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2463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41002.5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凯瑞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M9/04 , G01M17/007 , G06F30/27 , G06F30/15 , G06F30/1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F1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风洞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风洞大风机系统健康性预测系统及方法,包括:获取各设备的实时设备参量数据和历史设备参量数据;对获取的设备参量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构建从下至上的包含系统、子系统、设备的树形结构评价体系;构建和训练预测模型,预测模型包括第一预测模型和第二预测模型,第一预测模型基于大规模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构建,第二模型基于DSCNN神经网络和树形结构评价体系构建,使用训练好的预测模型输出系统、子系统、设备、设备参量各层级的健康性预测结果。本发明可以实现对大风机系统的全面、实时、高效、智能化的健康性预测,确保风洞实验条件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97503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22937.9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凯瑞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V20/40 , G01M9/06 , G01M9/08 , G06V20/52 , G06V10/25 , G06V10/44 , G06V10/62 , G06V10/82 , G06T7/246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洞试验异物异动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风洞试验过程中异物异动监测方法,首先启动监测设备,加载预训练完成的AI识别模型,并实时捕获汽车风洞试验时监测设备的采集数据;然后将捕获的采集数据进行预处理,生成预处理后数据;最后通过异物异动识别模型对预处理后数据进行识别分析,生成识别结果;若识别结果出现异物异动,则调用预训练完成的AI识别模型识别识别结果中的异物异动属性,并上报生成报警信息。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在风洞试验过程中无法有效监测异物异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94557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110219657.7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中汽院(重庆)汽车检测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 G01R31/3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增程式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续驶里程和能量消耗量测试方法,包括:测量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大气压;准备试验车;测定试验车的行驶阻力;将试验车上的照明装置、信号装置以及辅助设备关闭;将试验车调整至自动驱动模式,在底盘测功机上按照预设工况进行循环行驶;将试验车调整至纯电驱动模式,在底盘测功机上按照预设工况进行循环行驶试验;在试验结束后记录试验车驶过的距离D,同时记录试验车行驶时间;计算纯电驱动模式下的能量消耗率和自动驱动模式下的能量消耗量。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保证测试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03313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110166769.0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中汽院(重庆)汽车检测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型汽车制动系统稳定性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试验所需仪器准备:包括气象仪、速度计、数采系统、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陀螺仪、质心平台;S2、试验条件及试验车辆相关要求;S3、典型下坡制动稳定性试验;S4、紧急制动试验。结合气象仪、速度计、数采系统、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陀螺仪、质心平台共同用于重型汽车制动系统稳定性试验,在试验过程中针对重型汽车在长下坡、平坦道路上的制动稳定性进行专项试验,并通过试验过程中对各种参数的严格控制,得到更全面系统的试验数据,用于后续评价重型汽车制动系统的稳定性,更加科学、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3702067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010901.5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中汽院(重庆)汽车检测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商用车的自适应巡航系统评价系统及评价方法,评价系统包括固定基站、定位模块、场景模块、采集模块、处理模块和评分模块;评价方法包括,让测试车辆在测试场景下朝着处于预设状态的目标车辆分别以若干初始速度进行行驶,根据测试车辆与目标车辆的间距启动测试,检测测试车辆上自适应巡航系统的制动信息和报警信息,获取测试车辆的速度信息,并根据速度信息评分得到初始分值,再将初始分值乘以预设权重值得到总分值,将总分值求和得到测试车辆的评价分数。本发明根据多项测试进行综合评分,让测试因素的覆盖面更大,更符合实际行驶时的路况信息,提高测试车辆上自适应巡航系统评价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02066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010167.2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中汽院(重庆)汽车检测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 G01C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载系统有效性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商用车车道偏离报警系统的评价系统及评价方法,系统包括测试场景模块、测试车辆模块、定位模块、处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评价模块;方法包括,通过让测试车辆在多种测试场景下进行多次测试试验,同时检测测试过程中的多项信息,并根据检测的信息让测试车辆保持一定的条件进行试验,再检测测试车辆对偏离车道时的报警信息,再根据收到报警信息时的位置信息和偏离方向进行评分。本发明提高测试车辆上车道偏离报警系统有效性判断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4557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219657.7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中汽院(重庆)汽车检测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 G01R31/3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增程式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续驶里程和能量消耗量测试方法,包括:测量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大气压;准备试验车;测定试验车的行驶阻力;将试验车上的照明装置、信号装置以及辅助设备关闭;将试验车调整至自动驱动模式,在底盘测功机上按照预设工况进行循环行驶;将试验车调整至纯电驱动模式,在底盘测功机上按照预设工况进行循环行驶试验;在试验结束后记录试验车驶过的距离D,同时记录试验车行驶时间;计算纯电驱动模式下的能量消耗率和自动驱动模式下的能量消耗量。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保证测试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222408132U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21237185.3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中汽院(重庆)汽车检测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R1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辅助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网联汽车用辅助测试装置,包括有圆角框,圆角框内部设有摄像机,圆角框外壁设有保护机构,保护机构包括挡板和若干直角框、双插杆,若干直角框对称设于圆角框外壁,双插杆滑动设于各个直角框远离圆角框的一端,各个直角框与相对应的双插杆之间均设有若干第一弹簧,挡板设于圆角框的开口端,挡板靠近直角框的一端设有若干与直角框滑动连接的卡块,且各个卡块与对应双插杆相抵接,挡板中部开设有开口;通过挡板以及圆角框对摄像机机身进行遮挡,避免了摄像机与外界发生磕碰。
-
公开(公告)号:CN220398905U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22063319.6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中汽院(重庆)汽车检测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 G01M13/00 , B25B1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的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防撞梁安全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固定板和对称设置的两个挤压限位机构,每个挤压限位机构均包括挤压单元和限位单元,挤压单元包括安装框和挤压框,固定板与底座固定连接,安装框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安装框两侧边框开设有限位槽,挤压框两侧下方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限位板与限位槽卡接,安装框与挤压框内部形成空腔。通过安装框与挤压框内部形成的空腔,从而能够快速的将防撞梁安装进去或拆卸出来,相比于使用螺栓连接,操作起来更加的省时省力。
-
公开(公告)号:CN219953973U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21673342.0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C32/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承载力的空气轴承,包括底座、承载体和密封盖板,底座上设有容纳槽,承载体与容纳槽的底部固定连接,底座的侧面设有若干进气孔,承载体的侧面设有若干进气通道,且进气孔与进气通道连通,承载体上设有若干微小孔洞,且微小孔洞与进气通道连通,承载体的侧面与容纳槽之间的间隙通过密封盖板密封。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便于空气轴承的组装,能够提高空气轴承的合格率,同时,能够提高空气轴承的承载能力,并能够降低空气轴承的损坏几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