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9974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843452.X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成都理工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V20/13 , G06V10/54 , G06V10/26 , G06V10/82 , G06N3/096 , G06N3/0455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的高原型岩溶地貌提取方法,具体涉及遥感影像处理技术领域。步骤如下:获得高分二号卫星、资源三号卫星及高分七号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对资源三号卫星和高分七号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衍生DEM模型,高分二号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结合衍生DEM模型进行数据融合,对高山高原型岩溶现象进行目视解译并获取解译标志,对高原型岩溶现象进行标注;将图像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测试集、验证集,对SegNeXt网络模型进行训练,使用迁移学习算法通过训练集对SegNeXt模型进行训练,获取高山高原型岩溶地貌提取模型。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的高山高原型岩溶地貌探测较少的问题,提高了识别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24864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478582.4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徐正宣 , 张莹 , 尹小康 , 甄大勇 , 扈森 , 刘俊飞 , 李伟 , 王旭 , 王茂靖 , 张营旭 , 刘伟 , 冯涛 , 李巍 , 张广泽 , 许广春 , 赵思为 , 张敏 , 唐军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针对深埋隧道多维度电阻率富水性分级方法。本发明在隧道勘察阶段以及施工阶段采用多维度方法对待分级深埋隧道进行综合预测富水性等级,富水性等级预测更为准确。且本发明提出的富水性分级方法能够有效刻画各个参数之间的重要程度,对隧道掌子面前方富水性等级进行定量判定,使得预测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减小富水性强弱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施工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6716813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310689401.1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斜拉桥超高主塔横梁现浇支架结构及施工方法,其包括若干排架单元、牵引机构以及两个牛腿托架,若干排架单元组拼成排架体系,两个所述牛腿托架分别设置在两个塔柱的内侧,所述牵引机构设置在塔柱侧部,所述牵引机构的连接端与排架体系的端部连接,在将排架体系吊放至安装位置时,所述牵引机构朝其中一个牛腿托架的方向对排架体系的一端进行牵引。本申请具有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还能提高排架体系落位的精确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60487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01414.0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V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岩爆监测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分布式铁路隧道岩爆智能微地震监测方法及装置,能够基于分布式布置从多角度获取地震波信号,提升识别结果的可靠性;能够调节所述地震波模拟信号的能级范围和频率带宽,使得地震波信号得到保持,提升了信号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通过构建好的D‑S证据理论模型,实现不同方法共同作用,从多种信号类别中获取岩石破裂信号,提升了信号识别的准确性,进而提升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4230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493467.8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透平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通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高原智能风机,通过将风机电机段的机壳作为电机外壳使用,提高了风机效率并减少了噪音产生,解决了电机散热的问题,且一级叶轮外壳和二级叶轮外壳内壁均为机械精加工面,能够有效保证叶顶间隙的均匀性,使叶顶间隙值较小,提高风机通风效率,同时,多节段组合提高风机的整体维护效率,避免风机故障导致的隧道内通风不良情形;并设置测控装置实现风机运行过程的参数采集、故障分析及运行控制,使风机故障能够及时的被发现,实现对风机的智能化管理,在故障诊断后,能够快速响应异常情况,保障风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9696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1742881.X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图矢量数据快速渲染方法,包括:采用内存映射的方式获取矢量数据;检索得到需要显示的多个目标矢量数据,根据视口像素范围与视口显示的地理范围的比值,动态调整符号化显示方式:采用GPU加速技术根据动态调整得到的符号化显示方式,遍历多个所述目标矢量数据,并根据每个所述目标矢量数据的类型进行动态符号化渲染显示。本方法通过内存映射方式快速读取符号化数据,并且不占用内存,对矢量数据根据实时比例尺进行动态符号化渲染;并且通过GPU加速,可进一步提升海量数据符号化渲染速度,从而提高点云显示和捕捉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487695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011373639.6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环境铁路多目标智能综合选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复杂环境下泥石流、滑坡、崩塌三类典型地质灾害对于铁路线路危险性的量化计算模型,并将车线动力学引入线路优化,提出了铁路乘车舒适度量化评估模型,进而构建综合考虑线路工程费用、线路地质灾害危险性、线路乘车舒适度的铁路线路多目标优化模型;基于粒子群算法搜索多目标优化模型的解,并结合边界效益法和拥挤度算法构建粒子群的多目标迭代进化机制,得到铁路线路多目标综合优化解,即优选的线路方案。本发明能提升铁路线路设计效率及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212834793U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21062061.8
申请日:2020-06-10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辛杰 , 周华龙 , 刘锦辉 , 周昌盛 , 宋剑伟 , 钟文文 , 龙宏德 , 朱颖 , 周勇 , 柯铁峰 , 陈罄超 , 周明亮 , 刘启峰 , 苟波 , 王小韬 , 李伟 , 刘德志 , 刘继辉 , 郑晓练
Abstract: 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新型有螺栓扣件,以有效减小钢轨倾覆及弹条的动态受力,提高钢轨稳定性,大幅度延长弹条疲劳使用寿命。包括铁垫板、弹条、轨下弹性垫板、T型螺栓、防松螺母、异型防飞平垫圈和绝缘阻尼轨距块;所述铁垫板由锚固螺栓安装固定在轨下基础上,板下弹性垫板设置于铁垫板底面之下,钢轨坐落在铁垫板上;所述绝缘阻尼轨距块位于钢轨轨底顶面及外侧;所述T型螺栓下端安装在铁垫板上,上部套装异型防飞平垫圈和防松螺母压紧弹条,弹条的前端作用于绝缘阻尼轨距块顶面上,后端作用铁垫板凸台上。
-
公开(公告)号:CN201538934U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0920082120.5
申请日:2009-06-29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湿陷性黄土隧道地基基础构造,旨在有效地消除地基黄土湿陷性并满足高速铁路对线路高度平顺性的要求。它包括明挖段基底加固构造和暗挖段基底加固构造,所述明挖段基底加固构造和暗挖段基底加固构造均包括沿地基纵向、横向间隔成排设置的水泥土挤密桩(10),各挤密桩(10)的下端穿过湿陷性黄土线进入老黄土地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有效地消除地基黄土湿陷性,并满足高速铁路对线路高度平顺性的要求,加固过程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安全、稳定性影响甚小,隧道初期支护表面无明显裂纹,拱顶下沉可控制在1~2mm,水平收敛可控制2~3mm。
-
公开(公告)号:CN210481910U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20929337.9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无螺栓扣件的弹条防飞结构装置,以确保弹条防飞功能有效,无论是钢轨一侧弹条或是两侧弹条同时发生断裂,无论弹条断裂发生于前拱大圆弧部位或是后拱小圆弧部位,都能约束住断裂部而不发生飞射现象。包括位于钢轨横向两侧的第一e型弹条、第二e型弹条。在第一e型弹条、第二e型弹条的前拱大圆弧部位两侧分别设置下穿钢轨的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的两端分别在第一e型弹条、第二e型弹条的前拱大圆弧部位上与之绑扎连接形成自锁系统。除两端的绑扎连接段外,所述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的断面位于绝缘结构内。(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