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挂式单轨转向架及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497887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468824.7

    申请日:2020-05-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挂式单轨转向架及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其中一种悬挂式单轨转向架,包括转向架构架,所述转向架构架上设有若干个走行轮、导向轮以及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走行轮转动,所述走行轮与所述导向轮之间设有转向装置,所述转向装置能够使得所述走行轮与所述导向轮同步转向;所述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包括所述悬挂式单轨转向架,所述悬挂式单轨转向架设置于轨道梁内,所述转向架构架下方悬挂有车体。由于转向装置能够使得走行轮与导向轮同步转向,当悬挂式单轨列车通过曲线路段时,所述导向轮带动所述走行轮向所述曲线路段所偏转的方向转动一定角度,有效减小了走行轮胎和导向轮胎的磨耗。

    基于BIM技术的铁路路基工程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68437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151117.5

    申请日:2020-03-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维建模设计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铁路路基工程设计方法,满足铁路路基支挡工程的三维快速建模及工程出图的需求,实现铁路路基工程的快速三维展示,方便修改和传达施工要点。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读取路线信息要素,导入三维建模软件并生成铁路路线模型;b.将路线设计参数与铁路路线模型进行关联;c.将铁路桥梁、涵洞、隧道、站场设计数据与路线进行关联;d.向三维建模软件导入路基横断面数据;e.根据铁路路线模型和路基横断面数据生成路基模型;f.选择创建工程命令,并输入相应工程设计参数,在路基模型的基础上创建相应的工程模型。

    一种路堤高悬臂双侧路肩桩板墙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18993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062730.3

    申请日:2019-11-03

    Abstract: 一种路堤高悬臂双侧路肩桩板墙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以有效控制高悬臂变形,有效控制工程投资。包括:沿线路方向间隔成排且对应设置的左侧加固桩、右侧加固桩,其下部锚固在地基岩土体中;支撑体,在各左侧加固桩、右侧加固桩的内侧壁上竖向间隔设置;拉力梁,放置于左侧加固桩、右侧加固桩对应的支撑体上;两侧连接锚索,分别穿过左侧加固桩、右侧加固桩延伸入拉力梁内,内端与拉力梁固定连接,外端在张拉施加预应力后由锁定锚头锁定在左侧加固桩、右侧加固桩的外侧壁上;两侧挡土板,沿竖向设置在相邻的左侧加固桩之间、相邻右侧加固桩之间;路堤结构,分层填筑压实在两侧挡土板之间的地基上,直至左侧加固桩、右侧加固桩桩顶。

    一种路堑齿轨铁路增强型道床结构及构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55826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348007.5

    申请日:2019-04-28

    Abstract: 一种路堑齿轨铁路增强型道床结构及构筑方法,以大大增强道碴的整体稳定性和抗滑能力,确保大坡度齿轨铁路的安全性,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包括设置于路基横向两侧的排水沟、填筑于两侧排水沟内侧边墙之间的路基表层,以及填筑于路基表层之上的道碴,轨道结构埋设在道碴顶部。所述排水沟为钢筋混凝土异高边墙结构,其内侧边墙竖向向上延伸形成高边墙,在路基表层顶面上铺设由U型钉固定的摩擦垫,且纵向、横向间隔设置其下部穿过摩擦垫进入路基表层的摩阻棒。所述摩擦垫上连续设置与摩阻棒形成固定连接的小型格宾笼,小型格宾笼内填装道碴且振动密实,轨道结构埋设在道碴的顶部。

    一种铁路速度目标值方案评价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92931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431249.2

    申请日:2018-1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工程建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铁路速度目标值方案评价确定方法,提供了一种综合考虑了4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的铁路速度目标值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案评价确定方法;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指标选取不够全面、部分指标不实用和可操作性差、不能体现铁路设计速度与技术、经济、运营和市场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无法满足铁路高速化的发展需求的问题;实现了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综合评价和比选,减少了权重确定过程的主观随意性,实现了权重的主、客观统一,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更具参考价值。

    一种土体应力智能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1111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416239.7

    申请日:2024-1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基及基础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土体应力智能补偿方法。包括设置在土体内的隧道,隧道的一侧设置有基坑,基坑与隧道之间设置有矩形的补偿区,补偿区内设置有多列的膨胀机构,膨胀机构灌注孔,灌注孔内设置有胶囊注浆装置;补偿区与基坑之间设置有梯形的监测区,监测区中设置有多列的监测机构,监测机构包括监测孔,监测孔内设置有位移监测装置;还包括注浆机以及控制系统,注浆机与胶囊注浆装置内腔连通,控制系统与位移监测装置以及注浆机通讯连接。本发明可以实现对基坑围护结构、基坑周边土体、中间土体、邻近基坑保护对象位移变形的动态实时监测,通过控制系统分析,准确了解基坑施工引起周边土体的变形传播路径。

    一种环境敏感区铁路走向方案绿色低碳评价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99376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838355.3

    申请日:2023-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敏感区铁路走向方案绿色低碳评价方法及设备,属于铁路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根据历史铁路线路方案比选案例和评价指标,构建工程案例大数据库;将目标铁路与工程案例大数据库中的历史铁路线路方案进行对比,初步提取出比选指标;对比选指标进行筛选和分类处理,建立铁路线路走向方案绿色低碳比选指标体系;根据相对重要性程度及赋值标准,确定比选指标的权重系数;构建绿色低碳综合评价模型,得到目标铁路的不同铁路线路走向方案的绿色低碳指数。本发明结合生态环境敏感区铁路工程的绿色低碳要求,建立了线路方案的绿色低碳比选指标体系和综合决策模型,融入了实际选线工程案例为基础的大数据库,为线路方案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