱顶段接头处的强度低于初期支护钢架其它位置处的强度,在一定围岩压力下实现结构变形,释放初期支护钢架的应力,提高适应隧道衬砌变形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16477464U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23447297.0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四川泸石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 中化学交通建设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雷开云 , 张伦钊 , 向龙 , 舒小明 , 杨卓 , 代枪林 , 林国进 , 张靓 , 丁尧 , 牟志恒 , 吴聪 , 陈行 , 李雄伟 , 李晓洪 , 彭侦 , 马青力 , 廖芳冒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超前泄水管,属于隧道建设领域,目的是保证泄水的顺畅性。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的内端封闭;内管的末端封闭;内管插接于外管内,由内管的外壁与外管内壁包围形成沿外管轴向延伸的且两端封闭的蓄水区;在外管的管壁上设置有与蓄水区连通的泄水孔一;在内管的管壁上设置有与内管内腔的泄水孔二;内管的外周设置有滤水层,滤水层环绕内管的外周设置一周。超前泄水管插入富水砂层进行排水,对围岩钻孔后的孔壁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围岩钻孔孔壁坍塌现象,保证成孔可靠性;通过包裹滤水层的内管插入外管形成蓄水区,将砂层隔离在蓄水区,避免泄水孔二堵塞,保证泄水的顺畅性,同时避免砂层流失。
-
公开(公告)号:CN220748287U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22567409.9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四川智慧高速科技有限公司 , 四川蜀道智慧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四川高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四川众思创劳务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行 , 张棋 , 向龙 , 常毅 , 李晓洪 , 唐颜东 , 贾浩伟 , 董钰熙 , 李春生 , 胡友奎 , 赖林 , 田尚志 , 林国进 , 李泳伸 , 王建科 , 黄治国 , 丁尧 , 吴聪 , 滕振楠 , 李雄伟 , 牟智恒 , 唐旭 , 向黎明 , 刘洋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隧道衬砌裂损治理结构,属于隧道构造领域,目的是实现隧道灾害的快速治理。包括沿隧道环向设置的拱套,所述拱套与拱部对应设置,并贴合隧道二次衬砌;所述拱套为钢筋砼套;在拱套脚部设置有树根桩,所述树根桩与拱套脚部钢筋固定在一起。本实用新型,通过拱套与树根桩共同作用,能够有效治理隧道运营期间隧道沉降、路面隆起以及衬砌开裂等灾害。而且与传统的换填仰拱相比,本实用新型仅需要增设拱套和树根桩,施工工艺简化、施工周期得到缩短且工程造价更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218911182U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20076436.3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F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柔性防落石棚洞,其包括设置在隧道出入口的防护拱架,防护拱架的顶部设置有柔性防护网,防护拱架的底部两侧设置有多个单体基础,单体基础与防撞护栏浇固;防护拱架的底部两侧通过多个单体基础与道路混凝土防撞护栏固定连接,通过预先在道路混凝土防撞护栏上浇筑单体基础,在施工防落石棚洞时,将防护拱架的底部两侧与对应的单体基础形成固定连接,最后在防护拱架的顶部铺设有柔性防护网,以达到对隧道出入口处危岩落石的阻挡,本柔性防落石棚洞无需后续单独设置混凝土路基或者单独设置牛腿基础即可与道路形成整体,与既有路面路基工程范围不干扰,安装拆卸方便,现场施工难度小,进而达到降低施工成本和缩短施工周期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21031704U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22906220.8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路桥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重小的悬索式遮挡棚的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张拉悬索、第一支撑座、第二张拉悬索和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张拉悬索通过所述第一支撑座安装,所述第二张拉悬索通过所述第二支撑座安装;所述第一支撑座与第二支撑座分别位于路面或者桥面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张拉悬索与第二张拉悬索均沿所述路面或者桥面的长度方向布置;还包括间隔设置于路面或者桥面上方的遮挡棚,所述遮挡棚宽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张拉悬索相连,所述遮挡棚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张拉悬索相连。还具有遮挡棚可拆卸安装、结构稳定性强等优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