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3348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81142.X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赵嘉祯 , 沈波 , 惠俊鹏 , 陈海鹏 , 蔡昱 , 杨玉生 , 李明 , 郑正路 , 徐志程 , 詹景坤 , 范华涛 , 周晓桐 , 刘凯悦 , 魏洪亮 , 王琳娜 , 赵静 , 王大鹏 , 李潇 , 潘健
Abstract: 一种可以实现多种扑动模式的水下航行器柔性翼,属于水下航行器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安装在柔性翼前缘的流体剪切应力测量装置感测周围流场环境的变化,将流场的变换传递给控制机构,控制机构根据流场的反馈施加不同的扑动信号,从而实现多种扑动模式的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07885124B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711166187.2
申请日:2017-11-21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B19/042 , G06F3/01
Abstract: 一种增强现实环境中的脑眼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针对航天员便携式作业需求,进行头盔显示器与视点跟踪式眼动仪的结构一体化设计,首先开发与数字头盔相匹配的集成嵌入式增强现实作业环境,实现基于眼动跟踪的机械臂自由度选择和动作预选,然后通过对脑机接口稳态视觉诱发范式控制信息的识别,实现机械臂六自由度控制动作的稳定意图理解和精细控制,最后在数字集成头盔条件下,实现脑电信号与视觉跟踪信号对被控对象的协同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了单纯脑电信号控制能力较弱、鲁棒性和稳定不足的问题,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710062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512400.5
申请日:2018-12-11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脑电和手势信号融合的跨个体控制方法,采用了脑手协同控制的方法,能够更好地解读出使用者想表达的控制意图,提高了控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脑电波信号识别过程中,将脑电波信号分解为具有实际物理意义的窄带固有模式分量函数,能提取出使用者之间共同的信号特征,不依赖于使用者的个体特征,实现了跨个体脑电信号的识别。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脑电信号控制对使用者个体依赖性强、鲁棒性和稳定性不足,以及单纯脑电信号精确控制能力弱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492750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280725.5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因素空间的零样本图像分类方法及系统,构建一个统一的零样本分类神经网络,首先利用一个经典卷积神经网络提取数据集中的图像特征,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使用因素压减技术降低已知因素的维度,并将已知因素和潜在因素嵌入到网络中,作为中间层共同决定最终的分类结果;该网络实现了从图像输入到最终的类别输出。训练零样本分类网络,迭代确定网络模型参数。利用零样本分类神经网络对图像进行识别,完成零样本图像的分类。本发明用一个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统一处理了视觉空间、因素空间和类别空间之间的关系,解决了特定的线性或非线性函数表达泛化能力不强的问题,把作为辅助知识的因素嵌入到网络中,易于理解、训练和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885124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166187.2
申请日:2017-11-21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B19/042 , G06F3/01
Abstract: 一种增强现实环境中的脑眼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针对航天员便携式作业需求,进行头盔显示器与视点跟踪式眼动仪的结构一体化设计,首先开发与数字头盔相匹配的集成嵌入式增强现实作业环境,实现基于眼动跟踪的机械臂自由度选择和动作预选,然后通过对脑机接口稳态视觉诱发范式控制信息的识别,实现机械臂六自由度控制动作的稳定意图理解和精细控制,最后在数字集成头盔条件下,实现脑电信号与视觉跟踪信号对被控对象的协同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了单纯脑电信号控制能力较弱、鲁棒性和稳定不足的问题,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760028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138996.2
申请日:2017-11-16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推进石墨烯复合材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聚酰亚胺材料光推进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制备的石墨烯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具有以下特征:材料具有高导电性能;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热稳定性;材料具有光驱动性能,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可以被驱动,光源为激光、短弧氙等或模拟日光、太阳光;驱动的形式为复合材料的样品在光源的照射下被推动、被举起。
-
公开(公告)号:CN105187176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484527.0
申请日:2015-08-07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H04L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冗余链路的电气系统及其通信的方法。涉及普通设备、中转设备、环形链路与中转链路。其中,普通设备是电气系统中的常规设备,可用于完成信息接收、数据计算、信号输出等常规的电气设备功能;中转设备用于接收普通设备发送的数据,将该数据发送给相应的普通设备或者其他中转设备;环形链路是普通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普通设备之间可通过环形链路进行通信;中转链路是中转设备与普通设备或中转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中转设备与普通设备或中转设备可通过中转链路进行通信。本发明可实现整个电气系统在部分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断开时,仍可以保证信息在设备之间的可靠传递,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并具有较强的扩展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487513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03458.7
申请日:2013-09-06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空间碎片撞击毁伤声发射信号类型识别方法,(1)对声发射传感器采集的声发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撞击声发射信号源;(2)从撞击声发射信号源中任意选取K个信号作为初始聚类的中心点,分别将每个中心点作为基准;(3)从撞击声发射信号源中任意选取一个信号分别与各基准做互相关比较,将相关度最高的信号划分到相应的中心点,从而构成一个聚类;(4)计算聚类内所有声发射信号的中心平均值;将该中心平均值作为新的基准,从步骤(3)开始,直到每个聚类中心平均值保持不变,此时所有聚类的集合为最优聚类;(5)分别提取最优聚类中每个聚类的声发射信号平均能量谱,根据平均能量谱完成对空间碎片撞击毁伤声发射信号类型识别。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